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紀事:親情,在拆遷中被拆散

文:會說悄悄話的魚

圖:來自網絡

今天說說拆遷的事兒。

前不久,在和曾經的同事辦理民辦教師證明時,順便問起她在這次拆遷時獲得了什麼樣規格的房子,因爲她婆家的村莊,涉及到市裏一項重點工程需要拆遷。沒想到不經意的問聲,卻打開了她的話匣子,便向我道出在那次拆遷中的苦水,她那家族因拆遷把親情拆散的一幕幕活劇。

鄉村紀事:親情,在拆遷中被拆散

事實上,在她之前,我也多次耳聞在那次拆遷中,不僅僅是她的家族如此,很多家庭,很多人爲了追逐利益,親情讓位於房子、金錢,把親情、人心被拆散了。

曾經的同事告訴我,婆家所在的村莊雖然不是城中村,也不是處於多麼好的位置,只是這個村莊成了市裏重點工程的整體規劃的屏障需整體搬遷,拆遷補助標準和城中村拆遷標準差不多。

爲此,有些農民一夜之間擁有了好幾套樓房,有的獲取補助款近百萬,一下子邁入富足行列。而當這千年難尋的機會來臨時,面對房子、金錢的誘惑,各路角色粉墨登場,演繹出親情離散的悲劇。

拆遷把兄弟姊妹之情拆沒了。曾經的同事告訴我,老公兄弟兩個,原本和父母在一個院子裏生活,家裏有好幾套宅子。

後來,她和老公舉家到城裏混生活,日子異常艱難。雖然在城裏生活,但她和老公照樣贍養她的婆婆,應盡的義務一點沒少。當她和老公獲知村莊要拆遷,並且還有這麼好的補助標準,曾經欣喜過、期盼過。心想,婆婆還在,家裏又有好幾處宅子,哥哥應該至少分給他們一套吧?

誰知,在他們興致勃勃回家之後還沒和哥哥說這等事,哥哥就向他們潑了一盆冷水。大伯說,您們來的目的我清楚,別的好說,想要房子和拆遷款那是不可能的,妄想。雖然兩口子據理力爭,雖然村委會做了工作,最終她的大伯哥始終沒有鬆口。

兄弟倆鬧了個不亦樂乎,她也沒爭來補助款,也沒爭來房子,而一切的一切卻讓大伯哥霸佔着。曾經的同事告訴我,在利益面前兄弟們的感情算什麼,幾十萬元就會把親兄弟的感情賣了。

我還了解這麼幾個弟兄的事。弟兄四個的父親一直蝸居在一間不足八平方米的小平房裏獨自生活,即使生病了都是有老人扛着,逢年過節也沒有說那個兒子把老人家請到自己家裏,弟兄四個對父親贍養都沒當回事兒,而老人要面子,也顧及兒子們的臉面,很少把家醜往外張揚,只是偷偷的獨飲這杯苦水,N次暗地裏神傷落淚。沒想在拆遷面前,弟兄四人爲獲得父親的房產和經濟補償互不相讓,爭得面紅耳赤,大打出手,成了那一帶的典範。

我們這兒農村有這麼一個習慣,嫁出去的姑娘既沒有贍養娘家父母的義務,也沒有繼承孃家父母財產的權利,當然這些都是民俗,不符合法律規定。可這次遇到拆遷,在巨大利益面前,有些嫁出去的女人也覬覦拆遷的利益。有這麼一個女人,嫁出去N年了,也沒對父母盡到多少孝心。

面對拆遷的誘惑眼紅了,便回孃家和哥哥爭資產,非要在拆遷中平分房產和補助款。而哥哥據不想讓,後來也是大打出手,最後鬧到了法庭,成爲當地的一大笑料。

拆遷把父子之情拆沒了。兄弟姊妹之情經不住利益的誘惑,那麼父子之情能否經受住利益的誘惑呢?

我的答案是否。

面對利益的誘惑,父子之情也難經受住金錢的考驗。

有一天晚上,我無意間打開了很少觀看的濟南電視臺主辦的《有話好好說》節目,當看到節目內容是父子因拆遷的利益相爭的情結,便引起了我的好奇,也引起了我的關注。看完這檔節目,特別是後來又聽人介紹當事人的情況,才知他們是和曾經的同事同一個村子。

事情的原委是這樣的:

這個村有這麼一戶人家,當然是指的那天電視節目中的當事人了。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在天津工作,一個在當地的城市中生活。在天津工作的兒子都是非農業戶口,全家都在天津那座美麗的城市深深的紮下了根;而在當地城市生活的兒子雖然一家人生活在城市,但戶籍戶關係仍在該村。

人與人不一樣,當事人家大業大,有好幾處宅子。根據當地拆遷政策的相關規定,當事人拆遷後在獲得經濟補償的同時,可分得三套樓房。面對三套房產,當事人該怎麼做?當事人在當地城市的兒子認爲,三套房產除了父母的一套,其餘的都應該歸他,認爲在天津的兄弟雖然有繼承權,但戶籍不在村裏,理應享受不到分房的權利;而在天津的兒子則認爲,都是父母生的,利益應該平分。

爲此,在當地城市的兒子與父親鬧起了糾紛,執意不僅分得兩套房產,而且對父母的那套房產還是唯一的房產繼承人;而在天津的兒子也和父親鬧起了糾紛,認爲不僅要獲得一套房產,而且還要繼承老人房產的遺產。兄弟兩先是和父母鬧起了糾紛,後來兄弟兩也幹了起來。

當事人在兩個兒子腦的焦頭爛額下,最終決定兩個兒子一人一套,自己一套,小兒子獨享父母房產繼承權。而在天津的兒子認爲,父母的決定有失偏頗,不僅要分得一套房產而且要擁有父母房產的繼承權。而小兒子認爲,按照當地拆遷的政策,其兄弟不符合分得房產的條件。

爲了這三套房產,父與子,兄與弟撕破了臉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鬧得天翻地覆。雖然村委會做了大量工作,但工作始終沒有做通。最後,當事人和兩個兒子三個家庭鬧到了濟南電視臺主辦的《有話好好說》欄目。雖然他們的事在濟南電視臺《有話好好說》欄目先後做了兩次,由專家和法律顧問耐心細緻的勸解了兩次,但他們父子之間、兄弟之間因拆遷鬧出的糾紛卻沒能化解。

因拆遷的事,父子、兄弟撕破了臉,並且還鬧到電視臺,這在坊間引起了轟動,每每他們節目播出的時候,該臺在當地收視率奇高,也成爲坊間茶前飯後人們議論的焦點,也成爲笑料。

隨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拆遷的情況不會戛然而止,而是像雨後春筍越來越多。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希望親情莫讓拆遷淡漠了。

其實,在親情、房子、金錢面前,雖然房子和金錢重要,但我認爲最最重要的還是親情,親情最金貴,親情最難得,有多少金錢換不來親情。也期待人們,在面對拆遷的時候,在面對利益糾葛的時候,一定要吸取上面案例的教訓,把親情放在第一位,千萬不要在親情和利益面前做出錯誤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