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康熙年間,在江西貴溪縣有個名叫宋今鳴的書生,從小刻苦勤奮讀書,寫的一手好字,出口成章,15歲就被推薦進了太學。

  宋書生求學幾年後,學問也大漲,在衆多同窗中可以說是出類拔萃的人物,本想着人如其名,一鳴驚人的!

  可他自從考中了秀才之後,接連三次都沒有考中舉人,眼看就三十歲了,心中很是煩悶。

  前些年,宋書生在遊歷求學時偶然結識了一個姓張的道士,和他一見如故,談得非常投機,就成了好友。

  這天,張道士又邀請宋書生去道觀飲宴。

  (網絡圖片:道士)

  兩人坐下喝了一會兒茶,宋生嘆了口氣,不禁感慨道:“想我求學二十載,說不上才高八斗,也算文采非凡了,可爲什麼仕途就這麼的坎坷呢?十年間連個舉人都沒有考中?回想這些年,我也沒做過什麼十惡不赦的壞事,爲什麼就會這麼不順呢?”

  張道士聽了他的牢騷只是微微一笑,說:“宋兄的學問自是沒得說,可是人活在世,並不是什麼都跟做學問一樣那般容易,萬物相連,息息相關!何必執着呢?功名利祿也無非是過眼浮雲罷了!”

  宋生搖頭苦笑:“道長是出家人,自是不在意這些凡塵俗事,可是我卻是身在其中啊!求取功名,何其艱難?只有經歷之人才知道吧?”

  張道士想了片刻道:“不如貧道施法替你看看何時能中舉人?”

  宋生喜出望外,趕緊拜謝一番。

  (網絡圖片:秀才)

  過了兩天,張道士備齊了東西,搭起一個法壇,爲宋生寫了一篇求功名的表文,口中唸唸有詞,不久就在蒲團上閉目打坐。

  宋生見張道士像是做夢一般,就沒敢打擾,靜靜的在一旁觀望。

  過了一個時辰,張道士才從夢中醒來,他嘆了口氣道:“貧道在夢中已經問了原因!”

  宋生迫不及待的問是怎麼回事?

  張道士說:“貧道夢中到了一座廟中,見到了一位身穿金袍的人,大概就是文昌帝君,他查了功名冊,上面說:你年輕時曾經跟嬸嬸有越軌的行爲,所以今生不能中舉!”

  宋生立即辯解道:“我堂堂讀書人,哪裏會跟自己的嬸嬸有染?還請道長再幫忙申辯!”

  張道士說:“貧道這些年跟你來往,也知道你不是這樣的人,就再替你去一趟!”

  於是張道士,再次焚香入夢。

  (網絡圖片:金袍人)

  過了半個時辰,張道士就從夢中醒來,搖頭道:“那金袍人說了,你當時年少,見你家嬸嬸貌美,經常在暗處看她,雖然沒有越軌之實,但是那幾年間,你心中卻動過無數次不潔的念頭兒,所以功名被剝奪!”

  宋生聽了之後一頭冷汗,隨後又臉紅起來,沒想到自己這麼隱祕的念頭兒都會被發現?

  從此,宋生就不再求能中舉人,時時反省自己的行爲,不敢再有男女不潔的想法,後來平安的活到了六十多歲。

  古話說:一失足成千古恨。

  有時我們所能看見的都只是當下,而過去的種種都會忘記,但是忘記並不代表沒有。

  人心中的惡念就像是種子,如果不祛除,就會生根發芽,然後生出惡果;

  同樣善念也是種子,只要你悉心照料,也會長成美好。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