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可以給齊祖更恰當的名號,我並不希望只把他的偉大歸於“玄”

2018年5月的最後一天,足球圈都在吟着一句詩——“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這句詩好像此刻是爲齊達內量身而作。

三天前,也就是歐冠結束的第五天,球迷們都還沒有從皇家馬德里豪取歐冠十三冠、改制後空前三連冠的喜悅和夢幻中醒來,皇馬主帥,準確的說應該是前主帥,齊達內,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辭職。

他再一次地,以很“玄”的方式,留給世界一串驚歎號。

他像一個俠,千里不留行。

猶記得他剛剛接任皇馬主帥時,皇馬的戰績和狀況,業內的質疑,還有他承受的壓力。可他就是這麼不聲不響,也沒有什麼明確的戰術方法、教練風格,以他那種只有自己懂、無需你多言的方式,帶領着皇馬衝出逆境,取得一場又一場勝利,問鼎一座又一座獎盃。

他說服主力輪換,大膽地啓用二線球員,他鎮壓了更衣室的混亂,賽場上出現了空前的團結。他麾下的皇家馬德里,變得異常可怕,在其執教的878天裏,這支目前最好的皇馬取得的戰績也無需我再贅述,短短兩年半,成績已然曠古爍今。

球員齊達內是大師,教練齊達內是傳奇。

作爲齊祖20年的追隨者,從球員到教練,他總是在需要的時候到來,臨危受命,也總是在高光時刻離開,功成身退。

皇馬球員時期,04/05賽季他決定離開,但是由於主席弗洛倫蒂諾的勸說而選擇繼續征戰,最後在2006年的5月向伯納烏揮手告別。

國家隊中的他,早在2004年夏天便宣佈離開,但是2006年的法國隊的世界盃形勢岌岌可危,在多梅內克的勸說下,他決定攜手馬克萊萊一同迴歸,並帶隊殺入決賽。而那年夏天,在大力神杯的咫尺之遙,他卻一頭頂向了馬特拉齊,以一種令人錯愕的方式離開世界足球的最高賽場。

開啓教練生涯後的他,再一次臨危受命,接手皇馬教鞭,並答應弗洛倫蒂諾,他會帶領皇馬奪冠,這支皇馬在他手下脫胎換骨,在他完成一項又一項傳奇記錄之後,在我們依舊沉浸在幸福和喜悅中意猶未盡之時,他則再一次拂袖而去。

他的每一次轉身都讓人驚歎,人們琢磨不透這位法國光頭的很多決定,就像難以解釋球隊爲什麼總是會在危難時贏球一樣,無法解釋他。從此,江湖上有了“齊玄宗”。當你爲之鼓掌歡呼時,他不過是微微一笑,眼裏已經看準了下一步棋。

“我想傳遞的是冷靜、努力和付出,皇馬就是如此”,他本人也是如此。總覺得用一句玄學解釋一切成功並不公平。

他經歷過法甲、意甲、西甲聯賽的榮耀,帶領着高盧雄雞法國隊昂首闊步,站上最高處;同樣地,他也經歷過俱樂部的低谷,國家隊的滑鐵盧。他知道球隊什麼時候會贏,什麼時候會輸。他經歷的一切,化成他執教時的經驗,他知道什麼纔是對一支球隊最重要的東西,而且他把這些東西都帶入了他的球隊,並深入骨髓,他更重視內涵層面,因此對球隊影響深遠,從而才能創作歷史時刻。

作爲教練,他可能沒有什麼標籤似的執教風格,反而更具美感。如球員時代的他被稱爲藝術大師一樣,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作爲教練的他,同樣擁有着執教上的藝術。

他了解球隊,更瞭解自己。如果說他最厲害的地方就是“看透”,看得透球隊和對手,那麼這一切一定是來源於他看得透自己,他明白自己的內心,並堅持自己的內心。因此他纔敢於在危難時扛起責任,更可以在頂峯時瀟灑離開。

他說的出的,就做得到,他也不需要你明白,他自己已經足夠明白。

“我不是爲了決定而決定,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不會反悔。

我要走了,何時做出的決定我不會透露,我自己知道就好。”

宣佈辭職的發佈會上齊達內這樣說。

你不得不感嘆,齊祖就是齊祖。他的大智慧,他的敢去敢留,足以封神,他似乎真的可以掌控一切,他只讓你看到,他想讓你看到的那部分。

至此,齊達內的生涯似乎已經近乎絕妙和完美,那些令人錯愕的遺憾也已然是完美的一部分。於是他只是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但是你們也說了,他是齊玄宗,既然是玄宗,怎會讓我等凡人一眼看穿。雲淡風輕的內裏,可能始終燃着一團火。說不定下次轉身,他又會給世界一串驚歎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