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這樣我一般換缸一邊升級系統直到2002年我發現了三大元素的重要性,我得測量鈣和KH了,準確地保持水質指標以滿足珊瑚健康的需要。串聯缸2:400瓦金滷燈,4根120cmT5燈,厚沙系統,活石,蕨藻。

和許多魚友一樣,我在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養魚了,記得那是在60年代,我在沖繩島的軍方商店裏看到了金魚,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當時是五美分一條,回家後我便開始說服我媽,沒過多久便說服成功,她帶着我和弟弟一起去水族店買了一對。

■ ■■■■

回到了家裏,我一直在思考我究竟該如何擺放它們呢,當時我們連一個水族箱都沒有,所以最後只能放在一個玻璃的容器裏,可想而知最終的結果就是兩條魚沒過多久便死了,但是這個愛好已經慢慢的種在了五歲的孩子的心裏,我總想在水族箱內養點什麼,這個習慣我也保持了50年。

■ ■■■■

在那過後,我和家人回到了美國一個小鎮上,那時候在小鎮上養魚能算是土豪了,當時一個小時的工資是1美元,而一條燈科魚竟然要80美分。沒有互聯網,沒有專業的寵物店,當時120L的魚缸已經算是大系統了,飼養海水魚更不用提了,在這個小鎮上飼養水平最好的,無非就是把神仙幼苗飼養到成魚的級別。

它們充滿靈性,老闆將藻類和各種生物一起飼養,看上去真的像一片真正的海洋,回到家我滿腦子都是那個海缸,一直盤算着如何開一個缸。

打那之後我經常去潛水,每次潛水完我常帶一兩塊石頭回家。沒多久我就堆了個小牆出來,而且我專注於研究帶回家的石頭上的各類生物。我試着飼養海葵,但不怎麼成功。

後來進行研究我發現了一個DLS的棉產品,比當時剛出來的生化球的效果要好的很多,我用它控制營養鹽。

不管你信不信,這個缸運轉了好些年,這個系統中,我第一次把海葵、泡泡菇、紐扣和皮革飼養了很久很久。

即便如此我對鈣和KH還是一無所知,但我嚴格地每週換水10%,且添加石灰水。缸運行得很好,我們都很喜歡它。

就這樣我一般換缸一邊升級系統直到2002年我發現了三大元素的重要性,我得測量鈣和KH了,準確地保持水質指標以滿足珊瑚健康的需要。我嘗試了多種滴定方式與模式,還設了一個大鈣反來保持鈣度指標。

系統簡況:

主展示缸:約1230升定製亞克力缸(長151cm寬122cm高69cm)

主燈:9臺160瓦LED燈

底缸1:無光,放在暗處的活石,蛋分

串聯缸1: 250瓦金滷燈,厚沙系統,蕨藻。

串聯缸2:400瓦金滷燈,4根120cmT5燈,厚沙系統,活石,蕨藻。

循環泵:易威奇 WMO30

鈣反應器:MRC 3chamber改進版

最後:自制浮子開關用於自動補水及石灰水

我現在的系統在兩個底缸情況下運行了5年,一切正常。儘管如此,底缸變得過於擁擠了。多年前我開始嘗試SPS時,我養了一條三間火箭來控制垃圾葵。我還添了一對大仙。自那之後這些魚就看到軟體的東西啃,我把大多數LPS及其他軟體生物或送或賣了,底缸裏只留了地毯和少數瓦片腦。

頭五年在主缸上我使用6臺400瓦金滷燈提供系統照明。我喜歡它們,我的珊瑚喜歡它們,我的魚喜歡它們,但我老婆恨它們,太耗電。

維護與餵食

我測系統的鈣、鹼度、磷酸鹽、硝酸鹽。我添加石灰水,每天兩毫升伏特加。我的系統絕大部分鈣的成分,由一臺自行改進過的老MRC鈣反應器提供。我經常測KH,有時我一天測幾次,一般是每週幾次。KH測起來容易,而且鈣反出什麼情況的話KH變動很快。如果我要提高鈣度及鹼度,就添加碳酸氫鈉和氯化鈣。我保持KH在8-10的範圍內,最佳值爲9。鈣度保持在450PPM。開始使用伏特加之後,用ATI測試劑就測不到硝酸鹽了。每週我換200升左右的水。

我還沒有談及這些年我所碰到的全部麻煩,真是太多了,我想感謝我的妻子和家庭,在這些年裏,他們讓我的夢想變爲現實,並給予我很多幫助和支持。如果沒有我妻子在精神上及有時候經濟上的支持,這些根本不可能實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