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据BBC报道,杨安泽44岁,父母在1960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父亲是IBM公司的研究人员,发明了69个注册专利,与华裔妻子Evelyn Yang育有两子,其中一个患有自闭症,曾在常春藤学校学习经济、政治学和法律,成立了名为"为美国投资"的非盈利组织,为大学生创造在初创企业中工作实习的机会,主张通过创业振兴美国经济落后或衰败的城市。早在前年11月,美籍华人杨安泽就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递交了申请,宣布将以民主党的身份,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

一个华人当美国总统?

早在前年11月,美籍华人杨安泽就向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递交了申请,宣布将以民主党的身份,参加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当时,这被普遍当成一个大选常有的花絮,甚至一个笑话,在美国内外都没有引起什么关注。

这个华人能当美国总统吗?我们该欢迎还是该警惕?

一晃一年多过去,美国2020大选赛道上的选手已全部就位,人们惊讶地发现,杨安泽居然还在,且影响力还在上升。在政治投注网站PredictIt"谁会赢得2020年总统大选"的概率排位上,杨安泽排名第六位,排在特朗普、拜登和桑德斯等之后,却把参议员沃伦(Elizabeth Warren)和其余十几位民主党人抛在了身后。

这个华人能当美国总统吗?我们该欢迎还是该警惕?

于是,华人当美国总统,就不再是一个笑话,而是一个话题,一种严肃的可能性了。尽管这个可能性现在看非常小,但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对美国政治的预测总是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特朗普竞选之初,也被很多人当成笑话;马丁路德金做梦也不会想到,在他死去的30多年后,美国就出了首个黑人总统。

杨安泽的参选,在美国政治是破例之举。破例之后,华人当选美国总统的可能性,就是始终存在的了。如果在将来有一天这真成为现实,中国人该为此高兴,还是警惕?

我认为,应该警惕!对国外华人政客,尤其需要提高防范之心。

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他父亲的祖国——肯尼亚像过节一样,奥巴马在肯尼亚的实在亲戚更是欢欣鼓舞。但几年过后,他们就有了失落之感,并口出怨言。平心而论,并非是奥巴马对肯尼亚薄情,而主要是这些肯尼亚人之前对奥巴马有了过高的或者不该有的期待,后来就有多失落。

这个华人能当美国总统吗?我们该欢迎还是该警惕?

海外从政华人,对中国的态度往往要糟糕得多。在东南亚,一位华人告诉我,最怕华裔政客当选,事实多次证明,一旦华裔政客当选,对华裔最狠,对最凶。他举例说明,曾有一个华裔当了教育部长,为了向所在国表忠心,竟然出台政策禁止华裔子女报考最热门的工程学和医学专业。

现在全球有四千万华人华侨分布海外,光就有350多万,华裔在国外当官并不是什么新闻。光奥巴马政府一届,就有骆家辉、朱棣文、卢沛宁、陈远美、方富宇这5个人当过部级大官。讲真话,这里面,除了骆家辉名头不小,朱棣文有点名气,其他人我们认识哪个?又有谁听过他们对华特别友好,或者给华人办过什么好事?

反倒是骆家辉,在反华方面颇为突出。他们之所以这样,原因并不复杂。首先,这些相对成功的华裔政客,除了一张华人面孔,其他都是地地道道的外国人,他们对中国并无情感,甚至还存在偏见。其次,为了减少华人面孔对其从政带来的消极影响,这些华裔政客对华人,以及对中国,可能会表现得更冷更绝情,相当于纳投名状。

再来说这个杨安泽。

这个华人能当美国总统吗?我们该欢迎还是该警惕?

据BBC报道,杨安泽44岁,父母在1960年代从台湾移民到美国,父亲是IBM公司的研究人员,发明了69个注册专利,与华裔妻子Evelyn Yang育有两子,其中一个患有自闭症,曾在常春藤学校学习经济、政治学和法律,成立了名为"为美国投资"的非盈利组织,为大学生创造在初创企业中工作实习的机会,主张通过创业振兴美国经济落后或衰败的城市。

杨安泽只会讲基本的中文词句,而当他以英语自我介绍时,姓氏"杨"发音相当美式,与国语发音相去甚远。

杨安泽的竞选口号为"人性至上"。他最出名的主张,是承诺自己当选后,将每月给每个18至64岁的美国人发放1000元美金,不附带任何条件,以应对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对就业市场带来的冲击。而这被认为是信口开河,胡闹。

这个华人能当美国总统吗?我们该欢迎还是该警惕?

在大多数党内民调中,杨安泽获得约1%的支持。这看起来微乎其微,但刚好足够确保他能登上民主党内首场辩论的舞台。

杨安泽还能走多远?我们不得而知。对中国人来说,这只是一个瓜,仅此而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