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篮球名人堂,入选的NBA退役球员有Jason Kidd、Grant Hill、Steve Nash、Ray Allen、Maurice Cheeks与Charlie Scott,另外以国际球员身分入选的Dino Radja。今年入选的这些退役NBA球员,个个都有段神奇的故事。有些球员,可能年轻的球迷还不太了解,但对我来说,却这满满的都是回忆。

先从老的开始说吧。

●第一个总冠军,棒打旧主—Charlie Scott

CharlieScott的球,我只看过一次。几年以前,我转播过一场NBA经典赛,是1976年总冠军赛第五场,太阳队对决凯尔特人队。Scott当时是凯尔特人队的一员,那场比赛打得非常刺激,三个加时才分出胜负,成为NBA总决赛中最精彩的一战之一。那场球,就成了我唯一一次看过Scott比赛的记忆。

(到凱爾特人的第一年就拿了總冠軍)

Scott出道时是在ABA联盟,但他后来投入NBA时,却是凯尔特人在70年选中的球员,然后被凯尔特人交易到太阳队去。在太阳队,Scott充分发挥了其实力,从73、74、75连续三年当选了明星球员,可以说是当时西区最好的双能卫之一,可以说是弱化版的Oscar Robertson。75年时,太阳队又将其交易回凯尔特人,换来年轻的后卫Paul Wsetphal,谁能料想,Westphal却成了太阳队大将,并带领球队在总决赛带给凯尔特人队莫大的麻烦!

(Scott在太陽打得最好)

在76年总决赛的时候,Scott的锋头被Westphal盖过。尤其是犯规问题特别突出,在总决赛六战里他五场犯满毕业,一场五犯,是目前NBA总决赛犯规最多的球员。但夺冠的关键第六战,他攻下了25分11篮板3助攻5抢断,是凯尔特人六战夺冠的大功臣。虽然FMVP不是他,但是这也是他唯一一次总冠军的纪录了。不过他有伤病问题,77-78年赛季先转湖人,然后又转掘金打了两季后,在80年退役。

Scott也曾经是1968年美国奥运男篮队的一员,并拿下金牌。在68年时,因为黑人运动,包括Kareem Abdul-Jabbar等黑人大学篮球名将曾经抵制代表美国参加奥运会,但是Scott与Jo Jo White和Spencer Haywood这三人与Abdul-Jabbar不同调,所以参加了奥运,并九战全胜夺冠。

●铁卫—Maurice Cheeks

现在在雷霆队担任助理教练的Cheeks,对NBA比较了解的球迷应该不陌生。他也当过七六人、开拓者、活塞队的主帅,他是一个标准的「老七六人」。在80年代,Cheeks是东区有名的「铁卫」,防守如钢铁,运球组织能力非常稳健。在80年代的七六人队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鐵衛Cheeks)

Cheeks在七六人队时期当选过四次明星球员,而且他的顺位不高,1978年第二轮第36顺位才被选到。由于他身高不高,仅6呎1吋,且非篮球名校出身,但就是这样一个球员,站稳了七六人队十年的首发控球。他还入选过四次年度防守第一队、一次防守第二队,而且投篮命中率很高,职业生涯投篮命中率竟高达52.3%,场均抢断也有2.1次。他当时要对抗的主要对手,在东区就是凯尔特人的DennisJ ohnson或是活塞队的Isiah Thomas等人,要是打进总冠军就是要对上Magic Johnson,可见他的任务相当艰巨。凡是对手进攻能力最强的后卫,Cheeks都要负责处理。83年的时候,Cheeks与Dr. J、Moses Malone等人合力拿下NBA总冠军,也是他职业生涯唯一一个。

(Cheeks80年代的NBA控球後衛裡,絕對是最難啃的骨頭之一)

Cheeks在89年球季结束后,先转到了马刺队,与DavidRobinson合作。但是他在进攻上已经有点力不从心了,马刺队又将其交易到尼克队,换Rod Strickland。但他在纽约也没有待很久,后来又转去老鹰、篮网队后,在93年就退役了。

(Cheeks的教練之途不平順,以後恐怕也難接主帥了)

Cheeks从94年开始他的教练生涯,大部分时间,他是担任助理教练。对于后卫的技术以及防守,有独到的训练。像七六人队之前与AllenIverson搭配的控球EricSnow,就很有以前Cheeks那种味道。如果拿今天比的话,他像是进攻弱化版的MikeConley,但防守与组织能力上却更胜Conley一筹。

●克罗地亚之鹰—Dino Radja

对于大多数球迷来说,Radja是一个很陌生的名字。但若当年他到了一个肯重用他的球队,或是他继续的留在NBA打球,可能他在NBA的名声决不下于后来到NBA打球的Avrydas Sabonis。

Radja是克罗地亚人,在前南联未解体前,他也是主力球员之一,88年他代表南斯拉夫拿到了奥运银牌。1992年,南联已经解体了,他又代表克罗地亚拿下奥运银牌;96年亚特兰大奥运时,Radja又出战,并曾经两次与中国男篮交手,都取得胜利,表现也比当时还年轻的王治郅好。不过Radja在89年第二轮第40顺位就选到他了,他迟至93-94年球季才登陆NBA。他新秀第一季就相当不错,有15.1分7.2篮板的表现;之后的两季分别是17.2分8.7篮板、19.7分9.8篮板,可说是在当时的东区,与Toni Kukoc同为在NBA里的克罗地亚双璧。不过在96-97年赛季后他因为受伤仅打了25场,缴出14.0分8.4篮板的成绩后就回到了欧洲,再也没有回到NBA。

(Radja若在NBA待久一點,成就不下於Kukoc)

Radja加入凯尔特人的时机可以说很不好。在90年代初期,包括Larry Bird、Kevin McHale等人相继退化、退役后,凯尔特人队就缺乏有力的接棒人选。本想小前锋Reggie Lewis是头牌球员,但谁知道Lewis却在1993年突然心脏病过世,也就是说Radja来的时候正是凯尔特人最糟糕的时候。若他早五年来或晚五年来到凯尔特人,他在NBA都会有一定的成绩。

Radja这次入选名人堂是作为国际球员的身分入选。以他在NBA里的表现是不够的,但是他在国际赛场上有很强的说服力。说实在的,我也很意外突然会看到他的名字。他的球风跟今日掘金队的Nikola Jokic很像,篮下功夫非常扎实,得分能力也很不错,但传球功夫就没有Jokic好了。

●同年最佳新人、同一季退役,同时进入名人堂的缘分:Jason Kidd与Grant Hill

要扯这两人的诸多历史、事迹,没有万把字是扯不完的。我就几个事情,说说球迷朋友可能比较不知道的事。

※Kidd与Hill,他们两人同年当选年度最佳新人,现在又同时进入篮球名人堂。虽然如此,但是两人却未曾在球场上有过太多交集,既未变成世仇,也没有太多交手机会。其实当年他们同票当选年度最佳新人时,我的感觉是NBA「做」给Hill的。以当时来说,Kidd带领球队进步的胜场数最多;Hill与「Big Dog」Glenn Robinson的表现相当,但Robinson的表现也相当突出,场均21.9分6.4篮板2.5助攻1.4抢断;而Hill与Kidd的表现分别为19.9分6.4篮板5.0助攻1.8抢断与11.7分5.4篮板7.7助攻1.9抢断。

(是怎樣的緣分,才能使兩人共得年度最佳新人,又同一年進籃球名人堂)

论表现,Robinson并不在Hill之下,但是Hill第一年就在全明星票选上就是票王,要是这个明星超人气新人拿不到年度最佳新人也说不过去。幸好,Hill证明了他不是被捧出来的明星,也是有真实实力的。

※Kidd在当时的小牛队,与Jim Jackson和Jamal Mashburn并称「三J」,在Kidd加盟后的第一年,球队战绩从13胜69败暴涨到36胜46败。但之后,因为「三J」的内哄,使他们的组合在96-97赛季就拆伙了。理由是:女人。据说,当时Mashburn与Jackson争一个女人,结果搞得队内不和。这事是事后才被爆出来的,这两人在96-97年赛季先后被交易掉,扯的是连带Kidd也在这一季被送到太阳队…反正,贵圈很乱。

(小牛的Kidd,意氣風發)

※Kidd到太阳队的时候,太阳队已经有了Kevin Johnson与Steve Nash,而Nash那时还是个新人,上面两个大头压着,他只能打替补。这时候的太阳队,是彻底的「小球」球队,经常排三后卫、甚至四后卫跟对手拚快。说实在的,这组合也是蛮奇怪的,后来就先把Nash交易掉,免得阻碍了他的发展。而Kidd真正辉煌的时代,是到了篮网队后,与Stephen Marbury交换。到篮网后的头两季就带领球队打进了总决赛,后来被湖人与马刺分别击败。但是Kidd在篮网队时期,可以说是最有主宰力的时候。

(到太陽隊時,與Nash、Kevin Johnson成為史上最奢侈的控球後衛群)

※Hill的际遇是比较糟糕的,他在活塞队打2000年的季后赛时,已经是勉力出战,但当时并不知道他的伤有这么严重。结果打完季后赛后,他就转队到魔术队去。魔术队当时的计划可说是比今年的湖人更为惊人:他们要招揽Hill,还有再猛龙队做副手的Tracy McGrady与马刺队的头牌球星Tim Duncan。结果Hill与T-Mac来了,Duncan来逛了一圈迪斯尼后却没来。然后Hill开季没多久就受伤了,如果Hill不伤,Duncan又来到魔术,NBA历史恐怕要改写了。

(Hill兼具人氣與球技)

Hill在新人赛季,就拿到了全明星赛的最高票,但当时MichaelJordan还在打棒球;但是95-96赛季时,Hill全明星赛票选的票数还是高于Jordan一点,这人气就可想而知了。

※Hill的两个腿,都打上了钢钉。我曾经看过ESPN杂志对他伤病的探讨,在X光下简直是不忍直视。我都怀疑Hill到底能不能重返球场,Hill一共在魔术队待了七个赛季,有一季完全报销,剩下六季仅打了200场常规赛。然后他在魔术的大合同结束后转到太阳队,当时我认为他很难恢复了,没想到在太阳队「医龙」的保养下,他的状态恢复得非常不错。而且一路打到了2012-13年到快船队才退役,不但在太阳队打先发小前锋,上场时间还逾30分钟,真是令我佩服万分。实际上,他要是再受一次大伤,就不是能不能打球的问题,而是能不能走路的问题了。

(Hill的第一步,堪稱他個人的大絕招)

我认为Hill如果从魔术队就此退役,他也许还是能进篮球名人堂,但也就是一颗令人惋惜的流星。但因为他的坚忍不拔,不向命运低头,有着非常坚忍的职业球员质量,这才是我一生都喜欢他、敬佩他的原因。如果要我说那个球员以后可能会当美国总统,我认为Hill是最可能的一个。据说他母亲在大学时是跟希拉里同寝室,以后他是有可能从政的。

※Hill还有件有趣的事:他原来是穿FILA的。很多球迷可能对FILA这个牌子很陌生,那是正常的。FILA当年签Hill就很像今天的UA签了Stephen Curry一样,希望集中财力与兵力,押宝在一个球星身上在球鞋的地盘上抢占空间。FILA原先事做休闲的比较多,在赛车界有一定影响力,但是Hill就成了他们的主力球星。结果Hill一趴窝,FILA的鞋子销量就撑不起来了。即便之后Hill再度复出,FILA已经放弃了篮球鞋的市场。

(到太陽隊的Hill不再穿FILA)

后来Hill复出后是穿adidas,你也可以说,FILA曾经有过的雄图霸业,毁在Hill的脚上。

※Kidd在篮网队的期间,我是非常喜欢他的。当时他有爱家男人的形象,他与孩子和妻子,一起在浴缸里玩泡泡上了「运动画刊」的封面,那本杂志我还有。不过,几年后Kidd传出了家暴的新闻,让我大为震惊。一个爱家爱妻爱孩子的好男人,形象就此破灭。Kidd会如此,我很意外,虽然我不太会以家庭私事的理由去判断一个球员在球场上的价值,但毕竟是一个形象在崩塌。

(Kidd的溫馨家庭照)

Kidd在小牛队拿下了他唯一的一个总冠军,也算是一偿宿愿。我最敬佩的还是他在篮网的时期,我记得有个系列赛,对凯尔特人的东区冠军赛,场均三双,把凯尔特人打得七窍生烟。他在篮网还有一场常规赛与Nash的大对决,至今还是被我认为是NBA最经典的双控球对决之一。不要看Kidd好像投篮很差,Kidd目前的三分球命中个数1988个在史上排名第9,可见对于投篮,他是真下过功夫的。

(Kidd與Nash的交手,往往打得相當痛快)

●Ray Allen与Steve Nash,96辉煌外一章

Allen与Nash入选篮球名人堂,可以说是无可争议。Allen拿过※NBA总冠军,而且目前职业生涯投进2973个三分球,依然是NBA史上第一。这个纪录再过几年,应该会被Stephen Curry给打破,但现阶段Allen就是这个项目中的王者。而Nash拿过两届年度MVP,更是无可争议的名人堂人选。

他们两人,也不会是96黄金一代,最后的名人堂当选者。至少还有个叫Kobe的,在后面等着。

※Allen出道之初,也是Michael Jordan接班人之一。他不是能投而已,他还是个全能后卫,能传球,能跳能飞,他参加过扣篮大赛,只是最后没有夺冠。Allen在选秀时是经过交易,跟森林狼队的Stephen Marbury对换才到雄鹿对的。其实我在想,如果当时不换,让Allen与Kevin Garnett连手,不知道是什么景象?后来他们确实连手了,只不过是在凯尔特人。

(Allen也曾是彈跳高手)

(選秀會上和Marbury交換)

※我最早关注Allen,就在1995-96年的NCAA赛季。当时我买了一本The SportingNews的NCAA年鉴,当时大东部联盟的三巨头,Georgetown大学的Allen Iverson,Villanova大学的Kerry Kittles与Connecticut的Allen,当时就非常受到注目。Iverson就不用说了,Kittles后来被篮网队选中,成为Kidd的好帮手,是篮网队在90年代后期与2000年初期重要的得分后卫,但他因伤没能长久打下去;Allen与Iverson在2001年的季后赛里打得热火朝天,也成为经典。

(Allen在NBA的四個時期)

如果看Allen的NBA经历,你会发现他是一个非常棒的「队友」,不论是否以他为主力,或是他是球队的二当家或三当家,他都与队友处得很好,也能适时的发挥能力。与他搭配过的,雄鹿队时期的Sam Cassell与Glenn Robinson;超音速队的Rashard Lewis;凯尔特人队的Kevin Garnett与Paul Pierce;热火队的LeBron James、Dwyane Wade与Chris Bosh等等。你发现他不是只在一个球队待一个赛季,而是待上一段时间,因为他总是能在球队里找到适合他的角色。

(職業生涯前期,他是個球隊領袖;後期,則是最佳隊友)

※Nash的助攻能力很强,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而我认为他还有一个比较不被注意的特长:投关键球。Nash的进攻能力在控球后卫中绝对称得上是数一数二的,然而他的大心脏,更是让我印象深刻。Nash的answer ball在紧要关头的时候是数一数二的,如果他想,场均20到25分绝没有问题。只是整个球队太依赖他的组织能力,但这也足以使Nash在太阳队时期,成为联盟中最危险的杀手之一。

(Nash與Kidd往往可以打出火花)

我个人喜欢进攻能力很强的控球后卫,因为现今的NBA时代,一个球队要五个位置都完整,很困难,所以一定会有进攻碰到困难的时候。这时突破能力最强、控球时间最长的球员,必须要有自己解决进攻问题的能力。因此你现在看到的NBA控球后卫,很少自己缺乏进攻能力的,因为现在球队多了,薪资空间也有限,人才也有限,大部分的球队都很难五个位置都好。Nash的进攻能力,绝对是当年帮助太阳队最不可或缺的一环。

(飄逸的背後傳球)

很多人也许会说,Nash的防守,是他最大的短板。人们总喜欢给好球员找短板,但能拿年度MVP的球员,防守会差到哪去?至少也是中等以上的水平。也有人会说,Nash就是Mike D’Antoni体系下的球员。这种酸话,我可以找一百个例证告诉你很无聊。那么Michael Jordan跟Kobe离不开禅师的体系,不然也拿不到冠军?John Stockton跟Karl Malone也离不开Jerry Sloan,否则他们也不会伟大?Tim Duncan要是没有GregPopovich是不是就不会打球了?球员跟教练就是相辅相成的,鱼帮水,水帮鱼,所以才能彼此创造辉煌。什么「体系球员论」的说法,可以休矣。

(在太陽隊時期,如魚得水)

今年入选的球员比较多,就我印象中,算是有史以来名人堂一次入选最多的一次。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然而能够以「篮球之名」名垂千古,不论有没有总冠军加身,这已经是无比的成就了。

(在小牛的Nash是建立了自信)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