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早在3000多年前,人類就學會製造風車,利用風來抽水和加工糧食,現在,風已經成爲重要的發電能源。

中國綠色能源 走進國際千萬家

中國從西到東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幅員遼闊,海岸線綿長,風能資源十分豐富。1986年,中國在山東榮成建立了第一個併網發電風電廠,從此拉開了我國風電事業發展的序幕。隨着“乘風計劃”、“863計劃”、“黃金計劃”的實施,中國風電配套產業鏈及其產品創新機制的迅速建立、發展和完善。風力發電的引進,讓居無定所的牧民、邊防執勤的哨所和孤立無援的海島等這些電網無法觸及的偏遠地區的人們都有電可用,大大改善了他們的生活。

如今,中國風電事業一騎絕塵,在國際中脫穎而出。在2017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排名中,中國位居全球第一,達到19660兆瓦。裝機總量超過全球三分之一,累計市場份額達到35%,這標誌着中國成爲“風電大國”。

改寫落後 自主研發 再創輝煌

我國有着豐富的風能資源,但複雜的地形和惡劣的氣候環境,導致在一些地方建立風電廠十分困難。比如在冬天零下40多度的承德和東北地區,一度被歐洲專家認定是不可能安裝國外研製的風機。

難道這麼豐富的風力資源就要被浪費了嗎?懷着焦慮與不甘的心情,我國風電人克服了重重困難,終於研發出我們中國自己的風機,建立了擁有100%自主知識產權和獨立研發的機組。

實現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

通過明確預測,隨着2050年智能電網的應用與普及,在電力系統裏面,可以實現50%以上的電力來自於風電、光伏這樣的可再生能源,2060年則可以達到實現100%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綠色新世界。

中國風電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自主研發,在二十年間將中國風電事業發展到世界第一,這其中遇到了哪些艱難險阻?又發生了哪些感人和勵志的故事呢?更多精彩,請鎖定今晚21:15,陝西衛視播出的《國之自信》。

via 國之自信節目組|編輯tt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