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進貢給慈禧的中國首輛汽車,也讓司機成中國酒駕第一人...

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正值慈禧太后66歲壽辰,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爲討慈禧太后歡心,特地花一萬兩白銀從美利堅進口一輛洋車,作爲壽禮敬獻給慈禧。

袁世凱進貢給慈禧的中國首輛汽車,也讓司機成中國酒駕第一人...

據說,這個洋玩意是由美國馬薩諸塞州的查理森利和法蘭克兄弟倆設計,並採用手工方法制作而成,起名爲“杜裏埃”。此車是進入中國的第一輛汽車,被稱爲“中國頭號古董車”。

袁世凱進貢給慈禧的中國首輛汽車,也讓司機成中國酒駕第一人...

這是一輛由黑色木質車廂、黃色木質車輪與輻條、銅質車燈、實心輪胎、兩軸四輪組合成的敞開式汽車。車廂內有兩排座位,前排座位是隻能乘坐一人的司機座,後排是可以乘坐兩人的乘客席。車廂的上方還撐有一頂由四根立柱支起的車篷,車篷的四周綴有黃色的絲穗。發動機被安置在乘客席座位的下部,發動機旁的齒輪變速箱把動力傳遞給後軸,最高時速爲每小時19公里。

袁世凱進貢給慈禧的中國首輛汽車,也讓司機成中國酒駕第一人...

慈禧生日那一天,在紫禁城太和殿檢閱了貢品。當她聽說袁世凱進貢的這輛洋車不要馬拉就能跑,感到很奇怪,立即口諭在場的德國司機開車。德國司機爬上車,踩響馬達。洋車真的轟隆隆地跑了起來,慈禧看了喜不自勝,高興地問:“這車跑這麼快,要喫很多草吧?” 洋人司機只好說:“它不喫草,只喝油。”慈禧似懂非懂點了點頭。

慈禧對洋司機着實有些不放心,但當時全國還沒有會開汽車的人。於是,她便讓李蓮英招納學開汽車的人。最後,京郊哈德門一位名叫孫富齡的人很快學會了開洋車,成爲慈禧的御駕司機,經常駕車拉着慈禧四處遊玩。

袁世凱進貢給慈禧的中國首輛汽車,也讓司機成中國酒駕第一人...

一日,慈禧玩得十分盡興,開心之餘賞賜了孫富齡一大碗酒,孫富齡受寵若驚,一碗酒下肚,精神抖擻,踩響馬達,洋車呼的跑了起來。不料前面冒出一個小太監。這時孫富齡已酒性發作,手忙腳亂之中怎麼也找不到剎車的位置,汽車就這樣徑直撞上小太監,小太監當場斃命。我國的第一輛汽車就這樣發生了酒後駕車肇事案,司機孫富齡成爲我國酒駕第一人。

事故之後,羣臣對這輛“杜裏埃”汽車的不吉利開始議論紛紛。一些老臣聯名上書:“一個開車的奴才竟然和‘老佛爺’平起平坐,實在有失大清體統。”慈禧覺得似乎也有道理,便令李蓮英拆掉司機座椅,讓孫富齡跪着開車。這下麻煩可多了。跪着手腳難以配合,再加上有一次事故的教訓,孫富齡心有餘悸。

袁世凱進貢給慈禧的中國首輛汽車,也讓司機成中國酒駕第一人...

於是,他想出了一個主意,用破棉絮堵死油管,謊稱汽車壞了。當時國內沒有人會修汽車,慈禧也就再也沒有提起這輛車。重新坐回了她的十六抬大轎。從此,司機孫富齡和這輛“杜裏埃”汽車被永久打入了“冷宮”。但也因此,這輛車能完好地保存在頤和園的德和園至今。

1976年,德國奔馳汽車公司人員遊覽頤和園,發現這輛正在展出的“慈禧坐騎”,驚喜不已,聲稱這是奔馳公司生產的第二代產品,提出用十輛精品奔馳汽車換回這輛老爺車。

袁世凱進貢給慈禧的中國首輛汽車,也讓司機成中國酒駕第一人...

經過一番研究,中方斷然拒絕了奔馳公司提出的要求。

首先,這輛汽車不是德國製造的奔馳品牌,而是美國製造的“杜裏埃”品牌,腳踏板上明確刻着英文“DURYEA”字樣,翻譯過來就是“杜裏埃”。“杜裏埃”是個人名,號稱“美國汽車之父”。雖然這輛汽車命名爲“杜裏埃”,但並不是一個叫“杜裏埃”的人制造的,而是美國馬薩杜塞州的查理森利和法蘭克兄弟倆設計並純手工製造的。

袁世凱進貢給慈禧的中國首輛汽車,也讓司機成中國酒駕第一人...

“杜裏埃”汽車創始人查理森利和法蘭克兄弟

其次,作爲現代汽車的開山鼻祖,杜裏埃兄弟共同成立的杜裏埃汽車廠,共組裝了13輛汽車,汽車史上把他們裝配的汽車叫做“杜裏埃汽車”。1898年,兩兄弟因意見不合分手,汽車廠也因此停產。陳列於北京頤和園的昔日慈禧太后御用汽車,不僅是我國珍貴的第一號汽車文物,而且也是當年13輛汽車當中的唯一倖存者,彌足珍貴。

這輛汽車不僅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輛汽車,還是慈禧太后第一次乘坐過的汽車,所承載的歷史意義非同一般。


袁世凱進貢給慈禧的中國首輛汽車,也讓司機成中國酒駕第一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