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江西、廣東、廣西多地因特大暴雨山洪暴發,險情頻發。在距江西全南縣僅40公里的龍南縣,也遭遇了強降雨,多個村莊房屋倒塌,農業生產遭受了極大的破壞。

1

37條100多斤大鱘魚 600尾養了8年的鱘魚全部被沖走

養殖戶失聲痛哭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

楊村鎮山清水秀,養鱘魚的農戶很多,突如其來的泥石流讓整個魚塘都被泥沙沖毀,不少鱘魚養殖戶損失慘重。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江西省贛州龍南縣九連山鎮古坑村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龍南縣楊村鎮道路被沖毀

在一個渾濁的水塘裏,數十條几十釐米長的鱘魚都已經死掉,翻着的白色肚皮和土黃色的泥水形成強烈的反差,而魚塘旁邊的土地上,部分撈上來的鱘魚都已經開始腐爛。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渾濁的魚塘

鱘魚養殖戶任井亮和家人正冒着大雨,在泥濘的魚塘裏將死掉的鱘魚一條條撈出。從6月9日晚,任井亮一直忙到現在,已經三個晚上都沒有睡覺了。儘管9日晚他就一直在搶修魚塘,但是10日上午他的魚還是全部跑掉了。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任井亮家魚塘

鱘魚一直是市場上的名貴品種,按照當地批發價,任井亮家的鱘魚一般賣13元一斤,一條能賣60多元,而現在這些魚都只能撈出去埋掉,任井亮估計今年的損失在30萬元左右。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養殖戶任井亮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在龍南縣九連山鎮古坑村,作爲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徐澤全這幾天彷佛瞬間衰老。這次洪水,不僅將他在水庫裏養的600尾養了8年的鱘魚沖走,還將他在魚塘裏養殖了十多年的37條100多斤的大鱘魚全都沖走。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江西省贛州龍南縣九連山鎮古坑村

徐澤全說,大鱘魚是取魚子賣,每斤15000元,100多斤的大鱘魚可以取10多斤魚子,因此一條大鱘魚就價值幾十萬元,37條大鱘魚價值550萬元。徐澤全說,他本來已經跟北京的買家談好了價格。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徐澤全家的魚塘

現在,徐澤全的魚塘一片狼藉,堆滿了樹幹和垃圾。6月10日早上,暴雨引發山洪,將徐澤全家的魚塘完全摧毀,損失近千萬。徐澤全的兒媳賴金梅當時哭着用手機記錄了全過程。

徐澤全兒媳 賴金梅:100多斤的大鱘魚就這樣遊走了,它們在水裏掙扎着,我老公去救魚,我叫他回來,我說不要魚了。上面洪水都來了,他還在那裏,我喉嚨都叫啞了,這些魚全部都在這裏掙扎。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大鱘魚被沖走

除了鱘魚養殖,江西龍南縣還是贛州臍橙的主要產地之一。2018年,龍南縣的臍橙種植面積達到5.51萬畝。以前的臍橙大都種在山坡上,如今因爲臍橙的銷路一年比一年好,不少種植戶都把臍橙種到山下。因爲洪水倒灌,臍橙種植戶蔡美亮家種了8年多的13畝臍橙樹已經泡在水裏四天了,在長時間積水的浸泡下,臍橙樹的根已經爛掉,再不處理的話,這些樹過幾天就會完全死掉。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蔡美亮家的臍橙園

據瞭解,龍南臍橙浸泡時間在10小時以上的,基本上屬於顆粒無收。浸泡時間10小時以下的,減產30%,初步統計全縣減產兩成,在7000噸左右。不過,龍南縣被水淹的臍橙園,在贛南臍橙是個非常少的個案。因爲贛南臍橙發展之初,是利用荒山、荒坡來種植臍橙,地勢都比較高,一般是不會被水淹,所以,這次洪水天氣過程,對贛南臍橙整體的產量影響不大。

價值550萬的大鱘魚被洪水沖走!損失近千萬、江西龍南縣鱘魚養殖第一人一夜衰老

贛南臍橙種植園

目前,龍南縣已經成立10個工作小組,趕到各個村鎮,幫助村民恢復生產,儘量將損失降到最低。同時這次洪水也給當地一個重要提示,讓他們發現農業產業佈局中的問題,他們也準備對當地的產業進行科學的規劃佈局。

龍南縣下一步也將積極出臺一系列農業獎補政策,幫助災民儘快恢復生產,讓他們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救助熱線:

徐澤全:13677079903

任井亮:13340172558

蔡美亮:15170620804

半小時觀察

看到那些被洪水沖垮的魚塘,被洪水浸泡的臍橙樹,我們也替農民感到心痛,這些都是他們辛苦多年的耕耘成果,洪水的確是暴露出了農業產業脆弱的一面,眼下遭受洪災的各個地區都在積極展開災後補救和重建,但災後重建絕不是簡單的原址恢復,龍南縣的做法值得推廣,災後讓農業專家展開實際勘探,科學規劃農業產業佈局,這樣才能提高抗災能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