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據統計,2012年有2例。截至2019年6月13日,僅有2例公開支付牌照交易案例,分別是3月份,萬輝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擬以7.9億港元,間接控股第三方支付企業得仕股份。

這是《中國經營報》爲您分享的第848篇原創文章;我們只發有態度,有乾貨的原創。

移動互聯網時代,中國移動支付水平領先全球,在這種背景下,代表着“通行證”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一直是稀有資源。

在今年6月份,七分錢收購銀信聯(北京)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權,其業務範圍是北京預付卡業務。據媒體報道,其交易價格“在2500萬元左右。”

根據中國支付網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新華金控有限公司出價7000萬元進行全資收購的國華匯銀,其業務範圍也爲北京預付卡業務。

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支付牌照價格降幅達60%,這於多數企業已完成支付牌照佈局有關。

另一方面,在強監管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加速洗牌也迫使牌照交易市場迴歸理性。

02
價格斷崖式下跌

根據蘇寧金融研究院數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2018年,累計有超過40家公司通過收購方式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總計金額超過240億元。

據媒體報道,自2012年開始支付牌照交易情況開始逐年上漲。據統計,2012年有2例;2013年2例;2014年4例;2015年14例;2016年併購情況則達到近幾年最高值,爲24例;2017年14例;2018年則爲2例。

截至2019年6月13日,僅有2例公開支付牌照交易案例,分別是3月份,萬輝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擬以7.9億港元,間接控股第三方支付企業得仕股份;6月份,七分錢收購銀信聯(北京)支付有限公司100%股權。

支付牌照買賣不僅數量上驟減,其成交價格也嚴重縮水。

據公開報道顯示,目前爲止,第三方支付領域較大的一起併購事件發生在2016年,海立美達30.39億元收購聯動優勢,其業務範圍包括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等。

2019年,已知的併購案例是,3月份,萬輝化工控股有限公司擬斥資7.9億港元(約6.9億元人民幣)間接控股第三方支付企業得仕股份,其擁有預付卡發行受理及互聯網支付業務。

據媒體報道,互聯網支付支付牌照價格已經從巔峯時期8億元至9億元下滑至3億元至4億元左右。

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向記者表示,支付牌照降價幅度約爲60%。這於多數企業已完成支付牌照佈局有關。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在支付牌照買賣交易中,京東、平安、萬達、小米、美的、美團、國美、唯品會、滴滴、綠地集團等等,早在前幾年已紛紛入局完成。互聯網公司、傳統金融機構、電商、地產企業、通信企業等各行業“龍頭”,都已在第三方支付領域佔有席位。

03
業務模式迴歸本源

與此同時,在強監管背景下,第三方支付加速洗牌也迫使牌照交易市場迴歸理性。

2017年8月份,央行發佈《關於將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由直連模式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的通知》,文件要求,截至2018年6月30日,所有非銀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需全部遷移至網聯平臺處理。2017年12月份,央行發佈《條碼支付業務規範的通知》,要求條碼支付業務“必須通過人民銀行跨行清算系統或者具備合法資質的清算機構處理”。

這意味着支付機構業務模式完全迴歸本源,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用途僅剩下商戶與用戶間單純的支付通道。

2018年6月份,央行發佈了《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關事宜的通知》,明確自2018年7月9日起,按月逐步提高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集中交存比例,到2019年1月14日實現100%集中交存。

另一方面,監管對於違規行爲的懲罰力度也在不斷加強,2018年以來,央行累計開出罰單超過60張,處罰金額也在刷新記錄。

而回歸本質後的第三方支付,也並非“無利可圖”。

中金支付品牌總監兼產業金融事業部副總經理李辰鵬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未來第三方支付行業在新零售和產業鏈都有很好的機會,具體產品路徑上建議三個發展方向:一是以賬戶爲基礎,進一步打造覆蓋全產業鏈的業務佈局和資金管理服務;二是以“票”爲依託,實現“金融票”和“財務票”的融合,促進公司財務管理升級;三是以新技術爲方向,在消費升級和B端產業鏈中獲取新的機會。在引領未來的技術變革中,大部分是生產力,而大數據是重要的生產資料,是支付機構未來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

【版權說明】

本文爲原創內容

[琥珀原創熱文]

琥珀金融幫

hupojrb

中國經營報旗下垂直於互聯網金融領域的全媒體平臺。已經入駐微信公衆號,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百度百家,網貸之家,新浪財經頭條、網貸天眼、網易、騰訊等媒體平臺。致力於爲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和投資者提供有價值的內容產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