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很多人和我一樣,在第一時間之所以錯過《廣告狂人》這部美劇,都要怪這個畫蛇添足的譯名。這個名字不僅讓人把它和略早播出的英國搞笑情景喜劇《IT狂人》“傻傻分不清”,還很容易落入人們對一般職場肥皂劇的期待視野。然而,這部橫跨八年、一枝獨秀的七季劇集顯然遠遠超出了這個扁平蒼白的中文片名所暗示的水準。如果非要拿它和哪部走紅美劇類比,那大概是動畫劇集《馬男波傑克》。

《馬男》的編劇拉斐爾·鮑勃-瓦克斯伯格也坦承自己深受《廣告狂人》的影響,從而創作出波傑克這個“混蛋角色”。《廣告狂人》重塑的紐約上世紀60年代生活的無比賞心悅目和無比觸目驚心,樂於考證細節的粉絲們稱它是“美劇中的紅樓夢”。

《廣告狂人》本名Mad Men,講的是上世紀60年代紐約麥迪遜大街上一家蒸蒸日上的廣告公司裏的人和事。這是美國廣告業的黃金年代,是屬於約翰·肯尼迪和瑪麗蓮·夢露的時代,也是政治冷戰和消費主義,性解放和平權運動齊頭並進的年代。縱然是成日輕歌曼舞的上流社會,閒談言語間也不由驚歎風雲變幻。故事圍繞公司才華橫溢的頂樑柱——創意總監Don Draper展開。無論是敘事節奏還是畫面風格,這部劇集都帶有濃厚的美國藝術電影——特別是興起於上世紀60年代的“新好萊塢電影”的氣息。比起緩慢推進的情節發展,更令人津津樂道的是導演和編劇精心營造的氛圍和複雜而微妙的人性。

一眼看去,整部劇集最具辨識度的就是那些厚重質感的暗調畫面,燈光搖曳的昏暗吧檯,辦公室低掩的百葉窗,無不投下濃濃的陰鬱情緒。道具和服裝無疑是本劇的一大亮點。畢竟,上映至今仍然出現在報紙時尚版的美劇還並不多見。道具組在世界各地蒐羅流行於上世紀中期的經典傢俱,大到公司職員經常小憩的一張麻灰色布面沙發,小到Don辦公室的一對天青珍珠釉檯燈,無不出自著名設計師之手,而且往往價格不菲。據道具師透露,每集在佈景上的投入達到兩萬五千美元。這些源自北歐的中古傢俱在今天又成了全球最潮的家居時尚,《廣告狂人》的走紅功不可沒。

除了傢俱細節,劇中人物的裝扮也大有講究。辦公室裏美豔動人的Joan的亮色性感緊身裙和“職場鳳凰女”Peggy後期別緻的套裝分別代表着兩種截然不同的時代職業女性。而今天風頭更盛的美式復古裙裝則在Don酷似格蕾絲·凱麗的金髮嬌妻Betty身上煥發了光彩。即使是居家場景,Betty也常以優雅的連衣紗裙造型示人。更短的裙長,更蓬鬆的裙襬和更鮮亮的色彩帶來了華麗而不失活潑的感覺,是上世紀60年代美人區別於前代女性的重要特徵。除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女裝,公司大樓裏鉤心鬥角的男人們更是每天身着考究的“戰袍”。西裝的顏色,領口的開角,領帶的寬窄,口袋巾的疊法,通通根據人物的出身和性格量身打造,堪稱穿出了“衣服的精神”。

然而在這優雅標緻的氛圍中,人們的性格和行爲總是讓今天的觀衆大跌眼鏡。所有人都在抽菸。不管是辦公室、酒吧、電影院,甚至是在飛機上都會自然而然地點上一支。比瘋狂抽菸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整個社會的性別氛圍。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斯特林·庫珀廣告公司的男人全都是徹頭徹尾的混蛋。每個“成功男士”都早早地結婚,一邊在社交界炫耀美滿家庭,一邊堂而皇之地調情出軌。公司大樓更是“女人的地獄”。每個男人辦公室門口都坐着一個女祕書,男人們穿行在這些女孩辦公的大廳當中,彷彿是遊覽動物園。只要一個男人開口對女祕書說話,必然充斥着露骨的調情,高興了還要在屁股上拍一巴掌。不僅沒有任何人表露不適,“特別出色”的下流笑話還會得到滿堂彩,連當事女孩也得咯咯陪笑。一旦有了新來的,男人們便趨之若鶩,上前“賞玩”一番……

這就是上世紀60年代美國女權運動興起之初的世界。很多人會認爲《廣告狂人》是一部男人戲,但今天看來,戲中女性角色的豐富和深刻程度不但毫不遜色,甚至更有時代意義。八面玲瓏的Joan是公司的“孔雀皇后”。她深諳男人設計的遊戲規則,在油膩污濁的空氣中如魚得水,地位不高卻是整個公司的人事樞紐。她的理想是尋得如意郎君,成爲Betty那樣養尊處優的貴婦人。然而,事實上她一面享受着男人們垂涎欲滴的目光,一面又不知不覺地被他們消費和拋棄。

公司裏唯一一個努力擺脫玩物命運,與男人們平起平坐的是初來紐約的鄉下妹Peggy(《使女的故事》的女主角伊麗莎白·莫斯正是因此角嶄露頭角)。這個看似最循規蹈矩,古板老實的女孩,從被Joan領到Don門口女祕書的位置那天起就抱着最大的野心。但她的奮鬥之路遠遠不像宮鬥劇女主角的開掛人生那樣“大快人心”。創意部的Freddie第一次發現這位女祕書的文案天賦時不禁發出了這樣的“由衷讚美”:“看她遣詞造句,簡直就像一隻小狗在彈鋼琴。”正是這句令人啼笑皆非的評語讓她得以躋身男人的會議室,走上文案之路。爲此她不惜犧牲一些,卻終究不能真正成爲“他們中的一員”。當然,我們已經知道日漸高漲的女權運動早晚會改變斯特林庫珀。但直到今天,誰又能說當代女性再也無需面對Joan、Peggy和Betty們的困境了呢?

可以說,《廣告狂人》中的人物都不可愛,卻每一個都能引起深刻的共鳴。沒有人帶着什麼“主角光環”。不僅男人們都是混蛋,也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女人。每個人自私又懦弱,在自己的泥潭裏要麼不擇手段地爬升,要麼在逃避中下沉。這些靠漂亮文字喫飯的人對着商品和客戶隨口就能吐出智慧金句,卻沒有一個人能清醒看透自己的人生。仔細研究《廣告狂人》的臺詞,我們會發現社交場上每一句曖昧的雙關,同時都是高妙的謊言。它不是用情節和懸念牽着你一口氣看完的劇集,而是讓你每次在片尾曲響起的一刻如夢初醒,出神沉思。自始至終彷彿總有一個聲音在提醒着我們:人人都在懷舊,但沒有人真想回到過去。

文|  繳蕊

本文刊載於2018年09月07日 星期五 《北京青年報》B8版

如果沒有拒絕扮嫩的勇氣,女演員就沒有老去的自由

三星堆“外星人”的最大看點不是臉,而是它們的後腦勺

劉震雲對話恩格倫:毀掉歐洲的不是二戰,而是那次“內戰”

暑期檔“流量劇”集體撲街 翻版“馬麗蘇”連升三級

這是世上最難的拼圖遊戲 文明在永不停歇的修復中……

“我愛這艱難又拼盡了全力的每一天”

聽過沒?服不服?“年度十大金曲”TFBOYS包攬七首,還有一首是鹿晗

男人“該”是什麼樣?《長靴皇后》給出的答案是……

博士叫板郭德綱,暴露了潛在的相聲危機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