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按照教法史料的說法,吐蕃贊普赤德松贊去世後,佛教勢力因朗達瑪信奉苯教,而廢長立幼,選擇了他的弟弟赤祖德贊(熱巴堅)。四、朗達瑪被刺時沒兒子,直接導致吐蕃王朝崩潰。

細讀吐蕃王朝系列11:末代贊普朗達瑪被刺和吐蕃王朝崩潰有多大關係?

吐蕃王朝迅速崩潰,源於末代贊普滅佛?被刺殺?原因真這麼簡單?

公元842年(唐會昌二年),一支利箭射插在了朗達瑪的胸膛上。隨着他說出那句謎一樣的遺言,“如殺我,早三年,抑或遲三年”(《西藏王臣記》),吐蕃王朝轟然崩塌。

這個二百年裏疆域扶搖萬里,輝煌豪勁的大帝國崩塌的如此徹底,以至其後四百餘年間,再沒有政權能夠統一衛藏,更不用說遙遠的阿里和多康了。

帝國的崩盤僅僅因爲一支利箭?抑或僅僅因爲一個君主的死亡?

這一切似乎有點不符合邏輯。

按常理來說,大體量的國家擁有足夠的慣性,即便爆發些“小恙”,也能進行自我修復。就像一個身體強健的男人,很難被一次感冒瞬間擊垮。

可朗達瑪跌倒後,他背後的大帝國,怎麼會崩塌成無數碎片的呢?

吐蕃王朝迅速崩潰,源於末代贊普滅佛?被刺殺?原因真這麼簡單?

朗達瑪唐卡

一、謎一樣的朗達瑪!

朗達瑪是吐蕃王朝最怪異的君主,相比於其他贊普的名號,常見“赤”、“贊”、“德”等幾個尊稱,“朗達瑪”的名號是個徹頭徹尾的蔑稱。

朗達瑪的“朗”,在藏語裏意爲“犏牛”(一種黃牛和犛牛的雜交品種),這和“贊”在藏語指代一種厲害的神靈,自然無法同日而語。

“達瑪”據說是來源於梵文,古藏文中意爲“法”或者“佛經”,現代藏文轉意爲“壯年”

一般來說,吐蕃贊普登基後大臣會贈予其尊號,見於藏史的贊普名基本都是尊號,而其未繼位前,還有另外的名字。

既然是尊號,頂着“朗達瑪”這麼個名字自然不美。畢竟他不是“淮右布衣”朱重八,起於草莽,未發跡前,叫啥名字都沒人在意。

朗達瑪之前可是排着十幾位贊普,怎麼會出現這樣一個“尊號”呢?

《賢者喜宴》中寫道:“在水陰羊年,赤達瑪·烏東贊誕生,其形體似黃牛,復因愚蠢致粗魯傲慢,所以臣民稱其爲朗達瑪”。

也就是說,朗達瑪長得像頭牛,所以被稱爲朗達瑪。

另一種說法是,他頭上長了兩個角,所有給他理髮的都被他殺了。

這大概就是藏族傳說中,朗達瑪是牛魔王轉世的由來。

牛魔王轉世就夠差的了,居然還有人不同意。

《蒙古源流》一書中,認爲“朗”應該是藏語“朗欽”的縮略,意思是“象”。

這本書明確記載,郎達瑪是印度的一頭名叫“阿蘭扎斡爾達”的紅鼻子大象轉世。因爲這頭大象,生前受到了印度佛徒的傷害,轉世而來專門毀滅佛教。

一頭印度大象,轉世不在印度滅佛!

懷着國際主義的精神,不遠萬里跑到吐蕃來滅佛!!

這理由實在有點骨骼清奇!!!

那說來說去,朗達瑪究竟叫什麼呢?

唐史裏對他稱呼爲“達磨”,部分藏史稱他爲“達爾瑪”、“達瑪日瑪”,敦煌古文獻裏叫他“烏依冬丹”、或“烏東丹”

也有史料,將其稱爲赤達瑪·烏東贊,這顯然是將兩個名號合併使用,並加上了“赤”“贊”這兩個尊稱。

由此可見,朗達瑪是有尊號的,名爲“赤達瑪·烏東贊”。

有趣的是,在其同時代或稍晚的史料中,均稱呼其爲“達磨”“烏依冬丹”,而到了後世教法史料時代,則異口同聲變成了“朗達瑪”

這究竟是爲什麼呢?道理很簡單,滅過佛呀!

您都滅佛了,後世書寫教法史料的高僧們,自然不會給您好臉色。

於是,他就變成了牛魔王轉世,又變成“朗達瑪”!

吐蕃王朝迅速崩潰,源於末代贊普滅佛?被刺殺?原因真這麼簡單?

《拉龍白多行刺朗達瑪圖》壁畫局部

二、咋就滅佛了呢?

朗達瑪這一輩子,似乎一共就幹了兩件事,一是滅佛;一是被佛教徒殺了。

但他怎麼就看佛教不順眼呢?

按照教法史料的說法,吐蕃贊普赤德松贊去世後,佛教勢力因朗達瑪信奉苯教,而廢長立幼,選擇了他的弟弟赤祖德贊(熱巴堅)

王位被搶,讓朗達瑪心懷憤恨。等赤祖德贊被刺殺後,支持苯教的勢力將朗達瑪扶上王位,滅佛之事正式發端。

這邏輯看上去非常嚴密,王位被搶還不仇深似海?別說朗達瑪,就是李世民也受不了呀!

但問題是,這是朗達瑪和赤祖德讚的兄弟關係,被教法史料倒裝了。

在教法史料《紅史》、《西藏王統記》、《西藏王臣記》中,達瑪年長於赤祖德贊。

《賢者喜宴》中更是明確指出,“在赤熱巴堅誕生前三年,亦即陰水羊年(803)時,赤達瑪·烏東贊生。”

但問題是,年代早得多的敦煌藏文文獻《吐蕃贊普世系表》,卻是這樣記載的:“赤德松贊與沒廬妃所生之子,赤祖德贊及烏依冬丹(郎達瑪)。”

也就是說,赤祖德贊和郎達瑪是一母所生,且郎達瑪排在後面。需要注意,史料中王族子嗣排序是絕對不會顛倒的。

同樣,唐史的記載,可作爲佐證。

《新唐書·吐蕃傳》:“(赤祖德贊)贊普立幾三十年,病不事,委任大臣,故不能抗中國,邊候晏然。死,以弟達磨嗣”。

因此,朗達瑪王位被搶,心懷憤恨滅佛,在邏輯基礎上就不成立。

吐蕃王朝迅速崩潰,源於末代贊普滅佛?被刺殺?原因真這麼簡單?

《拉龍白多行刺朗達瑪圖》壁畫局部

那是不是朗達瑪信奉苯教,本身就特別仇視佛教呢?好像也不是!

在朗達瑪還是王子時,他可是個佛教徒!

赤祖德贊執政期間,大肆弘揚佛教,各位王公大臣都已捐建佛寺爲榮。身爲王弟的朗達瑪也不甘人後,他捐建了止拉康寺,其妃則捐建了雅隆如意樹寺普波切寺

你很難想象,王位被搶、痛恨佛教、信封苯教的朗達瑪,會出資捐建佛寺。

另外,在敦煌藏經洞發現的文獻裏,還有一篇佛寺祈願文。

這篇《贊普祈願文》是這樣記述的:“贊普烏依冬丹(朗達瑪)陛下也祈願,脫離短命業障,獲得長生,而願新建佛寺及佛塔,修葺舊寺,且祈願神人供塔及日月所存天地之間,佛法長住不滅,而爲衆生福德之本。”

也就是說,已經當上了贊普的朗達瑪,一邊滅着佛,一邊去佛寺祈禱保佑長生。

這要是真的,朗達瑪的智商,實在是硬傷呀!

即便是教法史料也不得不承認。朗達瑪登基後的前兩年,什麼事情都沒發生。

《漢藏史集》記載:“前兩年中,他(朗達瑪)按照國王的規矩行事”。《賢者喜宴》也說:“政權交予朗達瑪王,兩年後被魔傷心,佛教遂遭毀滅盡。”

也就是說,朗達瑪前兩年乾的都挺好。有一天,突然想起來,“哎呀!我還沒滅佛呢!”於是,蹦起來一通滅佛!

這推論,似乎有點侮辱讀者智商了。

吐蕃王朝迅速崩潰,源於末代贊普滅佛?被刺殺?原因真這麼簡單?

《拉龍白多行刺朗達瑪圖》壁畫局部

三、那朗達瑪滅佛前的兩年裏,吐蕃王朝是不是馬上要完了呢?似乎也不是!

朗達瑪登上王座後的兩年裏,什麼壞事都沒發生,既沒天災,也沒人禍。不但一切都挺好,似乎還朝着有利於吐蕃的軌道在發展。

作爲嗜血搏殺了一百八十年死對頭,唐蕃關係自從821年(唐長慶元年、吐蕃彝泰七年)“長慶會盟”後,一直保持了和平。

這當然不是因爲,戰爭販子突然都死了,而是兩個傷痕累累的大帝國,都打累、打煩了,也打不動了。

《冊府元龜》中保留了這段時間,吐蕃對唐友好往來的記錄:“唐文宗開成元年(836年)十二月,吐蕃……南詔蠻……各遣使朝貢。開成元年(836年)十二月,以太子少詹事李景儒兼御史中壓,充入吐蕃答賀正使。”

“開成二年(837年)十一月,天德奏,吐蕃東北道元帥論夷加羌使信物,乃木夾,到本道,以其書信上聞。開成四年(839年)三月,以太子少詹事李景儒爲入蕃使。”

《新唐書》亦載:“開成四年,遣太子詹事李景儒往使,吐蕃以論集熱來朝,獻玉器羊馬。”

而另一個,在西域和吐蕃死磕了幾十年的回鶻汗國,卻獻上一份厚禮,先於吐蕃崩盤了。

文宗開成四年(公元839年),回鶻宰相安允合、特勒柴革密謀作亂,被彰信可汗覺察後將兩人誅殺。

另一宰相掘羅勿正率兵在外征戰,因爲害怕被株連,以馬300匹賄賂沙陀酋長朱邪赤心,借沙陀兵共攻彰信可汗。

彰信戰敗自殺,國人立馺特勒爲可汗。就在此年,倒黴的回鶻人遭遇罕見的大範圍瘟疫流行。年底,白災(大雪災)又至,數以萬計的牛羊凍死。從此,回鶻汗國元氣大傷,一蹶不振。

公元840年,已岌岌可危的回鶻汗國再遭重創。

回鶻大將俱錄莫賀“引黯戛斯(吉爾吉斯人的祖先)十萬騎攻回鶻,大破之,殺馺特勒及掘羅勿,焚其牙帳蕩盡”。

經此一敗,漠北迴鵲汗國覆亡,餘衆南遷、西徙。

南遷回鶻與唐軍發生多次衝突,爲唐所敗,十數萬人回鶻降唐,漸漸被漢人融合。

西遷回鶻部落分裂爲三支,一支西投葛羅祿,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

《舊唐書》卷195記雲:“……回鶻散奔諸蕃,十五部西奔葛羅祿,一支投吐蕃,一支投安西。”

其中,投奔葛邏祿的回鶻部落翻越蔥嶺,進入中亞地區。

另外兩支,其實都投降了吐蕃,區別僅在投降地點不同。一支是在河西地區投降,唐史稱“甘州回鶻”、“沙洲回鶻”、“北庭回鶻”。

“投安西”的回鶻部落,也在吐蕃控制之下。唐史稱爲“龜茲回鶻”、“安西回鶻”、“焉耆回鶻”。

回鶻汗國的崩盤,對吐蕃無異於天降之喜。整個西域,再沒有一個勢力能抗衡吐蕃了。

注意這個時間階段,公元840年,距離吐蕃王朝崩潰只有短短兩年了。

上中學時,我們都學過孟子的文章,“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吐蕃王朝的脆亡,便是典型的“國無外患,國恆亡”!

吐蕃王朝迅速崩潰,源於末代贊普滅佛?被刺殺?原因真這麼簡單?

《拉龍白多行刺朗達瑪圖》壁畫局部

四、朗達瑪被刺時沒兒子,直接導致吐蕃王朝崩潰?

朗達瑪被刺時,確實沒有兒子。

但贊普去世後,遺腹子繼承大位的情況之前就發生過,松贊干布的孫子芒松芒贊,就是個隔代遺腹子贊普(《歷代贊普生卒年代考二》蒲文成)。

另外,即便時任贊普絕嗣,兄終弟及也是慣例。

朗達瑪的老爸赤德松贊,就是接了哥哥牟茹贊普的位置,而朗達瑪本人,也是接了哥哥的位置。

所以,朗達瑪被刺時有沒有子嗣,不能直接導致吐蕃王朝崩潰。甚至,他一直沒兒子,對吐蕃王朝說不定還是件好事。

因爲,赤祖德贊和朗達瑪,有一位大哥藏瑪存在。

雖然,大哥藏瑪篤信佛教,早早就捨身出家了,但如果吐蕃王室逼急眼了,出家也不可能逃脫責任。

把藏瑪找回來還俗生子,然後願意出家再出家,技術上沒有任何難度。

另外,也有史料記載,朗達瑪還有倆弟弟。不過這是條孤證,不被多數藏史接受。

注意我前面的措辭,“朗達瑪一直沒兒子,對吐蕃王朝說不定是件好事”。

但可惜,這句話的前提不成立,朗達瑪死的時候確實沒兒子,死了以後卻冒出兩個兒子來。這事情就大條了!

當時,朗達瑪的側妃蔡邦氏已有身孕,長妃那囊氏心裏很不爽,弄了個枕頭綁在肚子上,躲在宮中“安胎”。

蔡邦氏見勢不妙,連夜逃出了那囊家族老巢——拉薩河谷地區,直奔自己孃家——山南雅礱河谷。

宮斗大戲就此上場了,蔡邦氏生下一子。因擔心被人暗害,夜晚在宮中遍燃燈火,孩子起名叫“沃松”,意爲“燈光守護”

就任贊普大位後,尊號爲“赤沃松贊”,也稱“光護王”

那囊氏聞報後,馬上把枕頭卸了貨,抱了個孩子出來,跟吐蕃大臣們說:“我的孩子生在前面,他將來必須是贊普!”

大臣們一看,這孩子確實生在前面,乳牙都長出來。

大相韋•達納堅當時就不幹了,嚎啕大哭痛罵那囊氏,“贊普宗族甚多,而立那囊氏子,國人誰服其令,鬼神誰饗其禮!國必亡矣。”(《資治通鑑》)

言畢,以刀割其面,血流滿襟。那囊妃的哥哥一看有人壞事兒,使兵攻殺韋•達納堅,滅其九族。

吐蕃大臣們面面相覷,心裏明白都不吱聲。

不過他們也挺逗,異口同聲的堅持,這孩子必須叫“雲丹”,意爲“母后堅認”,也就是“他老媽堅持認定”的意思。

之後,雲丹被抱上王座,尊號爲“赤德雲丹”,唐史稱“乞力胡”。(《西藏王臣記》、《西藏王統記》、《賢者喜宴》、《娘氏佛教源流》)

自此,朗達瑪被刺後一年,吐蕃大地上二王並立。《西藏王臣記》:“傳從此輩時起,聖主聶赤贊普之後裔,則不復統御全藏矣”。

雖然之後,吐蕃王室依舊在傳續。但史學界公認,朗達瑪是吐蕃王朝最後一任贊普。之後的“吐蕃”,變成了一個地理和族羣名詞,不再是王朝。

吐蕃王朝迅速崩潰,源於末代贊普滅佛?被刺殺?原因真這麼簡單?

《拉龍白多行刺朗達瑪圖》壁畫局部

五、一個國家有兩個王,剩下的事兒,就是選邊站隊了。

在這種非彼既此的政治氛圍下,貌似大家都多了一個選擇權,但其實這種單選題,意味着誰都沒有選擇權。

很快,吐蕃大地上出現了“大政權、小政權;衆多派、寡少派;金枝系、玉葉系;食肉者和食餈粑者等,相互進行爭奪戰。”(《賢者喜宴》)

再往後,就是各種捶,各種互相捶!

終於,把老百姓捶的受不了了。

本來吐蕃王朝時期,常年的征戰和供養僧人,老百姓的負擔已經很重了。但好在國家律令尚完整嚴肅,至少能提供最基本的福利——安全。

現在可倒好,今天你殺,明天他搶。老百姓再也不堪忍受,一場席捲吐蕃全境的屬民大暴動,如草原烈火般襲來。將整個吐蕃王朝的社會結構徹底打碎,吐蕃崩裂成無數斑駁的碎片。

這些碎片直到四百多年後,才被薩迦派在蒙古人勢力的支持下,重新拼接在一起,但那個豪勁無匹的輝煌時代,再也不可能復來。

吐蕃王朝迅速崩潰,源於末代贊普滅佛?被刺殺?原因真這麼簡單?

照片來自於MOT

最後,回到題目的疑問,吐蕃王朝崩潰是因爲朗達瑪被刺?是因爲朗達瑪滅佛?還是因爲冒出倆遺腹子來?

都是!也不是!!

吐蕃王朝的崩盤源於貪婪和權鬥,這兩種東西根植於人性之中,任何宗教、體制都難以消弭。

國家強大時,一切都在秩序中運行,慾望也在規則下受到約束。但國家控制能力減弱,每個人心裏的魔鬼都迅速泛起,焚天之火再難抑制。

吐蕃王朝如此,任何一個大帝國的黃昏,又何嘗不是如此?!


吐蕃王朝迅速崩潰,源於末代贊普滅佛?被刺殺?原因真這麼簡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