隔壁老王很愛養生,但大家不大喜歡和他聊天,因爲不管聊什麼,老王總能很自然(強行)的將話題轉移到養生上。

晚上8點時候,我拉開客廳與陽臺之間的落地窗,點一支6塊一包的紅梅。

這時左邊的老孫聽到了信號,叼着一顆玉溪莊園踱步到了陽臺上。

這是屬於我們老爺們的5分鐘自由世界。

我們很愜意的討論白沙不開包、陰涼放置3個月之後,抽着會有一股混合了臭腳丫子和常年不見太陽不通風的衛生間氣息的味道。

這時,右邊陽臺也會傳出動靜,老王抱着晃盪幾十粒枸杞和黑芝麻的保溫杯矜持一笑:

吸菸有害健康,抽菸一根等於減壽十年,笑一笑十年少,昨天的報道有個抽菸幾十年的那肺都黑了穿孔了。

等等諸如此類。

當然,老王說完之後不會忘了默默給自己增加十年壽命,因爲剛纔他笑了。

同時還會捂住鼻子,因爲剛好風向朝着他那邊,據說二手菸比一手煙更毒。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老王的辦公室有人抽菸,老王會不會來一根?畢竟抽一手煙比二手菸要危害小一些。

這個未解之謎隨着老王的享年45歲,再也無法求證。

但是我產生了一個新的未解之謎——熱愛養生的右邊隔壁老王爲什麼活不過又抽菸又喝酒,經常熬夜,沒事愛發脾氣的左邊隔壁老孫?

我覺得我的價值觀出現了偏差,必須要糾正一下。

否則我可能滑向另一側的極端認知——抽菸喝酒活到99,不抽菸不喝酒享年49.

好在,我這個困惑,在花費第二天晚上的所有休息時間來查找資料之後得以解決。至於是否正確,列位可以各抒己見。

老王的熱愛養生,本質上是一種恐懼和逃避。

老王並沒有潔癖,但老王家基本等於一個次級的無塵車間,空氣淨化器、淨水器、廚房用水只用高端泉水。磚家說什麼抗癌,那得成箱買,磚家說什麼東西致癌,那以後全家都不許喫。當然,同樣的菜,A磚家說可以抗癌,B磚家說會致癌,老王會有點琢磨不定。

按照老王的說法:我最大程度杜絕了所有傷害身體的因素。

然而,老王最大的問題是:養而不生。

據權威資料:

1.健康的身體可以自行從平時的飲食中攝取所需,用來調整和修復身體,而排出其餘不需要的部分。

2.略微偏離健康的身體,也可以通過針對性的補充合適“元素”搭配來針對性的調整恢復身體失衡的部分或者部位(這也是養生或者食療的根本理論)。

3.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個健康的身體必然是活躍的,新陳代謝正常的,動靜相宜的。

形象一點來說:

身體應該是管道,飲食、情緒等等從身體流過,它有能力留下美好的、有益的,有能力排出其餘無用的、有害的。

身體應該是無限精密的運行系統,每個部分之間必然是流暢配合、協調的。

身體不應該是桶,將所有所謂“有益部分”裝的越多越好,所謂“無益”部分全部捨棄,那是一潭死水,死水總是很快發臭。

老王的問題就在於,接受了太多不辨真假甚至互相矛盾的養生觀念,同時又把身體幹成了一個桶,而不是一個流通的管道。只養而不生,把身體活活擰巴成了僵化的一團,失去了生命本身的活力。我們或許和老王一樣,也不懂這些,也成不了磚家,但我們可以活得更自然一點,自然一點總是更健康一些,對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