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淘寶爲了規避微信對淘寶鏈接的封殺,於2015年6月17日發佈了淘口令。何爲淘口令,顧名思義,即爲一種口令,複製淘口令後,打開手機淘寶就可直接跳轉相應頁面,後來支付寶也衍生出了“吱口令”。

雖然複製淘口令比直接點擊鏈接麻煩了一步,但隨着普及度的提高,很多網購用戶已經熟悉了這種操作,大量淘寶客依然可以憑藉淘口令在微信賣貨,到淘寶成交,淘寶用一根吸管從微信的流量池子裏不斷吸取資源。

而近日,不少網友發現,在微信朋友圈中已不能通過發佈“淘口令”來分享淘寶商品鏈接,只能通過帶有二維碼的圖片進行分享。當然,不是專門針對淘寶,而是朋友圈內不允許發佈任何口令。雖然沒有指名道姓的封殺淘口令,但大家都知道,這個政策,對淘寶的影響最大。

曾經有人統計過,2016年時微信爲淘寶貢獻了2000億GMV,到2017年貢獻量甚至超過4000億GMV,2018年,只會更高。微信大張旗鼓發展了半天的社交電商,原來淘寶纔是賣貨最多收益最多的那一個。

此次微信升級打擊精度,就是爲了進一步阻斷微信向淘寶的導流。

微信此次政策,發佈在618的前夕,一方面防止618大促帶來的促銷信息在朋友圈氾濫,另一方面,要說沒有助力京東618,恐怕也不可能。微信去年,也在五月底,對淘客進行了一波處理和封禁,所以,每年618前夕,封殺淘客,恐怕將成爲常態。

在外界看來,微信此舉意圖明顯,借規範過度營銷打壓淘寶。實際上,阿里巴巴與騰訊之間的在微信戰場上的博弈由來已久。

2013年11月22日,淘寶正式屏蔽了來自微信的訪問。微信也很快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反過來屏蔽了淘寶的鏈接訪問。自此開啓了相愛相殺之路。愛的是對方的流量,殺的是對方的入侵。

2015年春節,支付寶推出口令紅包,通過圖片的形式刷爆朋友圈,轉瞬就被微信封殺。

2017年,微信封殺淘寶客,一夜之間淘客的微信生態幾乎被摧毀。要知道每年微信上的淘寶客給阿里貢獻6%的交易,按照阿里2016年3.6萬億交易額算,那就是2000億。

2018年,或許封殺淘口令的舉動,是對淘寶客的又一次重擊,也是對淘寶中小商家的一次警告。微信也在告訴我們,“微信用戶纔是最重要的,不應讓商業化破壞用戶體驗,這也是爲了保障用戶隱私安全。”

從商業角度看,社交是獲取流量的主要手段,電商又是流量變現的方式之一,因此兩者是常見的組合。但馬化騰不願用自己的流量爲他人做嫁衣,於是有了微信戰場上多年的“貓鼠之戰”,以及最近微信對外部鏈接的大舉封殺。

與此同時,阿里也在意圖抓住短視頻風口,打造自己的流量平臺。18日,網上流出淘寶5月11日內部發佈會的相關信息,顯示淘寶即將推出短視頻獨立APP“獨客”,預計於6月初正式上線,已經開始面向達人招稿,首期內容主方向爲生活消費相關、有趣、接地氣。據接近淘寶的人士透露,獨客的定位非常明顯,讓短視頻更容易變現,把其他平臺沒做好的事情,依託淘寶巨大的先天優勢,發揮到極致。

對於志在加速社交化的淘寶,其實早已看到了社交流量。

2013年11月1日,淘寶正式上線了“微淘”入口,開始追求以用戶爲中心,並開始逐年降低搜索在淘寶生態內的比重,並積極引導買賣雙方的互動,鼓勵賣家運營自己的社交形象,並與買家形成訂閱關注的強關聯。

淘寶希望用戶不僅僅是用淘寶購物,用完即走,而是希望用戶能留下來,消費內容,彼此互動,在“逛”的過程中,產生更多非計劃性消費。

而社交的意義,就是讓商家自主運營自己的粉絲,不再過多依賴中心化的流量分配。曾鳴提出的S2B2C模式,其中就要求B能自帶流量。而阿里收購優酷、投資微博等內容平臺,就是希望自己的賣家有更大的運營空間,可以多渠道沉澱自己的用戶。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淘寶搜索的GMV佔比已經降低到50%,更多的成交轉化已經開始來自於社交流量。

微信此次封殺淘口令,淘寶隨即推出了淘口令圖片版,只不過用戶又要多一步操作,不僅要保存,打開淘寶後還得點擊掃一掃,在相冊中找出淘口令圖片以實現產品跳轉。但這隻影響用戶在淘寶向微信好友分享產品,並不影響淘寶客用經過變形的淘口令繼續和微信玩躲貓貓遊戲。

所以,在今年618這個騰訊系開創的電商狂歡節即將開始的節點,微信對淘寶放了大招,可能並不能達到預期結果,而淘寶進駐社交化踐行“萬能淘寶”戰略,這或許是一場新賽跑的開始,攻防戰還在繼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