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大年初三,先給讀者朋友們拜個年,願諸位新的一年萬事順遂。

豬年這個春節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節前節後走的都是低調路線,少了幾分鬧騰,多了一些淡然,沒有喧囂沒有吵鬧,就連向來乏味的春晚都少了罵聲一片(大抵是沒有期望也就沒有了失望,習慣成自然),這種佛系的達觀卻多少透露出當下的年輕人對“春節”的幾分不感冒,或者說至少是對“傳統玩法”的不感冒,湊合過唄,還能離咋地。

但與遇冷的各大電視晚會不同,2019開年的電影市場火爆依舊,畢竟這纔是獨屬於青年人的玩法。

2019年的春節檔開盤僅僅3天,總票房就已經突破了20億元,鬼才甯浩“瘋狂”不改,開局便是個滿堂彩首日破“4”,賽車手韓寒也是一路“飛馳”順利上“5”,而那孤獨的地球也在一路狂飆的口碑中多少得到了些慰藉,看來今年的春節檔要超過去年的56億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只是不知各位觀衆老爺們在享受着這一場接一場的視覺盛宴時是否注意到了謝幕之時那串越來越長的投資者名單。

一切都變了,這個娛樂世界裏變得不僅僅是消費者的“玩法”,也有生產者的“玩法”,電影行業早就不是那一小撮文藝愛好者的象牙塔,而是資本角鬥的夢想之家,一“片”成,一“片”衰,金錢帝國裏不相信眼淚只相信眼光。

01

資本能打入這個電影這個行當裏似乎並沒有花費什麼力氣,甚至可以說是再容易不過了,原因很簡單:拍電影太費錢了。

而跟動輒數億甚至十數億的影視投資額比起來,它的票房收入存在了太大的風險,一但沒摸準市場脈搏,就是虧得砸鍋賣鐵也非稀奇之事。相比於挖礦、炒地皮這些真正賺錢的行業來說,以前花錢怕電影真跟做慈善沒什麼區別,只是這個圈子活得不那麼尷尬。說來您可能不信,在2012年的《泰囧》驚爆市場眼球之前,我國的歷年的票房冠軍就沒有一部破5億的,跟線下動不動幾十億的票房收入相比實在是寒磣的緊。

那時候圈裏的錢是真不多,錢少了,那就得花在刀刃上,彼時的電影基本都是一看導演二看演員,導演有名演員有水平,那票房基本上也就穩了,所以好的資源基本上都集中在幾個名導的項目上,最好的例子就是《無極》,被罵成那樣還是當年的票房冠軍,所以新人想要出頭太難。但咱用辯證地眼光去看問題,這種行業環境也並非一無是處,比如說它的行業門檻會相對較高(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拍可以演的),影片質量平均要高點,儘管風格確實單調。

而資本投向電影行業的邏輯也很簡單,因爲相較於龐大的消費人羣來說中國的電影市場還太小,所以想象空間自然就很大了。要知道,在2013年這個電影圈的資本爆發元年之前,中國的一年的票房總額纔不過200億元,就算按照30%的利潤率去算,整個圈子能分到的錢也只有60億元,以行業論,實在是算不得多。但是隨着80、90這些新青年成爲社會主流,社會羣體的消費習慣和審美情趣正在悄然改變,“電影”這個在中國尚顯稚嫩的產業也即將迎來自己朝氣迸發的青年。

截止2013年,中國的電影屏幕就已經達到了2.2萬塊,但是上座率卻只有15%,市場離飽和還差得太遠太遠。這倒不是說此前的人們對於電影興趣缺乏,而是可看值得看的片子太少。我國的進口電影施行的是配額制,能上什麼電影,上多少都是有數的,尤其在“國產保護月”,想完全靠優質進口電影撐起市場幾乎不可能,那麼我們就需要大量優秀的國產電影來填補市場空缺,滿足觀影需求,顯然僅僅靠這有數的名導名演的作品顯然是不夠的,市場需要新的血液,不僅是導演、演員,還有新的題材、技術和創意。

但是“新”就意味着不確定,就意味着風險,想讓導演們爲了夢想去砸鍋賣鐵顯然也不現實,而一向不缺錢只缺項目的資本老爺自然也很樂意地充當這個冤大頭了。

02

資本進入的花樣也多得很。比如一些私募基金直接打包買下電影項目,以這些項目收益爲標的發行私募產品來融資,這類的產品基本是固定收益收益類的,由於這些融來的錢有還本付息的壓力,那麼電影的票房收益就很重要了,是虧是賺全看投資人眼光和營銷能力了。類似的運作方式還有保險和信託,也是以“理財產品”的形式去融資拿項目,但是這類小份額的財富產品基本都需要強大的銷售渠道,除了傳統的銀行外,如阿里、百度這類手握流量的互聯網巨頭也是它們的靠山。

除此,還有風險投資設立的電影項目基金的直接投資。比如IDG投資的《山楂樹之戀》、經緯創投投資的《後會無期》還有基石投資的《黃金時代》等等。而如《泰囧》、《捉妖記》等幾部爆款影片的出現也徹底激發了這塊市場的賺錢效應,形形色色的基金的蜂擁而入,投資規模也早以達到了百億級,狼多肉少,市場一時有些供不應求,搶不到好項目的,也便只能去投那些次好的,再搶不到那就只能有啥投啥呢,萬一逮着匹黑馬呢,只要能賺錢,片好片壞管他呢。

如果資方再有錢一些呢就直接是公司層面的交易了,也就是影視公司的併購。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是當年阿里巴巴62億港元收購了香港上市企業文化中國,進而改組成阿里影業。影視公司無一例外都是輕資產重資本的,手裏最值錢的資源就是它們手裏的版權或稱片庫,至於這些片庫資源價值幾何,幾十億的資金花得值不值就靠收購方自己的判斷能力了。像阿里這種玩法還是比較乾淨的,明碼實價,盈虧自負。但是,還有些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手段就不是那麼堂正了,純粹是玩噱頭,拉股價套現,對影視行業發展毫無助益。遠的不說,就以趙薇被罰的萬家文化一案來說,以毫無版權資源的空殼公司撬動數十倍的槓桿去收購一家百億級上市公司(主營業務不明),這種空手套白狼的手段令投資者蒙受損失的同時,也讓市場對這些傳媒公司寒了心,華誼兄弟也好,光線傳媒也罷,這些昔日龍頭大哥估值一降再降,再加上逃稅等醜聞,處境着實有些尷尬。

03

這些資本在盤活電影市場的同時,也推高了電影的發行成本。眼球經濟時代,首先被追高的環節就是營銷,要想票房高,先把名氣搞:IP、鮮肉、噱頭一樣不能少,誰火用誰,再加上各大渠道的推廣費用和各類的營銷活動,營銷費用的成本佔比從原先的10%左右一路飆升到50%甚至更高。依稀記得,姜文的《一步之遙》的百畝“麥田圈”廣告,遠觀是大氣又風騷,細細一看全是money。其次值得說道的還有院線發行,實際上就是花錢買道,畢竟全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票房都控制在萬達、保利等十幾家大型院線手裏,你鬧得再歡快人家不給你排片也都是白搭,這可都是坐地分錢的主,再者了一天攏共就24小時,一場電影短的也有90分鐘,排片資源實在有限,給誰上不給誰上全看院線臉色,你電影有賣點,給院線的分成又高,不給你排給誰排呢?但是不管費用是增加在了立項、製作、發行還是營銷中的哪一個環節,最終都要攤派在票價上,還是要市場買單。

資本的介入雖然推高了票價,但也做大了電影市場,給觀衆了奉送上了影視的饕鬄之筵,隨着青年羣體觀影習慣的養成和新羣體的成長,電影市場的未來仍然值得期待。

新玩法:電影騰飛靠資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