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陳濟棠這個時候實力非同一般,光是軍隊就有25萬之衆,空軍有近200架飛機,海軍也有40多艘大小艦船,而且廣東地區太富,打仗也不缺錢,陳濟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聯合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公然反對蔣介石,發起了反蔣運動,史稱“兩廣事變”。不過,陳濟棠在廣東站穩腳根後,因爲這個地方實在是富裕,再加之陳濟棠在廣東大力發展實業,興辦教育,推進經濟發展,大力擴充自己的軍隊,實力與日俱增,開始與蔣介石分庭抗禮。

民國時期,軍閥割據,東北有“東北王”張作霖,山西有“山西王”閻錫山,四川有“四川王”劉湘,廣西有“廣西王”李宗仁,雲南有“雲南王”龍雲,在廣東,還有個“南天王”,名叫陳濟棠。

他曾是孫中山的保鏢,救過蔣介石的命,後來與老蔣分庭抗禮

陳濟棠是廣西防城港人,16歲參加鄉試取得了第三名,本來可以當官光宗耀祖,可是他卻毅然加入了同盟會,曾擔任孫中山的衛隊長,追隨孫中山從事革命活動。

在革命初期,他確實追隨孫中山出生入死,立下了不少功勞,但孫中山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以後,陳濟棠開始出現牴觸情緒,以至於後來乾脆否定孫中山這三大政策,長期壓制農工,對於革命青年也採取了打壓甚至除之而後快的辦法。

陳濟棠的這個思想,跟蔣介石很像,後來就慢慢跟蔣介石走到了一起,甚至還救過蔣介石的命。

1925年9月,國民革命軍討伐陳炯明的二次叛亂,蔣介石是東征軍總指揮,陳濟棠是第4軍11師師長。

在羅經壩戰役,蔣介石被陳炯明帳下猛將林虎逼到走投無路,幾乎要被生擒。蔣介石不甘受辱,準備拔槍自盡。就在這個危急時刻,陳濟棠如神兵天將,與兄弟部隊一起包圍林虎的部隊,蔣介石這才僥倖撿回了一條命。

他曾是孫中山的保鏢,救過蔣介石的命,後來與老蔣分庭抗禮

因爲這次救命之恩,蔣介石對陳濟棠更加信任,在北伐時留下他鎮守廣東,這也是陳濟棠成爲“南天王”的開始。

後來,在蔣桂大戰以及出現的一系列事件中,陳濟棠都將寶押在了蔣介石身上,結果,蔣介石獲勝,陳濟棠的地位也不斷躥升,直至統領廣東海陸空三軍,被稱爲“南天王”。

不過,陳濟棠在廣東站穩腳根後,因爲這個地方實在是富裕,再加之陳濟棠在廣東大力發展實業,興辦教育,推進經濟發展,大力擴充自己的軍隊,實力與日俱增,開始與蔣介石分庭抗禮。

蔣介石眼看着陳濟棠的實力越來越大,越來越不聽招呼,有點急了,轉過身開始收拾陳濟棠。

陳濟棠這個時候實力非同一般,光是軍隊就有25萬之衆,空軍有近200架飛機,海軍也有40多艘大小艦船,而且廣東地區太富,打仗也不缺錢,陳濟棠乾脆一不做二不休,聯合廣西的李宗仁、白崇禧公然反對蔣介石,發起了反蔣運動,史稱“兩廣事變”。

他曾是孫中山的保鏢,救過蔣介石的命,後來與老蔣分庭抗禮

在這種情況下,蔣介石沒有跟陳濟棠硬拼,而是從其內部開始瓦解,首先拿下了陳濟棠最倚重的將領餘漢謀,讓餘漢謀倒戈,軍隊整建制宣佈脫離陳濟棠,接受蔣介石的南京政府領導。不久後,陳濟棠的飛機和艦艇也紛紛脫離了他的控制,投入了蔣介石的懷抱,自己成了光桿兒司令。

陳濟棠萬萬沒有想到軍隊會被蔣介石從內部瓦解,只好宣佈下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陳濟棠雖然早期是圍剿紅軍的先鋒,但紅軍開始長征後,連續突破了蔣介石50萬大軍幾道封鎖線,正是借道陳濟棠的地盤。

原來,蔣介石爲了消除陳濟棠這個異己,便任命陳濟棠爲南路軍總司令,企圖讓陳濟棠與紅軍硬拼,達到“一石二鳥”的目的。可陳濟棠也不是傻子,爲了保住自己的地盤,他悄悄派人與紅軍祕密談判,達成了五項協議,紅軍不深入廣東腹地,只借道粵北,而陳濟棠也是追而不打,放紅軍安全通過粵北。

試想,如果陳濟棠選擇跟紅軍硬拼,那紅軍的長征之路無疑將更加兇險,後果不堪設想!

歷史客棧作者:荒沙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