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导读: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互相征伐,导致常年战争不断。然而熟悉三国的朋友都知道,三国中大小战役虽多,但真正影响三国历史走向的,当属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曹操和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和刘备和孙权的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不仅影响重大,而且在用兵上也都是空前绝后的。但有一点非常奇怪,就是每场战役结果都是以少胜多。而今天我们就主要来说说三国中最后一场大的战役,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的结果大家众所周知,孙权任命陆逊为东吴大都督,统率朱然,潘璋,韩当,徐盛等五万部众开赴前线,并最终在夷陵之地大破刘备号称的七十三万大军(其实也是五万左右)。那么刘备和孙权在兵力上人数差不多,为何会有蜀强吴弱的感觉呢?

夷陵之战的起因除了是因为孙权袭取了荆州和擒杀了关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刘备在称帝后,雄心万丈,梦想在有生之年,完成一统大业。此次刘备倾国出兵,粮饷备足,并打着复仇的旗号,使得将士同仇敌忾,军锋强盛,所以蜀军所到之处,都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在看看孙权,其水师虽然精锐,但步兵不如蜀军,所以一开始就显得节节败退。以至于在两军交战时,给人的感觉就是蜀强吴弱。

蜀军虽然强盛,但由于其战线拉得太长,远离后方,导致后勤保障多有困难,所以蜀军求胜心切。而东吴大都督陆续通过双方的兵士,士气,地形等诸多条件分析后,采取战略防御,以待时机在寻求进攻。以至于最后东吴大败蜀军。三国局势再次出现稳定的对峙。那么我们反过来想一下,如果东吴在夷陵之战中失败,而刘备获胜。那么东吴会不会灭亡呢?其实司马懿早就给出了答案!

当年在夷陵之战前夕,东吴为了避免两面作战,于是就派使去向魏国称臣。魏帝曹丕虽然看出了孙权的别有用心,但他为了坐山观虎斗,就同意了孙权的请降要求。时候曹丕问司马懿,吴蜀交战,谁将获胜呢?司马懿回答说:东吴必败,蜀军必胜(显然司马懿失算了)。曹丕听到后继续问,那么蜀军胜利后,东吴会不会亡国呢?司马懿斩钉截铁的说了六个字:东吴败而不亡。那么司马懿为何如此肯定东吴不会亡国呢?其实司马懿还说了两点原因!

第一点:司马懿认为,蜀军如果想要灭亡东吴,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就是向袭取荆州,荆州乃天下之腹,四通八达,得荆州者,执天下牛耳。刘备得到荆州后,需要养精蓄锐,才能沿江东下。而东吴水师强盛,而蜀国水师弱小,想要在水上战胜东吴,并不是那么简单!

第二点:两国交战前夕,司马懿就帮曹丕定下计策,如果东吴取胜,魏兵可趁势收取汉中,如果蜀军取胜,魏军可趁机攻取荆州。所以假如刘备获胜,曹丕必会率大军来争夺荆州,这也就会导致蜀军不敢东下攻取东吴首都建邺。

通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夷陵之战的主要战场还是发生在陆地上,所以不管是双方谁胜利,都不会导致东吴灭亡。因为还有第三国曹魏在旁边虎视眈眈的盯着呢?他绝对不会眼看着蜀军发展强盛!

本文所有题材均来源于《三国志》《三国演义》等三国题材书籍,影视中,并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希望喜欢三国的朋友能留下您宝贵的评论,供小编学习进步哦!谢谢您的观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