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美国饮食文化学者评价,就食谱反映一个时代的饮食文化来说,杨步伟的《中国食谱》有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同样的价值。这本《中国食谱》于1945年在美国出版,书中介绍了中国菜与饮食文化,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风靡欧美各国,是许多中餐厅老板、厨师和家庭主妇的必读书。

【编者按】“中国美食不灭,正得益于几千年来中国饮食文化极富生命力的发展。”美食家二毛收藏老菜谱30余年,所藏文献跨越明清到上世纪80年代。《二毛的老菜谱》栏目将以不同的年代、地域、菜系、事件、名人为线索,在老菜谱里探寻美食文化的历史和变迁。

人物名片

二毛(原名,牟真理),上世纪60年代生于重庆酉阳。著名诗人,美食家,《舌尖上的中国》美食顾问,中国饮食类非遗传承与保护课题组专家(文化部和中国烹协),中国饮食文献收藏家。1987年直至现在,先后在重庆、成都和北京创立文化餐饮品牌“川东老家”和“天下盐”。著有《碗里江山》《妈妈的柴火灶》《味的道》《民国吃家》等美食著作。

二毛

口述/二毛

这本《中国食谱》于1945年在美国出版,书中介绍了中国菜与饮食文化,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风靡欧美各国,是许多中餐厅老板、厨师和家庭主妇的必读书。这本书的作者杨步伟,是中国一位非常伟大的女性。

有美国饮食文化学者评价,就食谱反映一个时代的饮食文化来说,杨步伟的《中国食谱》有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同样的价值。就留传范围而言,似乎还要更广泛。将《中国食谱》和《随园食单》相比,可见这本书的伟大之处。

《中国食谱》,1945年出版于美国

杨步伟1889年出生于南京望族。1912年, 22岁的杨步伟担任了中国第一所女子中学“崇实女子中学”校长。后来她到日本学医,1919年在东京帝国大学获得了医科博士学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国外获得医学博士的女性。回国以后,在北京绒线胡同和同学李贯中合办一所私立医院“森仁医院”。32岁与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先生结婚。

《中国食谱》灌注了许多大师的心血,写成后由胡适撰写前言,诺贝尔奖获得者赛珍珠作序,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作注。

胡适和赵元任是美国康奈尔大学校友,也是多年的好朋友

胡适与赵元任是多年老友,他还曾是赵元任和杨步伟的两名证婚人之一。他在序言中写道,“不拘礼数的新娘为我们四人做了晚餐。自那晚以来,我至少吃了一百顿赵太太做的饭。”

胡适在前言里给了杨步伟很高的评价。他举例赵太太说:“好厨艺,在于充分地利用食材。作料只应凸显食材的天然味道,而不是取而代之。”说明杨步伟在那个时候已经指出食材的重要性。

赵元任和杨步伟夫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