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爲收藏界正本清源的有效途徑,就是普及真知、宣揚真品,故本公衆號特開辦“古玉擷英”這一欄目,將定期展示丁哲師生收藏的歷代古玉珍品,並加以簡要評介,供大家品鑑賞析。第十九期,紅山文化馬蹄玉筒,旨在借寶器恭祝大家新年春風得意馬蹄疾,在各自領域霸業一統

紅 山 馬 蹄 形 玉 筒

高7釐米,直徑6.5釐米

青黃色透閃石玉,質地純淨細膩,是紅山文化較高等級的玉材,即古玩行所云“米湯黃”。通體遍佈乳白色牛毛紋狀風化沁痕,深淺不一、濃淡不勻,粗細不同,如雲如霧,開窗現玉,正是俗稱的“雲彩沁”。皮殼瑩潤綿密,幽光內斂,呈現出綢緞般的質感。器體作圓筒形,具有流線形靈動美感,上端稍粗爲斜口,略外侈,向下稍稍收窄,下端口沿略有起伏,腹壁厚實,凡邊緣均琢磨成鈍刃狀,內壁略低一側有一垂直口沿的長凹槽,內有旋痕,旋痕較粗,稍有抖動起伏,疏密不勻,具有彼時縱深長孔痕的典型特徵,爲馬蹄形玉筒拉搜取芯成型之前實心鑽打孔定位留下的痕跡,玉筒內外壁打磨拋光細膩。

來源:2018年11月28日香港佳士得養德堂珍藏中國古玉器專場,編號2705。1986年9月購於臺北。

相 關 拓 展

馬蹄形玉筒是紅山文化代表性器類之一。其多爲東北地區的透閃石玉材製作,但由於器體大,用料多,材質通常保留很多雜質、絮狀物、結晶體、綹裂等瑕疵,不甚純淨細膩。整器作圓筒狀,呈倒置的馬蹄形,既有胖粗者,亦有高挑者,器形上大下小,上端作斜坡形口,向下略微收細,凡邊緣多琢磨成鈍刃。馬蹄形玉筒製作大體要經過切磨坯形,打孔定位,拉搜取芯,打磨拋光等工序,故玉筒內壁上或保留有鑽孔凹槽和線切割痕。從現有的考古材料看,馬蹄形玉筒出土時大多位於墓主人頭部附近,亦有的置於胸前或肩部。結合紅山文化巫玉、神玉時代之用玉傳統,從馬蹄形玉筒的出土背景和上下相通的器形特徵來看,馬蹄形玉筒可能是紅山文化大巫師作法溝通天地、連繫人神的重要法器,其功用或與其他考古學文化較晚出現的玉琮有相近之處。

建平牛河梁遺址出土

震旦博物館藏

建平牛河梁遺址出土

建平牛河梁遺址出土

歐特贊舊藏

震旦博物館藏

建平牛河梁遺址出土

赤峯出土

克什克騰旗出土

巴林右旗出土

建平牛河梁遺址出土

課程報名方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