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過,衛靈公雖然想背叛晉國,奈何衛國大夫們害怕晉人報復,都不同意與齊國結盟。”在晉人自己一手推動下,衛國也背叛了晉國。

王子朝之亂在周王畿內持續了數年,以致周王室損失慘重,洛邑也到處是斷壁殘垣。爲防王子朝捲土重來,周王室迫切需要加強洛邑的防務。數年來,周王室收入微薄,無力承擔築城的高額花費,不得不向晉國求助。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晉人商討了幾番之後,決定幫周王室築城。

公元前509年春,魏舒在狄泉(今河南洛陽)組織諸侯盟會,準備在洛邑築城。可不久後,魏舒就私自外出打獵,引火自焚而喪命。晉人只得派士鞅接替了魏舒,到成周繼續主導築城之事。

各國築城大隊都趕到了成周,老實點的都主動開始幹活。可宋大夫仲幾卻公開拒絕開工:“滕、薛、郳(小邾)三國,就是代替宋國服役的。”這三個小國,想來平常都被宋人欺負慣了。可這次是替周王室築城,而且是晉人主政,宋人在這時擺架子,是不是過分了些?

果然,宋人這話一出,薛國大夫馬上就反駁道:“宋國爲無道之行,斷絕了我們這些小國與周天子的關係,強迫我們服從楚國,因此我們纔跟隨宋國。當年晉文公主持踐土之盟時,說:‘凡屬我同盟之人,各自恢復舊職。’我們要麼服從踐土之盟,要麼服從於宋國,都唯命是從。”楚靈王在時,宋國挾楚之威,迫使三個小國爲宋服務;現在楚靈王一死,楚國陷入衰退,晉人就在眼前,宋人還敢強迫別國爲己服務?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被薛人這麼一告狀,仲幾頓時有些慌張,但嘴巴仍然很硬:“踐土之盟本來就是讓你們這些小國爲宋國服役的!”宋人祖上可是“天邑商”,天下有誰不是宋國手下之臣?“恢復舊職”,不就是讓你們替商人服務?

仲幾說出這話,可是大逆不道了!

薛國大夫絲毫不讓,再次強懟道:“薛國的皇祖奚仲居住在薛(今山東滕縣南),爲夏朝的車正;後來遷徙到邳(今江蘇邳縣東北),到仲虺(huì)時又回到了薛,成爲商湯的左相。如果說道復舊職,那麼也是服從歷代之王,憑什麼讓我們聽從諸侯的役使?”你們宋人天下早就失去了,還擺什麼臭架子?

仲幾惱羞成怒,也大喝道:“三代以來物是人非,薛人怎麼還會有什麼舊職?”

這時晉大夫士彌牟趕緊出來打圓場,勸仲幾先退讓一步;可仲幾卻頑固地不肯讓步。這可激怒了晉人,直接就將仲幾給抓了起來!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宋人雖然是刺頭,但至少還按時到場了。更加過分的是齊人,齊大夫是在各國都將城築好之後,才姍姍來遲,根本就已無視晉國的存在!

爲周王室築城,居然有兩個諸侯國敢公開拒絕服役,足見晉國這個霸主地位已遠不如從前。


公元前506年3月,爲徹底解決王子朝之亂,周王室在召陵(今河南漯河郾城區東)召集諸侯會盟,準備伐楚。作爲霸主,晉人向鄭國借了羽毛以裝飾旌旗。可在用完後,晉人卻沒有將羽毛還給鄭人。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羽毛本來是小物,可晉人如此無恥地侵吞別國財產,令鄭人大怒!

公元前505年春,趁楚國被吳人攻陷,周王室出兵,攻殺了王子朝。可不久之後,王子朝餘黨儋(dān)翩卻突然在周王畿內發起叛亂。王子朝原本就是周景王認可的接班人,在周王室聲望頗高。儋翩發起叛亂,爲王子朝發聲,並不奇怪。

可令人頗感意外的是,儋翩居然得到了鄭國支持!

王子朝當年發起內亂之時,鄭國沒有人支持他;如今王子朝已死,鄭國卻反倒支持他的餘黨作亂,這是怎麼回事?

因爲晉人在召陵之會上的霸道行徑,讓鄭國對晉國心生怨恨。爲此,鄭人不惜反過來支持王子朝餘黨,以此來與晉國作對!

爲了支持儋翩,鄭人居然大規模出兵,分兵多路攻打了馮(今河南洛陽不遠處)、滑(今河南偃師緱氏鎮)、胥靡(今河南偃師東)、負黍(今河南登封西南)、狐人(今河南臨潁)、闕外(今河南洛陽南)。鄭人圍着洛陽盆地從北至南,多路兵馬同時進擊,讓周王室又一次陷入了一場危機之中!自從春秋初鄭莊公入侵周王畿以來,鄭國已有兩百餘年未再攻打過周王室了。這次全都是被晉人給逼的!

公元前504年6月,爲保護周王室,晉國不得不派出大夫閻沒率兵駐紮成周,並在胥靡爲周王室築城。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自從晉悼公稱霸後,鄭國就從沒斷絕過與晉國的關係。這一次鄭國居然翻臉,讓晉國又少了一位重要盟友。

公元前504年12月,在儋翩的強大攻勢下,周敬王被迫逃到姑蕕(yóu,周地)。公元前503年2月,儋翩又趁機擴大戰果,佔領了儀粟(周地)。雖然晉國已出兵,還命魯人出兵去攻打鄭國,可在鄭國支持下,儋翩之亂遲遲未能平息。直到4月,周王室纔在窮谷(今河南洛陽東)戰勝了儋翩,取得第一次勝利。


周王室之事是出現了轉機,可東周形勢卻對晉國越來越不利了。

公元前503年秋,齊景公與鄭獻公在鹹邑(今河南濮陽東南,鄭地)會面,並在衛國公開徵召諸侯會盟。春秋早期時,齊國曾是東周最早的霸主;可齊桓公死後,齊國就被晉、楚兩大國長期壓制,稱不了霸。雖然齊人曾多次向晉國霸主地位發起挑戰,但每次挑戰都被晉人給壓制了。如今齊人居然敢私自徵召諸侯會盟,這就是對晉國的無視!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明知齊人居心不良,衛人還接待了齊景公,證明衛國也開始有二心了。在晉平公時期,衛靈公飽受晉人欺辱。雖然是自作自受,但衛靈公始終對晉國心存怨恨。眼下見諸侯紛紛背叛晉國,衛靈公也開始不安分起來。不過,衛靈公雖然想背叛晉國,奈何衛國大夫們害怕晉人報復,都不同意與齊國結盟。

可衛靈公卻是鐵了心要和晉國分手了。

爲此,衛靈公派使者訪問齊國,並告知齊景公:“扣押使者後再來攻打衛國!”齊景公心領神會,立刻照單抓藥。衛靈公、齊景公兩人裏應外合,演完一場戲後,兩國在沙邑(今河北大名東)簽訂了盟約。

齊國、鄭國、衛國,都是東周江湖上的大諸侯國。尤其是衛國,自城濮之戰後,即便晉人多次欺壓,都不敢背叛。現在衛國也公開倒向了齊國,這讓晉人極爲憤怒。

公元前502年夏,在救援魯國返回的路上,晉軍經過衛國,強迫衛靈公在鄟澤(衛地)結盟。因爲不滿衛國投靠齊人,趙鞅命手下在盟會上百般羞辱衛靈公。

受盡了羞辱的衛靈公,更加堅定了背叛晉國決心。他一邊作出了逃亡的姿態,一邊在國人大會上公開問衛人:“如果衛國背叛晉國而遭致晉人五次討伐,衛國能承受得了嗎?”衛人紛紛答道:“即便晉人討伐五次,衛國還能戰鬥!”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衛靈公親信見民心可用,答道:“既然如此,還不如背叛晉國,以免受辱!”在晉人自己一手推動下,衛國也背叛了晉國!

一見衛國公開背叛,晉人才開始後悔,請求重新與衛國結盟,卻被衛人堅定地拒絕了!


齊、鄭、衛先後背叛晉國,已讓晉人頭疼不已。可是,晉人偏偏還要四處樹敵。

公元前504年秋,宋大夫樂祁主動向宋景公請求出使晉國,以改善成周築城以來的兩國緊張關係。到了晉國後,老友趙鞅主動來迎接他,在綿上(今山西翼城西的小綿山)請他飲酒。與老友重聚,樂祁也極爲高興,獻上了六十副木製盾牌作爲禮物。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可不想,這卻引起了士鞅的妒忌:以前樂氏來到晉國,都是由範氏接待,現在卻與趙氏打得火熱,還送給趙鞅那麼多禮物,我這個正卿的臉該往哪擱?不滿的士鞅對晉定公說道:“攜帶君命出使,使命還沒致達就先私會喝酒,這是不敬兩國國君之舉,不可不懲治!”

於是,晉人又把宋使者樂祁給扣押了!

兩年後,趙鞅實在看不下去,便向晉定公求情道:“諸侯國中唯獨宋國侍奉晉國沒有二心,就算是盛情邀請還怕他們不來,現在反倒扣押了其使者,這是自絕於諸侯!”當前情形,已經沒幾個諸侯國跟隨晉國了。見趙鞅前來求情,晉定公順口就答應放樂祁回國。

可士鞅卻從中作梗:“扣押宋國使者三年,現在又無緣無故放了他,宋國必會背叛!”

爲了給樂祁施加壓力,士鞅私下又去見他,說道:“寡君害怕不能侍奉宋國,所以才留下了您。您還是讓兒子溷(hùn)來代替你吧!”如此小人行徑,真令人可恨!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樂祁立刻與親信陳寅,陳寅答道:“未來宋國必叛晉,那樣就等於放棄了樂溷,還不如留下來靜觀事態變化!”

見樂祁不鬆口,晉人沒法,最終還是決定放他回國。可剛走到太行山下,樂祁就不幸病逝了。不想,士鞅還要將樂祁屍體強行扣下,以此來要脅宋國與晉國結盟!


晉人四處得罪昔日的盟友,使得晉國在東周人心盡失。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公元前501年秋,齊景公突然出兵攻打晉國,替衛靈公出氣!上一次齊國攻打晉國,還是齊景公之兄齊莊公時期。齊莊公扶持晉人欒盈作亂,在晉國動亂之際並攻入了晉國。如今晉國平安無事,齊景公就敢入侵晉國,純粹是看出晉國在東周已成爲孤家寡人。

很快,齊國大軍就攻下了晉邑夷儀(今河北邢臺西)。不過在撤退時,齊軍被晉人中牟(今河南湯陰西)之師擊敗。即便如此,齊師遠征晉國還攻破了城池,足以震驚整個東周!

這場大勝後,連晉人忠實盟友魯國也開始嘗試與齊國和解。公元前500年夏,齊景公與魯哀公在夾谷(今山東濟南萊蕪區夾谷峪)會盟。雖然齊、魯未能最終結盟,卻意味着魯國也要背叛晉國了。

公元前499年冬,魯國又公開與鄭國結盟。五年前,因爲鄭國支持儋翩之亂,晉人指派魯國伐鄭;此後,在齊國伐魯時,晉國還出兵救助過魯國。現在魯國與鄭國結盟,意味着城濮之戰後就一直跟隨晉國的魯國,終於也背叛了晉國。魯人背叛晉國,其實一點都不奇怪:“三桓”家族的季孫如意和叔孫婼,都曾被晉人長期無理扣押,魯人心裏沒有怨恨纔是怪事!

短短十年之內,晉人東周的主要盟友如同多米諾骨牌一般,紛紛倒戈。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戰,是晉國稱霸江湖的起點,到如今已有一百六十三年。在這一百六十三年裏,雖然晉國也曾短暫失去過霸業,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被東周諸侯國集體拋棄。

曾經在東周呼風喚雨的霸主,只能無奈地看着盟友一一離去,再也挽回昔日的輝煌了。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以致霸業不再,這是因爲晉國國力衰落了嗎?

一百六十三年前晉文公稱霸時,晉國領土僅僅侷限於山西西南部及河南西北部一帶;如今晉國領土擴張到了太原盆地、上黨盆地、河北中東部,幾乎比晉文公時翻了一倍。要說實力,晉國整體實力是更強,而不是更弱了。可爲何晉文公時晉國能稱霸,到今天卻反而失去了霸業?

短短十年內盟友紛紛背叛,不是晉國力衰落,而是因晉人利益優先

東周二次弭兵之會後,晉人長期只顧自身發展、奉行晉國優先策略,卻對其他諸侯國不聞不問,讓東周諸侯國慢慢產生了疏離之心。韓起作正卿後,晉卿私慾氾濫,常常在各種場合敲詐勒索其他諸侯,也在諸侯之中埋下了背叛的種子。士鞅作正卿後,晉卿的胡作非爲就更是到了明目張膽的地步:會盟時強佔鄭國財產,趙鞅欺辱衛靈公,士鞅欺辱宋國使者,……。晉人對諸侯的欺壓日益加劇,終於導致了諸侯的集體背叛。

當年晉文公之所以要發起城濮之戰,是爲了救宋國;在城濮之戰中戰勝了強楚後,憑藉救宋之功,晉文公一舉成爲東周霸主。晉文公能成功稱霸的關鍵因素,就是因爲能救其他諸侯國之急。

可如今晉卿只顧私利,凡事都以晉人優先,絲毫不顧及其他諸侯利益,即便晉國再強大,又怎麼可能得到諸侯認可?

霸主之“霸道”,不光是要有實力,更關鍵是要能與盟友共享利益——否則在晉文公之前,楚成王就可搶先成爲東周霸主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