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銅供應增速放緩 需求短期趨穩遠期承壓

2018年以來基本金屬哀鴻遍野,銅價也是外憂內患,年內滬銅指數已下跌15%左右,倫銅跌近20%。四季度銅價將有怎樣的變數,後續將如何走?銅分析師孫子揚在《2018年中國電工材料暨電機變壓器原材料交易峯會》上表示:“銅供應增速逐漸放緩,人民幣貶值和進口銅受限,滬銅相對堅挺;需求方面,短期向好,中長期壓力重重。”

銅原料:銅礦增速放緩

數據顯示,預計2019年銅礦供應增速下滑至2.8%左右,礦產銅增量60萬噸左右。國外新投產的銅礦屈指可數,表明銅供應正在收緊,銅礦產量增速放緩。其中,世界第二大銅礦Grasberg由於受到開採從地上轉到地下的影響,2019年將減量28萬噸。

2019年海外新投產大型礦山屈指可數

近幾年銅精礦長單TC呈現下滑趨勢,2017年的長單談判價格92.5美元,2018年下降到82.25美元。因中國對海外銅礦需求逐年增加,預計2018年銅精礦對外依賴度將上升至76%。預計,隨着礦供給收縮、中國冶煉廠對海外礦的需求持續增長,較高的銅精礦長單TC難以爲繼,TC/RC將承壓下行。

進口受限廢銅供應減少 成本優勢下降給電解銅消費讓路

廢銅進口量明顯減少:

在中國嚴厲的環保政策下,中國對進口固體廢物推行嚴格的限制進口政策,2018年廢銅進口量明顯減少。

2017年,中國對於廢銅的需求,近50%來自於進口廢銅,其中52%左右來自於“七類”廢銅。2017年四季度開始部分“七類”已經向“六類”開始轉換,再進口到中國,進口實物噸的大幅下滑背後金屬含量在提高。截止8月3日,2018年限制類進口固體廢物批文公佈了17批,受到新政實施影響,限制類廢銅進口批文大幅縮減,相較去年全年發放審批量減少75.87%。

據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1-7月中國累計廢銅進口量爲138.24萬噸,同比下滑35.39%。據測算,7月廢七類實物噸佔比41.3%,廢六類實物噸佔比58.7%;平均含銅品位54.5%,廢六類銅金屬量佔比約80%,廢七類銅金屬量佔比約20%。今年1-7月累計進口廢銅78.7萬噸左右金屬量,同比下降約3-4萬噸左右金屬量。

在《2018年中國電工材料暨電機變壓器原材料交易峯會》上,預計2018年、2019年國內廢銅進口量將呈現下滑趨勢,尤其是來自於“七類”廢銅的進口量。

精廢價差回落廢銅成本優勢明顯下降:

禁止“廢七”類廢銅進口及更加嚴格的進口審批制度,減少的廢銅進口量難以靠國產廢銅彌補,國內廢銅市場供給逐顯緊張預期,精廢價差回落。

由於廢銅成本優勢已明顯下降,令原料收緊預期增加且電解銅消費也將因此而提升。

電解銅:步入高速投產期

總體來看,2018年銅消費增長較爲平穩,同比增速3.61%。中國銅消費未來將進入平緩低速增長區間。從下游終端來看,下半年電網投資將大概率增加從而拉動銅消費,房地產銷售下滑拖累空調銷量,新能源汽車正在迅速崛起。

1.電網投資上半年銳減 下半年值得期待

2018年國家電網計劃電網投資額增長7.1%,至4989億。

上半年電網基本建設投資和電源基本建設投資累計分別減少15.1%和7.3%。

通常情況下,電網實際投資額接近或超過計劃額度,因此下半年大概率將追加投資,拉動銅消費。 2015-2017年電網投資重心主要偏向農網改造,特高壓,2017年下半年鋁電纜訂單下滑明顯,或預示項目進入尾聲。

2.空調——房產拉動有所放緩 置換性提升需求

由於空調消費相對於房地產銷售有一定滯後期,由於下半年房地產市場不容樂觀,空調消費或受拖累。

房地產累積投資(2011-2018)

房地產是中國經濟的最大灰犀牛,經濟結構失衡、債務增長過快都是未來的隱患,去槓桿等一系列政策正是逐步擺脫對地產經濟的依賴,警惕其對實體經濟的挫傷。 房地產調控仍將繼續,預計2018年全國房地產將延續成交量增速回落的走勢,未來房地產形勢依然嚴峻。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租賃並舉”成爲房地產市場焦點,同時今年棚戶區改造目標仍然較高,因此2018年新屋開工面積維持較高增長。

中國家用空調產銷量(2015-2018)

3.汽車——傳統汽車銷量低迷 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

中國汽車產銷量(2011-2018)

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將會帶動銅消費增長,2019年隨着雙積分政策的實施,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將保持高速增長,根據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將達到200萬輛,推算出用銅量將增加到10萬噸/年左右。

銅價走勢展望 宏觀形勢和國內經濟形勢依然有一定的壓力,2018年後期銅價依然偏弱勢運行,宏觀形勢緩和後有望反彈修復,預計2019年銅價將寬幅震盪運行。 責任編輯:劉文強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