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日會上,馬可沒有介紹自己或產品,用了將近一半的時間讓來賓們瞭解了國內民間手工藝人的狀況,她說自己做過很多“無用”的事,這一些事眼前未必會產生效益,但未來會很有價值。馬可不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她的個人品牌從不進入商場,至今只有兩處門店,常年生活的工作室也是頗爲神祕低調——隱藏在珠海一個百年園林裏,是一棟沒有任何標誌的白色兩層小樓,不同於其他服裝公司的時尚新潮,這裏彷彿是一處農家院,馬可在這織布、染布、養雞、種樹。

“世界上服裝出口量最大的國家之一,

但卻沒有一個自己的品牌,

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而且我覺得這個事情跟我有關,

他們會覺得有點奇怪,

你怎麼背得起這麼大的一個責任呢?”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名人面對面》

專訪 | 馬可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我是那種朋友很少的人


她是馬可,是國內首位參加巴黎高級定製時裝週的服裝設計師,曾爲重要身份的客人量體裁衣,一時成爲關注焦點。雖然業內地位獨特,但馬可卻被稱爲“圈外人”:她很少在時尚圈的活動中露面,更是十幾年沒有買過任何一件外國奢侈品,哪怕是一瓶香水。

馬可堅持衣物的純手工製作,從紡線開始,織布、印染、刺繡,這些已經工業化的流程全部手工完成,拒絕化學染色。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馬可:我們早期開始做植物染的時候,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我們的師傅用化學染去複製拿藍靛染出來的藍色,照着一模一樣地去染,想看看對比的差異。他其實也是一個老師傅了,非常有經驗,但他做了很多嘗試,想去模仿植物的藍靛染,但那個差異仍然是很大的,沒有辦法複製和模仿。

馬可的服裝風格很有辨識度,長衣寬袍,素色復古,材質多是棉麻或絲綢等天然質地,幾乎所有的衣物都採用了超碼、做舊的處理,彷彿下定決心與現代文明對抗。而馬可的特別,不僅因爲對衣物理唸的堅持和踐行,還因爲她難以複製的經歷。

1994年,從蘇州絲綢工學院畢業後僅三年、馬可就獲得了“中國十佳服裝設計師”稱號。三十六歲那年,她不僅把個人品牌帶去了巴黎時裝週,還和賈樟柯合作,賈樟柯就她本人故事拍攝的紀錄片《無用》,獲得了2007年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單元最佳電影獎。第二年,馬可又作爲中國首位服裝設計師參加了巴黎高級定製時裝週。從2013年,馬可爲重要人物設計的衣服屢屢在國際場合亮相,這些“穿起來像中國人的時裝”,給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田川:當年爲什麼會選擇學服裝設計呢?

馬可因爲我媽媽最大的愛好就是做衣服,她在工作之餘,我們每次節假日都會看到她坐在我家那個腳踩的縫紉機前面,在那裏匝衣服,或者是拿着布料剪裁、畫粉,所以從小這些做衣服的工具就是我的玩具,對那些皮尺什麼的,我沒有距離感,很親切。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西方的時尚開始滲透到中國的年輕一代中,1988年,17歲的馬可考入蘇州絲綢工學院美術系。

馬可:我還記得當時讀大學的時候,班裏邊很多同學都很喜歡化妝品和最新的時裝,她們會在一起會談論化妝品哪個牌子的好,哪個牌子的口紅好,哪個牌子的粉底好,買了一個什麼牌子的包包,或者買了一件什麼牌子的衣服,但是我對這些話題基本上是沒有共鳴的。

蘇州,最有名的就蘇州園林。在我的大學時代,一切都很便宜,那個時候我就經常會帶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一大清早在學校喫完早餐,就踩着自行車跑到園林裏,這次可能在拙政園,然後下次就去另外一個。

田川:好幸福啊。

馬可:到了那個園林裏面,就點一杯茶,我記得是一塊錢還是兩塊錢一杯綠茶,我的包裏邊塞了兩個饅頭,從早上一直讀到黃昏太陽落山,那種幸福感是不可言喻的。

田川:那你沒有朋友嗎?

馬可:不多,一直以來我都不是那種廣泛結交各路人士的人。我是那種朋友很少的人,因爲我把大部分的時間放在了自己的專業上,我也覺得朋友不需要很多。對於我來講,我需要更多的時間是獨立思考的這樣一個狀態。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世界上最貴的恐怕就是時間了

馬可不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裏,她的個人品牌從不進入商場,至今只有兩處門店,常年生活的工作室也是頗爲神祕低調——隱藏在珠海一個百年園林裏,是一棟沒有任何標誌的白色兩層小樓,不同於其他服裝公司的時尚新潮,這裏彷彿是一處農家院,馬可在這織布、染布、養雞、種樹。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馬可在珠海的院子 △

馬可:品牌需要有定位,有目標顧客,對不對?你是對多少年齡層?是男人還是女人?是什麼場合穿的東西?是禮服呢還是日常呢還是上班呢?這些我都沒有,我從來不想這些。它的價格你有嗎?我也沒有。我現在也不知道我的東西是什麼價格?所以說市場,銷售的渠道這些,都不是我計劃中的事情。

因爲我實在是不大能夠接受那種擴張,或者是快速的增長。無用六年纔開第二家,其實這對很多品牌來講,這個叫慢得不能再慢的速度了。

田川:那您覺得它現在面臨一些經濟上或者是商業上的壓力嗎?

馬可:其實到現在無用也沒開始賺錢啊,我們到現在,投入遠遠大於回收的資金。

田川:那這個投入都是從何而來的呢?

馬可:是我個人的積蓄吧。我們沒有引入任何外部的資金,沒有人投資。當然有很多人想投資,但是我拒絕了。我不需要去求誰,也不需要去向誰去做彙報,對嗎。如果你拿了別人的投資,到了年底你要跟人家講今年怎麼樣?我們是贏是虧啊,我不想有那種感覺。

馬可的每件物品上都有一個“出生證”,寫着出生日期、出生地,和手作人,彷彿是一件件獨立的藝術品,也彷彿和每個物件都有了不可分割的連結,當然它們的價格也不菲。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田川:很多人還會覺得說,那既然這是我們老祖宗的東西,最開始的時候也都是大家自己手作的,它的成本其實應該是很低的,那爲什麼在那樣的環境裏可以生產出的物件,到現在這個年代裏,反而變得更貴了,好像很奢侈了呢?


馬可:因爲這個世界上最貴的恐怕就是時間了,手工製作它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所以時間成本就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吧。據我們的調研來講,手工藝人的年齡大概是在75歲到80歲,這就是我們目前的一個現狀,所以每一天都有人在離開。所以當我們請年紀這麼大的老人,去做手工藝的時候,你知道他有多稀缺嗎?這使它變得非常可貴,非常稀少。

我會用一個下午的時間來洗碗

作爲一位服裝設計師,馬可卻用大量的時間奔走在鄉間野嶺中,尋找並紀錄下快要失傳的民間手工藝,足跡也包括新疆、內蒙古、雲南、貴州等偏遠山區。過程當中她很少住旅館,大部分時間和民間手工藝人同喫同住,而全程費用也是由自己承擔。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馬可在老藝人的指導下學習製作羊毛氈 △

田川:其實我還挺好奇,您說收益是全部回饋到手工藝上面嗎?

馬可:對,是的。

田川:這個是怎麼運作的,怎麼分配的呢?

馬可:社會企業跟商業企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商業企業大部分的盈利其實是進入股東分紅的,只是留一部分資金用來給員工發工資啊,發獎金啊,或者是企業的一些投入,但是對於社會企業來講,沒有股東分紅這一說,等於說你只有投入,如果賺了錢的話,這個錢是用於再次重新投入在企業的社會目標上。而對於無用來講,我們的企業社會目標就非常明確,就是中國傳統手工藝的保護和傳承,發展創新。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馬可個人品牌慶祝活動上播放民間手藝人的小片 △

今年的4月21日,是馬可個人品牌的十三週年生日,慶祝活動在北京的“無用空間”裏進行,這裏常年展出馬可民間藝術調研的收穫,展覽半年一更新。生日會上,馬可沒有介紹自己或產品,用了將近一半的時間讓來賓們瞭解了國內民間手工藝人的狀況,她說自己做過很多“無用”的事,這一些事眼前未必會產生效益,但未來會很有價值。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馬可在個人品牌慶祝活動上觀看小片,默默抹淚 △

馬可對我來講,我有一個很大的愛好,很無用的愛好,就是我會用一個下午的時間來洗碗。好比說今天星期天不上班,然後我有一段時間可以自己來打發一下時光,那我做什麼呢?我就會把我收集的那些老碗碟全搬出來,有幾大箱,放在水池邊上,然後我泡上一壺茶放在旁邊,找一個我喜歡的,好聽的音樂,把門窗打開,風、空氣都開始流動,然後我就拿着一抹布,把水池灌滿水,拿着那些碗碟一個一個地洗,每洗一個就擦一遍,然後再放在旁邊。

因爲我不是真的在洗碗啊,我是在欣賞它,那些老碗碟它一沾水,那個色彩它會變深,會比干的時候更漂亮,它裏邊很多的細節,還有那些紋路通通都會顯現出來,我就覺得太神奇了。其實我洗碗的心情,就跟我觀看世界名畫一樣,沒有什麼區別,然後我就特別享受,特別陶醉在這種洗碗的過程。

生日會前一晚,馬可徹夜未眠,不停地調整現場細節,從物品擺放到打光角度,都親力親爲,一直忙活到凌晨五點,才稍作休息。而四個小時之後,我們又看到了馬可重新地投入到了工作狀態,一邊調整着服裝細節,一邊更努力地照顧好各位來賓。

田川:您會發脾氣嗎?

馬可:我當然會了。

田川:在什麼時刻會發脾氣?

馬可:我對工作有要求和品質,如果有的同事達不到我的要求,且這個達不到要求的前提不是他努力了達不到,而是他的疏忽,大意,不認真造成的時候,那我會很嚴厲地批評他們。

我們全部的員工,都可以帶着孩子來上班,很多企業可能不會允許這一點,但是我們都是允許的,不管你是餵奶還是滿地跑的,就是你要保護好他,不要讓他受傷,另外儘量不要干擾到別人的工作,只要能做到這一點。我們有的員工,他們甚至帶自己的寵物來上班,通通OK。

田川:那您的女兒呢?

馬可我的女兒11歲,她會覺得那些很多層紗,上面有很多的亮片的公主裙不好看,她會告訴我,說媽媽我不喜歡那些。她一直跟我講,我覺得無用的這些,灰的白的藍的這些衣服很好看。她是泡在“無用”里長大的,她從小到大在我們工作室的樓上樓下到處跑,跟我們的手工藝人,比我還要熟,她還給她們每個阿姨都做了一個坐墊,幾乎在我的印象裏,她從小長大就沒有過耍脾氣和蠻不講理的時候。

· 點擊觀看節目片段 ·



名人 | 一個不喜歡時尚的服裝設計師


編導:於欣田

編輯:劉夢琪、曉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