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人以胖爲美,當代人以瘦爲美。當代的女生尤其以“A4腰”、“錐子臉”爲美;唐代的女生卻以豐盈的體態、寬大的臉龐爲美。在我們當代人的眼中,唐朝古畫中所勾勒的美女,幾乎都是標準的胖子,爲何唐代人卻認爲她們是美女餒?

​原因一:物以稀爲貴。由於古代生產力相對落後,導致普通百姓溫飽都成問題。即使在唐朝盛世,大多數普通百姓也只能生活在溫飽線上,致使人們普遍比較瘦。看慣了瘦子的世人,對瘦子早已“審美疲勞”了。若這時出現個胖子,人們就會不約而同地認爲此人長相非凡,身形俊美。——這就像常喝白開水、很少喝奶的人,他們認爲奶比水珍貴;而在缺水地區、天天以奶代水的遊牧民族中,他們認爲水比奶珍貴一樣。

​原因二:唐代的胖女生,大都比瘦女生健康。由於各種致人肥胖、危害人體健康的添加劑,在唐代還沒有被髮明,所以那時的胖子基本不是“虛胖”。那些被純天然、無公害食物餵養的女生,堆積在體內的是真正的“食物精華”。她們身強體壯食慾好,方能體胖;她們心性寬厚人緣好,方能體胖;她們腸胃健康吸收好,方能體胖。——唐代女生的胖,是相對於瘦弱而言的“壯實”。

​原因三:唐代女生能胖,代表其家庭富裕。由於古代科技、經濟基礎沒有當代雄厚,所以普通人家的女子體力勞動頻繁、糧食也僅夠喫飽。我們現在,洗衣服有洗衣機、燒菜有燃氣、衣服也是工廠裏機器紡織的;唐代婦女,洗衣得手搓、做飯得手動燒柴生火、做衣服的布料也得親手紡織。並且普通人家的女生,每天的食物僅夠其喫飽,不夠其“養膘”。而富裕家庭的女生,體力勞動有下人幹、每頓飯都能喫撐。——家庭富裕,纔能有喫胖的資本。

​將唐朝胖女生與瘦女生比外貌,胖女生多數顯得雍容華貴;將唐朝胖女生與瘦女生比內涵,胖女生往往身體壯實人緣好;將唐朝胖女生與瘦女生比家境,胖女生基本非富即貴。——由此可見,唐朝胖女生已經成爲那個時代“白富美”的象徵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