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除了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全覆蓋,潮陽區種植水稻的農民又把目光鎖定在如何提高產品質量方面。與此同時,潮陽區按照“一園、三心、兩區、兩帶”空間功能框架的規劃思路,着力打造成集聚科研創新、生產示範、加工流通、休閒旅遊等綜合功能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開拓出一片更爲廣闊的農業發展前景。

一說起“面朝黃土背朝天”,許多人都會想起農民耕作的辛勤場景。但在汕頭市潮陽區絲苗米產業園,農民不必如此,而是常年與各種新型的機器爲伴。從農機耕作播種,到無人機施肥,再到烘乾機加工……在實現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一條以科技創新貫穿“耕、種、治、收”全過程的現代化種植新路子正在這裏加速鋪開。

科技“神器”助力 農民悠閒種田!你家是這樣的嗎?


無人機每小時施肥150畝

“3個人操控一臺無人機,每小時施肥的田地可達到150畝,同樣3個人採用傳統人工施肥,每小時卻只有約8畝的面積。”走進汕頭市潮陽區絲苗米產業園,連片的秧苗一片翠綠,在田地外圍的“80後”農民馬學傑,正主導操作着無人機進行施肥。

在潮陽區絲苗米產業園,利用無人機施肥只是現代化耕作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從耕、種,到治、收,幾乎都已實現機械代替人手。這離不開馬學傑和他兩名兄弟對現代化農業的創新探索。

出生於農民家庭的馬學傑三兄弟,完成學業後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回鄉創業,投身種植業水稻生產。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他們發現沒有應用機械化生產、作業方式落後等問題,是大規模種植水稻的主要瓶頸。

科技“神器”助力 農民悠閒種田!你家是這樣的嗎?


“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將現代化機械投入到農業生產中去。”摸清生產要領之後,他們三兄弟決定,要成立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帶動周邊農民邁向機械化種植水稻之路。

絲苗米70%銷往珠三角

2018年,潮陽區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全自動穀物烘乾中心投產,該中心14臺穀物烘乾機每天烘乾稻穀600噸,相當於1200畝水稻的收割量,擁有40個可容納3000多噸穀物的倉庫,成爲華南地區規模最大的穀物烘乾中心。按照這一規模,純人工操作的話需要70人,但如今只需2名工人操作機器即可。

除了實現農業生產機械化全覆蓋,潮陽區種植水稻的農民又把目光鎖定在如何提高產品質量方面。

一直以來,潮陽區的水稻種植模式爲雙季稻,早、晚造均是雜交稻。雜交稻雖產量高,但口感一般。爲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順傑農機種養專業合作社改種絲苗米,並不斷帶動周邊農戶也種上這種口感更佳的米種。短短一年時間,種植面積就從去年的四五成上升到今年春耕的七八成,其中70%銷往珠三角等地。

科技“神器”助力 農民悠閒種田!你家是這樣的嗎?


大力扶持企業增資擴產

截至2018年底,潮陽區絲苗米產業園絲苗米產業經營主體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專業合作社55家。從事與水稻相關的生產、加工、研發、經銷、物流、旅遊等經營主體320家以上,產業集羣水平不斷提升。

據潮陽區農業部門介紹,該區大力扶持農業龍頭企業和示範合作社做大做強,連續幾年每年安排2000萬元資金,從品牌提升、示範服務、合作貸款等方面給予適當獎勵,激活糧豐、順傑、錦灃、順利4家絲苗米龍頭企業和合作社增資擴產。

與此同時,潮陽區按照“一園、三心、兩區、兩帶”空間功能框架的規劃思路,着力打造成集聚科研創新、生產示範、加工流通、休閒旅遊等綜合功能的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開拓出一片更爲廣闊的農業發展前景。

科技“神器”助力 農民悠閒種田!你家是這樣的嗎?


中國農業新聞網粉絲突破60萬。

一篇文章閱讀量突破三百三十萬的網站

科技“神器”助力 農民悠閒種田!你家是這樣的嗎?


中國農業新聞網介紹:中國農業新聞網是全國唯一一傢俱有中國農業新聞網合法名稱的農業專業網站。中國農業新聞網十分重視網站保護,中國農業新聞網.中國、中國農業新聞網.com、中國農業新聞網.cn、農業新聞網.中國、農業新聞網.com、農業新聞網.cn、農業新聞.中國、農業新聞.com、農業新聞.cn等都屬於我們公司。對中國農業新聞網進行了很好地保護,使那些假冒中國農業新聞網的網站無地自容。

隨着新媒體的出現。中國農業新聞網又理所當然擁有了中國農業新聞網騰訊公衆號,中國農業新聞網百度直達號,百家號以及各主要網站微博,以及百度、360、搜狗、必應、知乎等註冊用戶均屬於中國農業新聞網。頭條號中的“農業新聞”即是中國農業新聞網傾心打造的,便於搜索和關注的頭條號。

誰有思想,誰有發展思路,誰能讓企業騰飛,誰就會擁有未來。我們在農業互聯網行業辛勤耕耘近二十年,我們擁有含金量十足的國家發明專利,國家科技創新立項,以及未來農業互聯網的發展思路。中國農業新聞網的成立(包括對所有域名的保護)足以證明我們的前瞻,中國農業新聞網不靠收取費用運營到今天就足以證明我們的實力。2019是農業互聯網騰飛的一年,農業文化產業網絡媒體還沒有任何一家企業上市,這就是我們的機會。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我們正在行動~!

目前國家處於和諧共贏,共同發展的大時代。誰都知道依靠強權,單打獨鬥不可能擁有未來。希望有意合作、共謀發展的有識之士,拿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具體方案,共同把中國農業新聞網辦好,爲我國農業發展出力,爲我國農業互聯網發展出力。

科技“神器”助力 農民悠閒種田!你家是這樣的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