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尤其是在君权高度集中的明朝和清朝,皇帝作为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集各种大权于一身,吐口唾沫就是金科玉律,因此可以任性对官员惩罚或者奖赏,比如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就做过类似的事情。

我们先来说说朱元璋,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之君,大权在握,他这个人对老百姓很好,惩治贪官也很有力度,就是性格比较急躁残忍,曾经因为大臣用了一个光天作则,就把大臣给杀了,理由是朱元璋觉得这是在讽刺他曾经做过和尚,因为这个理由就杀人,是不是有点过了?

其实朱元璋做过的过分的事情史书记载有不少,今天我们就再来讲一件,在洪武初年,有一个叫做曾秉正的官员,此人最早只是一个小小的训导(主管教育的七品官员),后来在洪武九年,因为上书言事有理有据,被朱元璋赏识,被“召为思文监丞。未几,改刑部主事(六品)”,到了洪武十年,又被任命为陕西参政(从三品),接着又被任命为通政使(正三品),当时通政司刚刚建立,“负责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诉等事项”,朱元璋让曾秉正掌管通政司的事宜,可谓极为器重他。

就这样曾秉正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从七品的小官,直接飙升到了三品大员,这份升迁速度简直就是骑着火箭在飞!据史料记载曾秉正被朱元璋任命为通政使之后,依然保持着直言进谏的好习惯,屡次得罪朱元璋,朱元璋都忍了。但是朱元璋毕竟不是李世民,而曾秉正也没有魏征的幸运,有一次,曾秉正在直言进谏的时候,惹恼了朱元璋,被朱元璋削职为民。

曾秉正为官清廉,突然免掉官职,连回老家南昌的路费都不够,于是就把四岁的女儿卖给了别人,换了路费打算回家。朱元璋听说之后大怒,派人将曾秉正给阉了,曾秉正遭受了罢官之苦,又被迫卖掉女儿,又成了太监,自然是万念俱灰,从此不知所终,这一切都是因为他在上奏章的时候实话实说,结果就遭遇了这种悲惨下场。由此来看,朱元璋做的似乎是太过分了。

这件事被记载在正史《明史》之中,可见这件事的的确确发生过,下面是《明史》原文:(曾秉正)……在位数言事,帝颇优容之。寻竟以忤旨罢。贫不能归,鬻其四岁女。帝闻大怒,置腐刑,不知所终。如果说朱元璋做的就够任性了,那么他的儿子明成祖朱棣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根据《玉光剑气集》和《双槐岁钞》记载,朱棣在永乐十八年闰正月,做了一个梦,梦见了十三个人,扶着一根殿柱,旁边有一匹马浑身长满了鳞甲,朱棣醒来之后,对这个梦牢记在心。

第二天,朝廷来了十三个从全国各地挑选的人才,朱棣觉得这十三个人就是昨夜梦里见到的十三个人,而且十三人当中为首的就叫做马麟,这又和昨夜梦到的长满鳞甲的马相呼应,于是朱棣深信不疑,决定封这十三人为官。

朱棣将马麟封为湖广左布政使,盛颐封为江西左布政使,俞景周封为山东左布政使,周克毅封为广西左布政使;接着又封孙豫为山西右布政使,江润为河南右布政使,艾瑛为浙江右布政使,以上七个人的官职都是从二品,也是一省最高官员。接着朱棣又任命陆勉为四川左参政,吴衡为陕西左参政,杨敬为福建右参政,李泰为山东右参政,这四人是从三品官职,赵瑛为江西右参议,金恕为山西右参议,这两人是正四品官职。

也就是说,朱棣在一天之内,封了十三个封疆大吏,对此,明朝的学者评论说:这十三个人本是老百姓,根本没有功名在身,“皆以布衣而跻方面极品,亦异事也!”在这十三人里面,只有马麟曾经做过小吏,其他人都是从老百姓一跃成了封疆大吏,这何止是异事,简直就是一步登天的传奇!

参考资料:《明史》《双槐岁钞》《玉光剑气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