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與孫中山不同,袁世凱的主要目標抓住總統位子,據唐在禮回憶,孫袁會期間,袁世凱要孫中山“向全國公開表示永遠不願做大總統,專心爲國家搞實業”,孫中山沒有答應袁的這個要求,只是表示十年內不問政事,讓袁世凱安心幹滿兩屆總統(《臨時約法》規定總統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到碼頭送行的中外各界人士絡繹不絕,有人擔心孫中山的安全,勸他不要輕易進京,袁世凱派來迎接的官員則要求孫中山勸黃興同行,最後甚至跪地請求,孫中山笑着說:“有何大事,某一人不能了之,逼克強(黃興字克強)與偕。

孫中山和袁世凱是民國曆史上兩個繞不過去的大人物,民國成立後,爲促使清室退位,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向南京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繼任。1912年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就職。

“話雖投機,遠非知心”: 孫中山初會袁世凱

袁世凱以元首之禮相待

孫中山辭去臨時大總統後,並沒有得到片刻的清閒,先後去了上海、武昌和廣東等地,廣會各界人物。孫中山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與黨人聯絡感情,擴大自己在全國特別是南中國的影響,直到接到袁氏邀請四個多月後,才從上海北上。

孫中山原計劃與黃興聯袂進京,但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事,武昌首義元勳張振武在北京突遭袁世凱殺害。北洋政府此舉引起革命黨人的極大憤慨,黃興決定暫緩入京。18日午後,孫中山登上“安平號”輪船。到碼頭送行的中外各界人士絡繹不絕,有人擔心孫中山的安全,勸他不要輕易進京,袁世凱派來迎接的官員則要求孫中山勸黃興同行,最後甚至跪地請求,孫中山笑着說:“有何大事,某一人不能了之,逼克強(黃興字克強)與偕?且我亦主張克強不往。”說罷下令出發。下午四時二十分,安平輪在微風細雨中緩緩啓程。

輪船到天津後,孫中山換乘火車進京。8月24日下午,孫中山一行抵達北京正陽門火車站,主要隨行人員孫中山夫人盧慕貞、同盟會幹部魏宸組、居正、王君復等同車到達。袁世凱以元首之禮相待,爲孫中山舉行了盛大歡迎儀式,火車站內綵棚炫目,軍樂齊鳴,孫在北京政府內務總長趙秉鈞陪同下,乘坐朱漆金輪馬車沿前清皇帝出入的御道,從正陽門入城,到石大人衚衕迎賓館下榻。稍事休息後,又由趙秉鈞陪同到鐵獅子衚衕總統府拜會袁世凱,當晚袁世凱設宴歡迎孫中山一行,袁在致辭中對中山執禮甚恭:“孫君創立民國,功績赫赫,垂名後世,予不肖承受其後,竊慮難堪其任。”

這是孫袁第一次會面,“歡若平生,恨相見晚”,袁世凱親自爲孫中山執盞,並虛心請教:“刻下時事日非,邊警迭至,世凱識薄能鮮,望先生有以教我。”孫中山表示,國內經濟凋敝,民不聊生,唯有恢復生產,興辦實業,開源節流。宴會結束後,袁世凱感慨良多,對身邊人說:“不圖中山如此嘹亮!”孫中山也對隨行人員說:“袁總統可與爲善,絕無不忠民國之意,國民對袁總統,萬不可存猜疑心,妄肆攻訐,使彼此誠意不孚,一事不可辦,轉至激迫袁總統爲惡。”

8月28日晚上,袁世凱又爲孫中山和夫人舉行宴會,對孫中山倍加讚揚,袁世凱爲討孫歡心,刻意放低身段和姿態,甚至在祝酒時高呼“中山先生萬歲”;孫中山也起立致謝,頌揚袁世凱“富於政治經驗”,“善於練兵”,表示自己將“極力振興實業,講求民生主義”,希望十年後中國成爲“世界第一強國”,最後孫中山也振臂高呼:“袁大總統萬歲!中華民國萬歲!五大民族萬歲!”

孫中山自8月24日進京至9月17日離開,在北京整整待了25天,期間與袁會面竟有13次之多,且多爲二人密談,有時孫中山的廣東同鄉、總統府祕書長梁士詒也在座,據國民黨編撰的《國父年譜》記載:先生留京約一月,與袁會晤共十三次,每次談話時間自下午四時至晚十時或十二時,更有談至次晨二時者。每次會晤,只先生與袁世凱、梁士詒三人,屏退侍從。所談皆國家大事,中外情形,包括鐵路、實業、外交、軍事各問題,表面甚爲暢洽。先生察袁野心,然仍予推崇,以安其心。

看來,孫中山對袁氏的野心已有所察覺,他們之間交流的融洽也僅僅限於表面,兩人話雖投機,遠非知心。

袁世凱想要幹什麼

袁世凱幾次三番邀請孫中山去北京會面,他究竟想要幹什麼?其實袁世凱的目的非常明確,首先是試探孫中山。當孫中山決定讓位於袁後,南京臨時參議院制定了一部《臨時約法》,將原來的總統制改爲責任內閣制。南京方面的用意非常明顯,那就是以責任內閣來制約袁世凱的權力。

按照《臨時約法》的規定,袁世凱這個臨時大總統是虛君,但作爲一個善於玩弄權術的舊官僚,袁一心想扮演時代的主角。不僅一貫強勢的袁世凱不屑做虛君,就連他的身邊人也不同意,當時有個人盡皆知的故事,每當內閣總理唐紹儀來見袁世凱,袁的左右就說:“唐總理又來欺侮我們總統了。”袁世凱甚至當面對唐紹儀說:“少川(唐紹儀字少川),我老了,以後還是你來做總統吧。”唐紹儀是袁世凱的老部下,不僅要聽別人的風涼話,而且事事還要受袁的掣肘,在這種情況下,只有主動辭職了事。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宋教仁又將同盟會等幾個政黨改組爲國民黨,推舉孫中山爲理事長。同盟會本來就是參議院內第一大黨,改組後更是佔據了參議院大部分席位,孫中山會不會借議會選舉捲土重來?這是袁世凱最擔心的問題。據總統府參議官唐在禮回憶,袁世凱邀請孫中山進京的目的之一,就是想“摸清孫中山究竟有些什麼打算”。經過20多天的接觸,袁世凱對孫中山有了一個大體把握,孫離京之後,袁對身邊人說:“孫中山志氣高尚,見解亦超卓,但非實行家,徒居發起人之列耳。”站在今天的角度看,袁世凱對孫中山的這個評價還算中肯。

袁世凱的第二個目的是籠絡孫中山,進而爲自己所利用。衆所周知,當時並非北洋系的一統天下,孫中山在海內外有很高的威望,同盟會在參議院內佔據絕對優勢,並且黃興領導的南京留守府還有不少部隊,如果孫中山能夠進京,會給袁世凱解決不少麻煩,一是表明袁氏當國衆望所歸,已經獲得包括孫中山在內的全國上下一致支持;二是可以借孫的威望搞好與參議院的關係,爲日後的選舉做好鋪墊。

袁世凱籠絡人的手段無非是權和錢,對孫也是如此。袁知道孫中山對實業有興趣,於是便委任其爲中國鐵路總公司總理,每月提供三萬元辦公經費,還將慈禧太后的豪華花車撥給中山專用,並命令各地官員盛情接待,據《袁氏當國》一書透露:“在袁氏的慫恿之下,孫公竟率了大批失業黨人,乘了豪華專車,到全國視察去了。”

孫中山的要求和承諾

袁世凱想試探和籠絡孫中山,那麼,孫中山又有什麼目的和想法呢?

孫袁會的旗號是共商國是、同促民國。孫中山也在進京前表示,他北行的目的之一是“贊助袁大總統謀國利民福之政策”。孫中山所說的“國利民福之政策”就是辦實業、修鐵路。在一次宴會上,孫中山說:“讓袁總統做總統十年,練兵百萬,我經營鐵路建設,把鐵路線延長至二十萬裏,民國即可富強。”孫中山表示此後自己只想從事社會事業,並認爲自己比袁更爲合適,袁世凱聽了當即抗議:“我雖系歷來做官,然所辦之事,卻以實業爲第一大宗。”據說,民初名記者黃遠生聽了這段對話後說:“二君不爲總統之競爭者,而乃相競爭爲實業家。”

除了修鐵路,孫中山與袁世凱談得最多的就是遷都了。當年孫中山讓位的條件之一就是要袁到南京就職,但袁世凱耍了個手腕矇混過關,現在孫中山又舊話重提,在各種場合說起遷都之事,甚至連新都的地點都替袁世凱設計好了——南京、武昌或者開封。孫中山之所以屢提起此事,其目的無非是讓袁離開北方老巢,將其置於南方革命黨人勢力範圍,最後怕袁不肯離開北京,所以又將他的老家河南作爲替補。

袁世凱答應了孫中山修鐵路的要求,但對遷都一事一口回絕。袁派孫去修鐵路,一是投其所好,二是給這位革命領袖一個肥缺,讓他安頓下來,免得繼續革命或者造反。

與孫中山不同,袁世凱的主要目標抓住總統位子,據唐在禮回憶,孫袁會期間,袁世凱要孫中山“向全國公開表示永遠不願做大總統,專心爲國家搞實業”,孫中山沒有答應袁的這個要求,只是表示十年內不問政事,讓袁世凱安心幹滿兩屆總統(《臨時約法》規定總統任期五年,可連任一次)。對於孫的承諾,袁世凱覺得可以接受,因爲袁家內部有個傳言,說家裏的男人都活不過六十歲,等袁世凱幹完兩屆總統,早已六十多了,至於後來袁想當皇帝,那是以後的想法了。

從孫中山“十年不問政事”的承諾可以看出,他還有東山再起的想法,事實上到北京十天後,孫就公開表示:“十年之後,國民欲我出來服役,尚不爲遲。”這爲日後的孫袁交惡埋下了伏筆,幾個月後,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在上海滬寧車站遇刺身亡,“二次革命”隨之爆發,孫中山重舉反袁大旗,兩人徹底決裂。(王 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