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可以測算出,每平米日租金1.6元,月租金48元,一個100平的寫字間,月租金只有4800元,目前瑞澤佳園89平三居的租金是5500元,同位置的寫字樓和住宅,租金已經嚴重倒掛。然而,他不懂得寫字樓和住宅的差異,不懂得什麼是好的寫字樓產品,只管閉着眼睛全倉殺入,然後看着價格一路下跌,苦捱到今天終於資金鍊斷裂,面臨被銀行收樓拍賣。

1

上週,我有一個做金融的朋友,告訴我他接了一個單子,一個還不上銀行貸款的客戶,抵押在銀行房產即將被沒收強拍,他想在拍賣之前儘快低價處理掉,避免房子被強制拍賣。

我一聽來了興趣,心想說不定能撿個漏,就說把他的房產資料拿給我看看,如果價格合適,我這邊可以幫他找購買客戶。

但看完他的房產信息之後,我興致全無,告訴朋友,還是讓他等着法院拍賣吧。

這是一套什麼樣的房產呢?

這套房產並不是住宅,而是一整層寫字樓,或者說是商鋪。

寫字樓的名稱是億立方商業廣場,位於橫崗片區,離3號線六約站和塘坑站還有兩公里的距離。

這棟商業樓和橫崗的瑞澤佳園小區是同一塊地,同一個開發商建造。

瑞澤佳園小區規劃了七棟住宅樓,包含一塊商業用地,定位爲酒店式公寓,建成後就是這個億立方商業廣場。

瑞澤佳園2012年7月開盤,開盤價9400,目前均價4萬,7年時間升值4.2倍,算是不錯的投資。

但億立方商業廣場,就是一個妥妥的杯具了。

億立方2012年下半年開盤,開盤價一樓底商4.2萬/平,二層以上商鋪1.8-2.3萬/平,2014年,億立方一層底商曾經衝高到6萬元每平米。

現在是2019年,開盤七年之後,億立方的商鋪升值了多少呢?

2

目前,億立方二層及以上商鋪在中介公司的掛盤價是2萬左右,注意,還只是掛盤價,成交價要打到七到八折。

也就是說,2012年買了億立方商鋪的,到今天爲止,不但一分沒賺,還倒賠至少6000元一平米。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不可思議的結果?這七年可是深圳房價暴漲的七年!

我們從這個買了億立方面臨強拍的客戶這裏尋找答案。

這個客戶當年十分豪邁,幾乎買下了億立方某層的整層商鋪,共14間共計1500平。

上圖就是億立方的商鋪,看到這個產品,我十分不理解開發商設計的腦回路。

定位爲商鋪,但這種封閉式的格局根本不適合做商鋪;

如果做辦公室,又建成了回字形的筒子樓格局,顯得檔次很低又不倫不類;

如果出租做住宅,沒有廚房,商水商電,隱私性差,根本不適合住家。

這個商辦樓嚴重的先天缺陷,導致除了底商,從二層以上出租都十分困難,再加上位於橫崗的非中心區域,遠離地鐵口,出租有多難可想而知。

整層寫字樓目前的租金是多少?

根據這位客戶提供的數據,一共14間寫字樓,共計1500平,目前租金合計7.2萬元。

可以測算出,每平米日租金1.6元,月租金48元,一個100平的寫字間,月租金只有4800元,目前瑞澤佳園89平三居的租金是5500元,同位置的寫字樓和住宅,租金已經嚴重倒掛。

目前在租的大部分是貪圖租金便宜的小公司。

而且,每月7.2萬元的租金回報只是客戶理想的滿租狀態,實際上這14間寫字樓預估至少有1/3處於長期空置狀態,客戶每月的真實租金收益遠遠達不到7.2萬元。

這1500平辦公室,客戶目前的報價是2800萬,摺合1.87萬元/平,和周邊四萬五萬的房價比起來,似乎不算高,那這個報價是否合理呢?

3

答案是非常不合理。

假定達到了滿租,7.2萬元的租金回報,合理的售價應該是多少?

寫字樓正常的租售比是年化5-6個點,還有物業費,空置費,中介費等各項成本支出,年化6個點,實收只有4.5-5個點,20年回本是正常收益。

如果按6個點年化來計算,那1500平合理的售價應該是7.2/0.06×12=1440萬。

數據真實又殘酷,這1500平的寫字樓,1440萬纔是合理的市場價,每平米摺合不到1萬元!

2.5萬/平買入,持有七年,不但一分沒賺,市值竟然跌破了萬元,還是在房價遍地5萬+,10萬+的深圳,很殘酷,很扎心,也很無奈。

這位客戶顯然不願接受這個現實,他的報價是2800萬。他比對的是近在咫尺的瑞澤佳園。他的想法是,同樣的地段,同樣的面積,瑞澤佳園賣四萬一平,我賣不到一半還不行?

對不起,真的不行,寫字樓和住宅,遵循的是兩套不一樣的投資邏輯和定價準則,同樣是房子,投資體系卻完全不同,價值更是天差地別。

住宅,承載的是剛性的居住功能和人們的投資慾望,是天量資金的沉澱之地,住宅價格可以和租金脫鉤,甚至和購買力脫節。

可商鋪和寫字樓卻不同,它們不是剛性需求,無法承載居住功能。商鋪和寫字樓的價格只能和租金掛鉤,以租金來倒推,年化5-6個點,就是它們的真實價值。

商鋪和寫字樓,雖然長的很像住宅,但和住宅的分野,如同人類和猿猴的分野,分屬兩個綱,兩個目,是質的差別。

更要命的是,近些年深圳寫字樓和商鋪建造嚴重過剩,位置優越的5A級寫字樓尚空置嚴重,更不要說像億立方這類位置差,格局差的寫字樓,已被擠壓到了生存的邊緣。

這個客戶當年加槓桿買入億立方1500平寫字樓,原想大賺一筆,最差也要靠租金獲得後半生的財務自由。

然而,他不懂得寫字樓和住宅的差異,不懂得什麼是好的寫字樓產品,只管閉着眼睛全倉殺入,然後看着價格一路下跌,苦捱到今天終於資金鍊斷裂,面臨被銀行收樓拍賣。

到了今天,這個客戶仍然不懂得這個產品的真實價值,或者說看着周邊住宅的一路瘋漲,實在是不甘心,幻想平價或少虧損賣出,我只能說,他仍然不懂得願賭服輸這四個字的深刻含義。

即使低價拍賣,我也不會勸我的粉絲去買入這個產品,不論以多低的價格接手,都只會是一塊燙手的山芋,這種生下來就是錯誤的產品,還是交回給市場吧。

4

買錯房後果究竟有多嚴重?這個案例給了我們明確的示範。

首先,同樣是房子,該買住宅時買了寫字樓;

其次,買寫字樓也沒關係,當年買對寫字樓或商鋪,在房價橫盤的今天,隨着租金步步上漲,靠收租也能過的很滋潤,但他在錯誤的地點買了錯誤的產品,一錯再錯。

最後,發現買錯之後,長達七年的時間沒有止損,沒有低價拋出適度挽回損失,哪怕在2015年拋售,然後買入住宅,還有逆轉回天的機會。

然而,這位客戶都沒有做,他選擇了消極等待,不願認可已沉沒的成本,幻想有一天奇蹟發生。

一拖再拖一等再等,明明船已經沉了,仍要隨着船一起沉沒,最終資金鍊斷裂,銀行斷供,直至無可挽回。

選擇大於努力,七年前買下這1500平米的寫字樓,這位客戶花費了三千多萬。

寫字樓首付五成,客戶能拿出一千七八百萬的首付,說明在七年前已經身家至少兩千萬,遠超當時九成九的普通人。

當年如果買下的是住宅,現在身家已經過億;

如果買下好地段的寫字樓產品,現在年租金可以達到300萬,後半生已經無憂。

然而,就是一個錯誤的決定,這個客戶不但收穫了近2000萬的巨幅貶值,還面臨着銀行收樓和法院強拍,甚至可能要面臨法律的懲罰。

買錯房,究竟有多嚴重?

買錯房,錯一生!

也許你說,爲了避免犯錯,大不了我不買寫字樓和商鋪不就行了嗎?

但是,面對價格已高高在上的樓市,閉着眼睛買住宅就一定安全嗎?

今天的樓市,同樣充滿着機遇和冒險,大幾百萬甚至一兩千萬的資金,放在不同的片區和樓盤,一年能輕鬆差出十個點的漲幅。

十個點,就是幾十到上百萬的財富差距,更不要說深圳還有不少房價三年不漲,甚至還下跌的樓盤。

對於普通人來說,樓市太複雜,又太兇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