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蛋蛋媽一直很欣賞張亮,他在第一季的《爸爸去哪兒》中,跟天天的相處亦父亦友,不僅能玩在一起,又能培養孩子的品格,這是蛋蛋媽覺得最舒服的父子關係了。蛋蛋媽記得奇葩說有一期,就探討了“喪偶式育兒”這個話題——如果爸爸陪伴孩子每週低於十二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呼,那麼你會同意這一舉措嗎。

01

最近,閨蜜和老公鬧離婚,兩人吵得不可開交,她帶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來到蛋蛋媽家,哭訴着委屈。

原來,那天一起帶孩子去動物園玩,但全程老公都在玩遊戲。閨蜜想拍合照,他竟然不耐煩地說“我忙着呢”。

看到周圍一家人有說有笑,閨蜜頓時就怒了,唰地一下奪過手機,沒想到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老公,在動物園兩人就大打出手,孩子在一旁哇哇大哭,路人紛紛側目。

出去玩全程不用心,還動手打人,確實太過分了。可沒想到,閨蜜接下來的話更是令人氣憤:

“他一下班就玩手機,現在孩子在哪個班都不知道”“別的爸爸一到週末就帶全家出去玩,我呢?”“那天在家裏做飯,讓他幫忙看孩子,轉頭就把孩子扔那”......

末了,她嘆了口氣說道:“唉,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喪偶式育兒吧?”

從她失望的語氣中,蛋蛋媽突然讀懂,喪偶式育兒對一個家庭的摧殘,幾乎是毀滅性的。

02

蛋蛋媽記得奇葩說有一期,就探討了“喪偶式育兒”這個話題——如果爸爸陪伴孩子每週低於十二個小時,就被取消爸爸稱呼,那麼你會同意這一舉措嗎?

讓蛋蛋媽印象最深的反倒不是當今父親角色缺失的普遍性,而是孩子們在被問及這個問題時,都是異口同聲地說:“不”。問及原因時,他們紛紛表達出對爸爸的理解:

“因爲他是我的爸爸呀。”“爸爸是我最好的爸爸。”“爸爸工作整天很辛苦,太不容易了。”......

沒錯,即使遭遇着“喪偶式育兒”的傷害,他們依然不願意取消“爸爸”稱號。如此年幼的孩子尚且懂得父親的不易,那麼已爲人夫、爲人父的他們,又是如何理解這段親子關係的呢?

有位爸爸曾和蛋蛋媽說過:“其實哪有不想陪伴孩子的父親,只不過生活讓我喘不過氣啊!”

工作的忙碌讓許多爸爸沒有時間去完善父子關係,但工作繁忙也不應該是父親缺席陪伴孩子成長的藉口,對於父子雙方而言,父親的缺位都將是今生難以彌補的遺憾。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那些即使工作忙碌,也會給孩子高質量陪伴的“MAX”爸爸,張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蛋蛋媽一直很欣賞張亮,他在第一季的《爸爸去哪兒》中,跟天天的相處亦父亦友,不僅能玩在一起,又能培養孩子的品格,這是蛋蛋媽覺得最舒服的父子關係了。

張亮是一個情商很高的爸爸,他知道採取怎樣的方式才能夠達到跟孩子溝通的最佳效果,他會去思考與孩子的關係,尊重孩子的個性獨立,與孩子們平等相處,所以在節目中天天這樣的可愛小暖男,才能圈粉無數。

03

忙,成爲許多父親缺席孩子成長的理由。爸爸們打着爲孩子創造更優質生活的這一旗號,來逃避家庭責任的擔當。

一句太忙了,妻子家務全包,輕易避開了孩子渴望爸爸陪着玩的眼神;一句太累了,躲避了給孩子換尿褲、衝奶粉的煩惱,無視夜裏醒來無數次的妻子的崩潰…

忙碌,真的是造成喪偶式育兒的根因嗎?

張亮從模特轉型到演員,努力突破事業的瓶頸,充實自己,豐富經歷。

在事業上的拼搏奮進,自然會佔據他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這並不影響他努力擠出時間,做孩子成長路上的見證人。

25歲,張亮在產房門口抱住了剛出生的天天,軟糯的身體乖巧地躺在懷裏,在那一個瞬間,張亮明白,“父親”這一個詞語真正開始有了重量。

往後的4個月,張亮推了所有的工作,照顧妻兒。初爲人父,許多時候都是笨拙地適應着。

不會換尿布?上網學!當初的他完全是趕鴨子上架,在學習中成長,不斷摸索着與孩子的相處方式。

等孩子長大了一些,他的工作也越來越忙碌。即便如此,他還是會抽出足夠的時間陪伴家人。

有時在外地收工,只有8小時的休息時間,他都要飛回家裏看看兒子熟睡的臉龐,親吻兒子的額頭。

(圖源來於《父與子》雜誌五月刊)

在用心的陪伴中長大的孩子,自然和父母有着無話不說的親密。於是在《爸爸去哪兒》中,我們看到的父子倆才那麼合拍、默契。

或許對很多父親來說,工作確實忙碌,但如果說拼搏事業是爲了家庭和孩子,那缺席孩子的成長、將家庭的瑣碎壓力加諸在妻子身上豈不是捨本逐末了?

(圖源來於《父與子》雜誌五月刊)

陪伴孩子成長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除了拒絕“喪偶式育兒”,如何陪伴也是父親們需要思考的課題。

蛋蛋媽喜歡張亮與天天的父子關係,正是因爲被張亮的育兒觀給吸引住了。

孩子們都會有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但張亮不會一味地忽視或訓斥,而是給孩子提供一個超大的成長空間,包容和尊重孩子的獨立個性。

不僅如此,張亮更是清楚地認識到,父親需要爲孩子們打開觀看世界的天幕,也要懂得放手,不干涉過多,讓孩子們自己去感受這世界的真實與美好,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與特長。

(圖源來於《父與子》雜誌五月刊)

天天有次突發奇想要做職業電競選手,張亮沒有一口回絕,而是告訴他:

“我給你五局的機會,也不需要你每局都拿MVP,你只需要在這個隊裏分數靠前,我就重點培養你。”

但天天連續打了四局,每次都是5分鐘就“game over”了,從此便打消了這個念頭。

04

培養與孩子們的良好關係需要父親付出極大的熱情和努力,生活中,張亮也能和孩子玩到一塊。

在他看來,“玩”都是有意義的,無論是打遊戲,還是上鋼琴課,都是一種“玩”的方式,更是一種讓孩子認知世界的啓蒙方式。

(圖源來於《父與子》雜誌五月刊)

旅遊更是張亮促進孩子見識更廣闊世界的手段,抱着“玩”在途中的心態,張亮會願意體驗更有趣的自駕遊方式。

他與全新宋MAX這次結合親子相處之道的合作,體驗了車上的DiLink智能網聯繫統和移動電站等有趣的功能。

平時,“汽車”是張亮與孩子聊的話題,父子之間暢聊汽車的一些新功能,解鎖汽車的新奇玩法,這些都是培養孩子們做一個“有趣的人”的良機,而且,“玩”讓父子對彼此的瞭解有了進一步的認知。

(圖源來於《父與子》雜誌五月刊)

值得一提的是,蛋蛋媽閨蜜的老公,雖然也陪孩子去動物園,看似付出了時間成本,但實際上卻是一種無效的陪伴。這種完全沒有互動的“玩”,也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

孩子上小學前的時光十分珍貴,等他們學業漸重,就沒法像小時候那麼無憂無慮地玩了。陪孩子玩,就要純粹地玩,用他們喜歡的方式玩。

對於很多孩子來說,去哪裏也許沒有那麼重要,和爸爸媽媽這些親近的人在一起,感受世界纔是更加期待的。

因此對很多爸爸來說,不妨試試趁着休息日,開一輛能帶上全家人的大空間MPV,打開全景天幕,讓孩子觀看更廣闊的天地;通過智能網聯的DiLink,連接豐富的世界,解鎖更多新奇有趣的玩法,增進彼此的感情,與家人享受一場“在一起 更完美”的幸福旅程。

(圖源來於《父與子》雜誌五月刊)

可以說,張亮與全新宋MAX的合作,讓我們學習瞭如何做好一個MAX爸爸——平等對待孩子、用心陪伴孩子、以及讓孩子健康快樂地長大!更讓我們在帶孩子出行遊玩時,多了一種更舒適、更趣味的選擇~

其實,爸爸這一稱號是具有“有效期”的!童年時的陪伴和照顧,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工作之餘把愛與精力全都投入到孩子們的身上,努力實現陪伴做一個MAX爸爸,父子之間的感情才能達到max值哦~

(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