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部分旗下基金較少的基金公司,減倉動作果斷,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持股倉位快速下降近20個百分點,爲後續市場反彈時公募基金的加倉預留了更大空間。《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從5月19日到6月18日,滬指一直在2900點上下震盪,在此期間,公募市場上權益基金的整體倉位由61.33%下降至59.73%,127家基金公司中有87家均選擇了不同程度的減倉,成爲市場主流操作。

(原標題:近一個月87家基金公司主動減倉 182只權益基金仍保持滿倉 )

A股市場的調整趨勢不改,雖然長期來看已經具備較高的配置價值,但短期還是有諸多利空因素存在,機構投資者對當前市場大多持觀望態度。與此前公募基金紛紛發聲力挺A股相比,近期衆多基金公司顯得“低調”了不少。

近一個月基金整體倉位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表現出基金公司對當前市場的態度。《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從5月19日到6月18日,滬指一直在2900點上下震盪,在此期間,公募市場上權益基金的整體倉位由61.33%下降至59.73%,127家基金公司中有87家均選擇了不同程度的減倉,成爲市場主流操作。

不過,仍有部分權益基金的持股倉位保持在較高水平。記者注意到,截至6月18日,擁有數據統計的3133只權益基金(不同份額分開統計,下同)中,有469只基金的持股倉位保持在90%以上,更有182只基金保持滿倉(持股比例95%)。

超55%權益基金減倉

平均倉位下降1.6個百分點

4月下旬開始,A股市場經歷了快速的短期回調,公募基金相對樂觀,基金倉位並未出現明顯下降;從5月19日到6月18日,上證指數在2900點上下徘徊(期間微漲0.27%),公募基金對市場的態度已沒有此前那樣樂觀。

《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排除正處在建倉期的次新基金外,擁有數據統計的3133只權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靈活配置型基金)最新平均持股倉位爲59.73%,較一個月前的61.33%下降1.6個百分點。要知道,對於規模龐大的公募基金行業而言,1.6個百分點的倉位下降已是十分明顯的下降。

3133只權益基金中,有1774只基金在此期間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減倉,佔比超過55%。倉位下降最爲明顯的3只權益類基金分別是安信靈活配置、天弘新價值靈活配置和前海開源滬港深創新靈活配置,在近一個月的持股倉位均快速下降了超過60個百分點。截至6月18日,後兩隻基金的最新估算持股倉位已均不足10%,靈活配置型基金的產品優勢盡顯。

不過,就單隻產品來看,仍有部分權益基金的持股倉位保持在較高水平。《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6月18日,仍有469只基金的持股倉位在90%以上,較一個月前的499只大幅減少,其中,182只基金的最新倉位仍保持在滿倉狀態(持倉比例95%),不乏華夏優勢精選股票、鵬華價值精選股票等明星產品的身影。

87家基金公司齊減倉

爲市場反彈預留加倉空間

近一個月時間內,選擇減倉成爲了衆多基金公司的主流操作。部分旗下基金較少的基金公司,減倉動作果斷,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內持股倉位快速下降近20個百分點,爲後續市場反彈時公募基金的加倉預留了更大空間。

《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從5月19日至6月18日,在擁有開放式基金產品的127家基金公司中,有87家基金公司一致選擇了減倉,39家基金公司選擇了在此期間加倉,另有1家基金公司倉位保持不變。衆多基金公司在近期集體減倉,也與此前較高的倉位有關,經歷了今年一季度A股市場大漲,衆多權益基金的持股倉位都處在較高水平。

在此期間,減倉動作最顯眼的基金公司是中科沃土基金,該基金公司旗下4只產品的平均持股倉位由51.06%下調至31.7%,在近一個月內下降了19.36個百分點。

旗下基金較多的基金公司中,新華基金和建信基金也在近一個月內快速減倉:新華基金旗下28只基金的平均持股倉位由此前的68.9%下調至58.85%;建信基金旗下60只基金的平均持股倉位由59.69%下降至52.01%,兩家基金公司的整體持股倉位均下調了7個百分點以上。

近期,有10位明星基金經理都快速發佈了對當前A股市場的判斷,較爲一致的觀點是長期來看估值已處於相對低位,但短期A股市場仍有震盪的風險。如:景順長城基金劉彥春認爲,今年下半年A股市場的性價比已經不如上半年,市場估值大幅提升的可能性已不大;前海開源基金邱傑也表示,短期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風險加大,市場風險偏好可能繼續下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