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重要時間節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實現的歷史關頭,我們必須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豐富思想內涵和能量智慧,結合新時代的實踐新要求,不斷進行理論繼承與實踐創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對於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時代意義。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盪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是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出 處】

出自(唐)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浚(jùn):疏通。

原文: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釋 義】

要想讓樹木長得高大,一定要穩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長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要使國家安定,一定要積聚她的民心。

【啓 悟】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積累的文化養分和歷史底蘊,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和“魂”,也是增進文化自信和價值認同的重要來源和豐厚滋養。中華民族所創造的文明之所以歷經五千多年而不衰,就是因爲始終堅守優秀傳統文化思想,使其“根”其“魂”綿延至今。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中國有堅定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質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傳承基礎上的文化自信。”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對於我們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時代意義。在新中國成立70週年的重要時間節點,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實現的歷史關頭,我們必須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蘊含的豐富思想內涵和能量智慧,結合新時代的實踐新要求,不斷進行理論繼承與實踐創新,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這既是繁榮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需要,也是堅定“四個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