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认识一下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

赵弘殷生活在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五代十国时期,是个非常圆滑的政坛不倒翁。

赵弘殷

起初,他因战功赫赫,在李存勖建立的后唐禁军中任飞捷军指挥使;不久,后唐灭亡,被后晋所取代后,赵弘殷又在后晋的禁军中任职;后晋不久也灭亡,被后汉所取代,后汉皇帝同样赏识赵弘殷,让他留任禁军;后汉灭,为后周所取代,赵弘殷还是留任禁军。所以说,不管朝代如何更替,赵弘殷在禁军中的饭碗端得稳稳的,这也给了他的儿子赵匡胤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

赵匡胤长大后,经历了一番曲折,最后与父亲一道,成为了后周禁军中的一名将领。父子共同效力于后周,而且都在禁军中,都骁勇善战,谋略过人,这成为了当时的一段佳话。

赵匡胤

公元956年,后周皇帝周世宗亲征南唐,南唐的皇帝就是那个只会写词和风花雪月的李煜。这次,周世宗把赵匡胤父子都带上了。周世宗派赵匡胤攻打清流关,另派人攻打扬州等地,赵弘殷就在攻打扬州的队伍中。赵匡胤勇猛无匹,很快攻下了清流关,占领了清流关后的滁州城。而赵弘殷则很倒霉,他因突然生病,在行军路上折返,准备回营养病。在经过儿子驻守的滁州城时,赵弘殷在外面大喊,并报上名号,要求兵丁们打开城门,让他进去。可当时是晚上,滁州城上的官兵们根本看不清城下人的面貌,他们只好去向赵匡胤报告。赵匡胤听说后,下令按军规行事,不准开门,他说:“父子虽然是至亲,但开不开城门却是国事,不能因私情而误了国事;既然我们看不清面貌,那就不能开门,以防敌人冒充。”

赵匡胤

结果,赵弘殷在城外等了一夜,也被风吹了一夜。次日清晨,赵匡胤在城楼上一看,真的是父亲,慌忙派人出来迎接,跪地给父亲陪罪。然而,因这一夜凉风,赵弘殷的病生了根,越来越重 ,很快就死了。所以有人说,是赵匡胤害死了他的父亲。

古人最讲孝心,一个不孝的普通人,会遭到周围人的唾弃;一个不孝的名人,则会遭到历史的恒久的批判。赵匡胤在滁州城拒绝给父亲开城门,显然是不孝的,可是我们翻开史书,看到有关赵匡胤的历史,总是溢美之辞居多,很难看到对他不孝的批判。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是“孝”字败给了“忠”字。赵匡胤不开城门,是对皇上的忠诚,因为周世忠亲征南唐,赵匡胤作为主将,要小心谨慎,确保战争的胜利。如果他一个不慎,大开城门,引敌军入内,那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会损兵折将,还会对皇帝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所以赵匡胤选择了”忠“,那就只能放弃”孝“,在我国,一直有“忠孝不能两全”的说法,你只能选择其一。

赵弘殷

赵匡胤选择了“忠”,谁又能批评他?有什么理由批评他?

当然,赵匡胤也可以选择”孝“而放弃”忠“,但是这样做代价太大了。

如果城外有伏兵,后果不堪设想,全城覆灭都有可能;如果城外真是父亲,没有伏兵,那他的父亲得救了,可是从此会失去皇帝对他的信任。因为周世宗要的是战争的胜利,他是不希望他手下的大将冒这样的险的。

当然,赵匡胤也不是什么白莲花,他的忠心实际上是建立在私心的基础上的。赵匡胤一步步踩着军功往上走,他出征前的官职,是殿前司副长官,他非常想此战之后,把这个“副”字去掉。后来战争胜利了,班师回朝,论功行赏,赵匡胤果然升职为殿前都指挥使。这为他将来完全掌控禁军、发动陈桥兵变打下了基础。

陈桥兵变

有两种保全赵匡胤父亲的两全说法挺有趣,这里稍稍解释下:

有人说,黑夜里看不清赵弘殷的人,可以听声音啊,难道自己父亲的声音听不出来吗?这办法可不好,因为声音是可以模仿的,君不见在战国时,孟尝君手下就有一些擅长“鸡鸣狗盗”的能人异士。还有人说,派几个人出城确认一下不就行了,这是不了解战争的凶险,不管你派一个人还是一队人,总之你要打开城门。如果敌方有埋伏,门一开,敌方就有机可乘,能冒这样的险吗?

陈桥兵变过程图

参考书目:《宋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