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自蘇伊士運河危機後 美國首度成爲英國最大原油供應國)

自蘇伊士運河危機以來,美國首次成爲英國最大的石油出口國,美國日益豐富的頁岩油產量開始取代英國北海的原油供應。

根據貨物跟蹤公司Kpler的數據,今年1月在英國煉油廠加工的原油中,幾乎每4桶中就有1桶來自美國,即每天26.4萬桶。 這一水平超過了挪威、俄羅斯、尼日利亞或阿爾及利亞。這些國家都是英國的主要原油供應商。與此同時,英國北海部分的原油運營商一直在努力阻止產量下降。

英國金融時報統計數據顯示,自2015年美國政府解除廣泛的出口限制以來,流向英國的美國原油數量不斷上升:2018年,美國對英國的平均原油出口量增加了一倍,達到16萬桶/天,僅次於挪威,而在2016年,這一數據僅僅爲2萬桶/天。

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研究員、能源專家Paul Stevens教授表示:

這是地理上的問題——既然英國是美國能進入的第一個大型原油市場,爲什麼要走得比你需要的更遠?

美國原油供應激增之際,美國原油日產量已從10年前的區區500萬桶上升至近1200萬桶,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水平鑽井和水力壓裂技術的進步,頁岩地層的石油供應得到了開發。

這使得華盛頓能夠推行特朗普政府稱爲“美國能源主導地位”的政策,即美國超越俄羅斯和沙特阿拉伯,成爲全球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併成爲主要的天然氣供應國。

在美國出口攀升之際,挪威等距離英國更近的國家則在遭受損失:數據顯示挪威對英國的原油出口去年下降1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