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群雄四起,战火纷争不断,最终促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很多人都是在影视《三国演义》中了解到三国时期的历史的,所以,对蜀国的将领最为了解,例如:刘备关于、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今天我们来说说赵云,赵云令我们最为深刻的战绩就是长坂坡之战中的七进七出,同时也救下了刘备的儿子刘婵,为此,刘备对赵云更加的信任。

刘备临终前给了赵云一特权,赵云听不懂,诸葛亮听懂了却不敢讲

我们一直以来都非常的为常胜将军赵云鸣不平。因为他武艺高强又骁勇善战,但是始终不受刘备的重用。其实赵云的能力刘备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在临终前他曾经给了赵云一项特权,但是赵云却没有听懂,而诸葛亮虽然听懂了,却不敢说出来。

刘备却只给了赵云一个镇军将军的职务,这个职务不高不低,但是没有什么权力。说白了,就是刘备的“保镖”一职。赵云也因此,没有参加过什么大型的战争,没有立功的机会,没有得到重用。

很多人以为刘备托孤只是向诸葛亮托孤了,其实不然,刘备不仅向诸葛亮托孤了,还向赵云托孤了。可见赵云在刘备心中的分量,一点都不亚于诸葛亮。刘备这样对赵云说:“朕与你患难中相逢,不曾想今日将要在此地离别,你念及和我的故交,一定要看好我的孩子(刘禅),不要辜负了我的遗言。”赵云听闻,悲泣而跪拜,说道:“臣愿意效犬马之劳!”

这一段是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虽然正史中没有出现这样的桥段。但是既然演义会这样写,就代表这里面必然是有一些独特的原因的。

刘备临终前给了赵云一特权,赵云听不懂,诸葛亮听懂了却不敢讲


其二,赵云自身是一个非常有才能的将军,不仅如此,他对蜀汉还是有大恩的,是刘禅的救命恩人也是刘备的贴身保镖。这样的人物,刘备按道理是不可能忽视的,正史中虽然没有记载,但是并不排除说了的可能性。后人猜来猜去,各种说法都有,所以罗贯中会选择一个比较合理的说法,于是就有了“托孤赵云”的桥段了。

那么回到故事本身,刘备对赵云说的托孤之言的重点是:“你是我的兄弟,也是刘禅的救命恩人,我死后,你千万记着保护好刘禅!”这句话里面的信息量还是比较多的,值得琢磨一下。可以说比刘备给诸葛亮说的那句“君可自取”,信息量还要多一点。

刘备临终前给了赵云一特权,赵云听不懂,诸葛亮听懂了却不敢讲


保护刘禅,就是一项特殊的权力。因为在刘备看来,这句话可以说是交给了赵云生杀夺舍的权力了,让赵云成为刘禅的亲信。而与此同时,他却对诸葛亮说过一句“君可自取”,可见他已经打算把整个蜀国交给诸葛亮了,至少表面上有这样的意愿了。因为他深知自己死后,将无人能够制衡诸葛亮,即使是他的儿子刘禅也不行。若刘禅和诸葛亮在某一天不得不走向对里面的话,刘备希望赵云是向着刘禅的。

刘备临终前给了赵云一特权,赵云听不懂,诸葛亮听懂了却不敢讲


若诸葛亮和刘禅自身并没有矛盾的话,赵云就不必干预诸葛亮的政策。但是一旦刘禅有生命危险,那么赵云可以名正言顺的实行自己的职责,可以说是刘备留给刘禅的最后一张底牌了。算上不会背叛他的关羽和张飞等后人,刘备给刘禅留下了很多保护措施,就是为了制衡诸葛亮。

而赵云当时悲从中来,只说了一句:“愿效犬马之劳!”这句话就表明赵云只是为了单纯的服从刘备的想法,而并没有想到深层次的制衡诸葛亮和保护刘禅的层面上。也就是说,赵云并没有把自己安排在和诸葛亮制衡的位置上,他还是只想着当一个臣子。

刘备临终前给了赵云一特权,赵云听不懂,诸葛亮听懂了却不敢讲


诸葛亮当时也在场,必然是听懂了这句话,但是他不敢说。因为在刘备说“君可自取”的时候,他心里已经知道自己的道路了。若他说破这个道理,可能会把自己置身危险的境地,也可能会让刘备一片苦心辜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