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了夏天,廣東人最離不開的,就是一碗煮到滿是起沙的冰凍綠豆糖水,它可以驅趕所有炎熱和浮躁。番薯與片糖或冰糖加水熬煮,可以加入薑片或紅糖,以此去除番薯的清味和泥土味,也可驅寒,更顯糖水的清香。

提起糖水,自然會聯想到小時候看的那些tvb,對香港的印象好像也是從一碗糖水開始。“好羨慕他們晚飯之後還有一碗甜甜蜜蜜的紅豆湯喝,好講究的生活!”這是一個貪喫小孩真實的心聲了。

在喝“糖水”這件事上,廣東人是認真的

圖/網絡

“糖水”,是兩廣人和港澳人喜愛的叫法,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甜品”。在廣東地區,糖水是平日裏必不可少的存在。多用牛奶、豆類、堅果等,加水和糖熬煮燉成湯狀、糊狀、羹狀或沙狀。除液體外,也有固體和半固體。各種形態的糖水都讓人慾罷不能。

如今,糖水早已是廣東人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有意思的是,和廣東人“煲湯”的滋補理念相同,糖水同樣講究“夏秋去暑燥,冬春防寒涼”。在食材的選擇上更是遵循着醫食同源、擇時而食。

在喝“糖水”這件事上,廣東人是認真的

圖/網絡

夏天的糖水以清涼爲主,食材多爲水果類,甜涼入心。秋冬則要食用熱糖水,以溫補爲主,食材選擇多爲黑芝麻、紅豆、花生等等。

寒顫顫的冬天裏,尤其需要一碗番薯糖水。先溫暖了身心,纔能有勇氣走出家門。番薯糖水是大部分廣東人的兒時回憶,又經典、又接地氣。在以前不那麼富有的年代,番薯相對於其他食材更以種植,而且番薯糖水的做法也極爲簡單,是極爲普遍的滋補美食了。

番薯與片糖或冰糖加水熬煮,可以加入薑片或紅糖,以此去除番薯的清味和泥土味,也可驅寒,更顯糖水的清香。紅薯甜美、薑片辛辣、紅糖滋潤,一勺入口滿心溫暖。

除了番薯糖水外,一碗熱乎乎芝麻糊也是冬夜裏最好的安慰。

作爲廣東典型的糖水之一,芝麻糊的做法相對簡單。黑芝麻烘乾,碾碎,搭配熟糯米粉、冰糖粉等配料拌在一起,加水煮成糊狀便可。散發着芝麻的濃香,喫一口都是醇厚濃郁、香甜美味。而那股芝麻香不僅在空氣裏停留許久,也會在口腔中纏綿不離,令人回味無窮。

在喝“糖水”這件事上,廣東人是認真的

圖/soogif

經典的糊類糖水還有杏仁糊和核桃糊,地道的都需傳統手工研磨,熬煮後呈濃妝,散發着淡淡的堅果香氣,入口軟糯順滑、甜而不膩,暖胃暖心。

到了夏天,廣東人最離不開的,就是一碗煮到滿起沙的冰凍綠豆糖水,它可以驅趕所有炎熱和浮躁。

廣東人煲綠豆糖水時要選用“剝殼綠豆”,還要放入海帶、臭草、陳皮。臭草是一味草藥,有獨特香氣,和綠豆更能碰撞出與衆不同的口味火花。老廣說啦,“沒了臭草的綠豆沙,風味全無”。

在喝“糖水”這件事上,廣東人是認真的

圖/網絡

文火熬煮時,加些許紅糖來中和綠豆的寒涼。大概2-3個小時後,綠豆糜爛成泥、沙粒掛勺、海帶入口即溶便是最好。糖水清香順喉、香滑細膩、口感滿分,這纔是回憶裏的味道。

在喝“糖水”這件事上,廣東人是認真的

圖/網絡

廣東人家家戶戶都會煲糖水,比如西米露。在外,它也是糖水店裏點單率極高的一款,因爲它——百搭啊!澱粉製成的小粒西米可愛Q彈、小巧精緻,放到糖水裏更是爽滑彈口。

在牛奶或椰奶裏,無論是加入香芋、紫薯、紅豆、山楂、桂花,還是芒果、西瓜、西柚、榴蓮、草莓、火龍果……都能得到不同的甜蜜風味。冷藏後的西米露爽口爽心,是夏日裏的美味首選,有人敢說不嗎?

而說起薑汁撞奶,可以算得上是廣東糖水裏的百年經典。牛奶溫潤、薑汁驅寒,二者的組合也實屬完美。薑汁的辛辣與牛奶的醇香溫柔交融,在口中肆意碰撞,也就有了“過癮”的味覺快感。

在喝“糖水”這件事上,廣東人是認真的

圖/soogif

牛奶要選用新鮮的水牛乳,熱乎乎地衝入新鮮薑汁凝結而成,形似豆腐花和水蛋。像是少女吹彈可破的如玉肌膚,潔白而透明。口感上也與豆腐花類似,輕輕挖一勺下肚,極爲順滑爽嫩、綿軟清香。

在粵港地區,馬蹄爽則是一道很受歡迎的家庭糖水。一盅椰汁玉米馬蹄爽,看起來樣貌平淡樸實,口感卻清新溫潤、甜美醇厚,令人驚喜。

爽脆的馬蹄配上清甜的玉米,絲絲甘香入喉,恰到好處地中和了椰汁的濃郁,留下食材交融的豐腴香味。一勺勺喫下去,便能真正體會到粵人爲何如此鍾愛糖水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