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每朝的皇帝想要当的安心,那就必须把大权握在自己手中,就怕有一天出现兵变导致国家灭亡。而正是由于皇帝的这种多疑与害怕的心理,所以史上死去的忠臣数不胜数。而杀忠臣出了名的就是朱元璋了,为了解除那些开国忠臣手上的兵权,朱元璋可谓是一个都不留,杀了个精光,十分的残忍。而今天要讲的这位和朱元璋有一样耳朵想法,而做法却完全相反。

  今天要讲的主角就是赵匡胤,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但其中的隐藏的故事还有很多。这得从后周皇帝柴荣讲起,当时的柴荣对赵匡胤那是相当 的信任,就是他的心腹。给了赵匡胤兵权,还把自己的幼子给他辅佐。但赵匡胤却没有领到皇帝的好心,而是在谋划着怎么抢夺江山,就在某天把周世宗柴荣给谋杀了,并且还制造了一场陈桥兵变,最终的结果就是赵匡胤当上了皇帝。

  而赵匡胤登上皇位之后,心理却非常愧疚,因为他是通过卑鄙的手段当上的皇帝,但同时又非常不安,毕竟自己是这样当上皇帝的,那么自己的手下会不会也在这样谋划着杀我呢?一想到这,赵匡胤寝食不安,于是就在冥思苦想怎么把跟随着自己的开国将臣的兵权都抢过来,但又不好直说。于是最终就发生了“杯酒释兵权”的故事,当所有的兵权都在赵匡胤手里的时候,他肯定不能自己一天到晚的看着啊,就又想到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把兵权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交给殿前都指挥司、马军都指挥司、步军都指挥司,并且没有他的命令谁都不能调动兵权,而且这三个位置都是他们赵家的人,所以他就放心了。但是他却忘了一个最大的东西,那就是即使是同姓的家人,那也不一定都是忠臣啊,那么问题就出在这了。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弟赵光义有着很大的权力,并且赵匡胤非常的宠爱这个弟弟,为了让弟弟高兴,他到死都没有立太子,还经常对弟弟说自己死后皇位就是他的,但赵光义却好像不领情。

  赵匡胤到死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的亲弟弟也是一个野心家,和他自己一样,怎能甘心等着做皇帝呢,早当皇帝才是明道。于是在赵匡胤称帝的第15年,赵匡胤带兵亲征契丹,就在征途的一天晚上,赵光义邀请赵匡胤一块饮酒,之间说了很多关于皇位之事,而到了半夜却得知赵匡胤暴毙了。

  就这样赵光义顺利登基了,而至于其哥哥是怎么死的,也没调查处个什么原因,到了赵匡胤的死还一直是一个未解之谜。有时候权力大了就怕别人嫉妒自己而想谋杀自己,这就是史上的皇帝为什么都有多疑的特点,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