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簪花仕女图》最受观众青睐

    “唐代的宫廷美女真会打扮,你看她们的披风多么飘逸,最右侧的仕女,发髻插一枝牡丹花,左手执拂尘还引逗小狗呢。”

    “你说,她们是不是当时的宫廷美女?……”

    这是两个90后女孩在参观《簪花仕女图》时的对话。

    8月17日,辽博(辽宁省博物馆)正式全面开馆。《洛神赋图》、《簪花仕女图》等珍贵文物将在辽博展出三个月,沈城市民有机会一睹国宝名画真容。再加上近期由于宫廷剧的热播,《簪花仕女图》成为最受欢迎的展品之一。据辽博方面初步统计,全面开馆之后参观人数增加了两倍。

    辽博放出“大招”

    辽博是新中国的第一座博物馆,藏有文物近12万件,其中有古代书画近万件,既有晋唐宋元的稀世名作,也有明清各画派名家的代表作。辽博是中国收藏晋唐书画数量最多、品质最高的博物馆。

    为了庆祝正式全面开馆,辽博依托丰富的馆藏,举办了“中国古代书画展”、“中国古代绘画展”两大专题陈列,这是今年金秋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豪华盛宴。辽博也希望能借这两个展览,全面地反映中国古代书法、绘画在不同时期的特点。

    绘画作品有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五代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宋代赵佶《瑞鹤图》等;书法作品有商代《牛胛骨卜辞大版》、唐代欧阳询《行书仲尼梦奠帖》、唐代张旭《草书古诗四帖》等。这些中国书画史上的珍品亮相,辽博被网友赞为放出了“大招”。

    如何欣赏《簪花仕女图》

    在这些豪华的国宝阵容中,《簪花仕女图》是重量级的绘画作品之一,观众对这幅画的熟悉程度不亚于《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被收入中学教科书,也被作为邮票图案大量发行。

    近期由于宫廷剧的热播,很多参观者都是特意来辽博欣赏《簪花仕女图》。那么,如何欣赏《簪花仕女图》呢?

    辽博相关专家说:“‘仕女’一词是指宫廷贵族家庭中的妇女。《簪花仕女图》中一共出现了6个人物,无论是出身贵族的仕女,或是侍女。她们都穿着当时被认为是最奢侈的面料——丝绸。五位亭亭而立的仕女,头梳高髻,从左到右头上分别插着芍药、海棠、荷花、蔷薇和牡丹以装饰。这样高耸华丽的发髻,是当时最流行的发型。《簪花仕女图》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认定的唐代仕女画孤本。除了唯一性之外,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也很高,它代表着唐代现实主义风格。该作展现了极为浓郁的时代特色和民族气息,是中国传统绘画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

    这位专家还告诉了记者一个有趣的细节,他说:“《簪花仕女图》中, 一共出现了两只小狗、一只仙鹤和一只蝴蝶。为了配合主人服饰的颜色,小狗的身上被绑上了红色的丝带。唐朝贵族们会给他们的宠物请上一位美容师,给小狗的毛发染色,画中小狗身上的金毛有可能是染上去的。”

    保存国宝难点在于温度与湿度

    记者发现,很多参观者都对辽博如何保存珍贵又脆弱的书画真迹充满了好奇心。

    对此,辽博馆长马宝杰说:“保存国宝书画最大的难点就是温度。我们馆内要求,一年四季每一分每一秒温度、湿度必须恒定。这些珍贵文物是要留给子孙后代的,我们经过多次升级改造和近两个月的测试,已经达到了24小时恒温、恒湿。”

    另据记者了解,除了展出文物,辽博未来将推出导览讲解、主题讲座等活动,力争给参观者带来完美的参观体验。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杨博/文 李浩/翻拍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