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句踐臥薪嚐膽的故事家喻戶曉,同樣廣爲流傳還有越王劍。作爲中國古代兵器中的一個傳奇,越王劍也與其產生之地越國,這個東夷方國的興衰故事一起流傳了兩千多年。紹興博物館內就有三把越王劍,它們屬於同一個王,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一個王。這一期,就讓我們在三把越王不光劍中尋覓這段由盛而衰的越國祕史。

浙江在線6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俞吉吉 攝影 魏志陽)2000餘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世居於今浙東地區的於越民族迅速崛起,並以會稽(今浙江紹興)爲中心建立了國家,即越國。

2000餘年後的越地,這個崇拜飛鳥的民族、這個曾雄霸一方的國家已不復存在,唯留下無數傳奇軼事在如今的紹興城內流傳。

歷史上的越王句踐是如何治國的?越國爲何大造越王劍?越國興衰更迭的歷史真相又是什麼?

不光,是句踐的玄孫,也是越國在位最長的君王,如今,他生前使用過的三把青銅劍正躺在紹興博物館的玻璃展櫃裏,講述着這個2000餘年前的浙東國度那血雨腥風的興與衰。

5月24日,記者走進不光劍所在的紹興博物館,聽副館長婁烈講起了這段不爲人知的王朝故事。

三把不光劍可以在紹興博物館一層的《越地春秋——紹興歷史文化陳列》內看到,三劍都是青銅材質,形制相近,都是圓管狀劍柄,扁平圓劍首,但劍名和劍身上的銘文內容有所不同。

越王嗣旨不光劍,全長67.3釐米,身寬4.5釐米,柄長9.3釐米,首徑4.3釐米。劍身修長,縱中起脊,近劍鋒段的兩側從刃略作弧收,菱形薄格,劍格兩面有鳥蟲書銘文:“戉(越)王,戉(越)王”,字錯金;“臺(嗣)不光,旨(稽)不光”,字錯銀。劍首底面邊圈還有12個鳥蟲書銘文,字錯金錯銀間隔。據董珊先生考釋,或爲越據茅山取吳地,越據琅琊取莒地之意。

越王者旨不光劍,全長51.4釐米,身寬4.5釐米,柄長9釐米。劍身前半部分略作收狹,後半部分寬度均等,鋒刃尖利,菱形薄格,劍格兩面錯金鳥蟲書銘文:“戉(越)王,戉(越)”和“者(諸)旨(稽)不光,自乍(作)用僉(劍)”,筆畫細如髮絲,字跡清晰流暢。中空圓管狀劍柄,原劍首或爲其它材質(如玉質),可插裝,現已缺失。劍的青銅質地甚佳。

再看越王不光劍,全長59.5釐米,身寬4.7釐米,柄長9.2釐米,首徑4.3釐米。劍身縱軸起棱脊,腰部靠近前鋒段的兩側略作弧收,菱形薄格,劍格兩面鳥蟲書銘文:“戉(越)王,戉(越)王”,字錯金錯銀間隔;“不光,不光”,字錯銀。劍首底面邊圈共12個鳥蟲書銘文無考釋,4字錯金,8字錯銀,一金二銀間隔。

“從銘文中可以得到,三把劍同屬于越王不光。”婁烈說道。既然爲一人所用,爲何劍名各異,不同的劍名又在表達何意?嗣旨、者旨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這些“不光”的前綴傳達了不光在稱王前後的不同階段。

者旨實爲“諸稽”,是越王氏姓,不光是名,所謂“越王嗣旨不光”指的是不光爲王位繼承人,但尚未即位。“越王者旨不光”指的是不光已爲王,並使用了全名,而“越王不光劍”則爲不光稱王后期,鑄造時間略晚於“越王者旨不光”劍。

銘文上的鳥蟲書又是什麼呢?婁烈表示,這應該是於越民族的一種獨有的文字,有文獻稱“越人說鳥語”,而在中原地區看起來多少有點奇怪的越王們的姓與名或許也是這類奇怪的民族語言的產物。鳥,也是於越民族的崇拜之物。

“目前已知的不光劍約有30把之多,分佈於國內外,有藏於博物館中的,也有流落民間的。”婁烈說道,館藏的三把劍也是分別在不同的時間段從民間徵集而來的。

不光是何人,與句踐又有怎樣的親緣關係?其實,他是越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王,也是見證越國興衰轉折的王。

不光,也稱翳、不揚,越王州句之子,越王句踐之玄孫。公元前411至前376 年在位,共36年,是越國在位時間最長的王。不光處在越國由強盛到逐漸走向式微的轉折時期,他繼位後的前期越國依然強大,曾伐齊、滅繒,與中原強國抗衡。但在列國之間的長期博弈中,越國既受外部勢力擠壓,又有吳地不穩定的困擾,種種危機使越國開始出現向南退縮的跡象,不光稱帝的晚年,也就是公元前379年,越國將國都從琅琊回遷吳地,不久又發生宮廷內亂,越王不光被太子諸咎所弒,隨後又接連發生弒君事件,使越國內部元氣大傷,顯現出衰落徵兆。

但越國的光景並未就此走到了盡頭。

內亂之後,國人擁不光之子無顓爲國君,在其長達八年的執政時期,撥亂反正,安定秩序,使越國社會逐漸走上了復甦之路。到了無顓之子無彊爲王,越國又重振霸業雄風,主動進犯齊、楚大國。正是在無顓、無彊父子在位時期,越國重新強大,位列戰國前期四大強國之一。但歷史終究是殘酷的,並未眷顧這個地處僻遠卻心繫中原欲爭一席之地的蠻夷之邦。最終,越國被楚國打敗。公元前222年,秦降越君,置會稽郡。

而在這三把歷經幾千年的利劍中,我們似乎也能感受到歷代越王在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上驍勇善戰,保衛疆土的雄姿和視圖一霸中原的野心。

在越王劍的發展過程中,不光以前的越王劍形制基本上是寬格箍莖劍,不光以後出現了菱形薄格劍,也就是這三把不光劍的樣式。

至於不光一人何以有那麼多的劍?婁烈的猜測是,不光在位時伐齊滅繒,有較大的軍事動作,兵器較多,此外,青銅劍易斷,青銅兵器在南方潮溼的環境裏也易生鏽,所以,會有備用,一王往往多劍不足爲奇。

而在諸多越王劍中,最負盛名的便是湖北省博物館的越王句踐劍了。那麼,越國爲何要鑄造如此之多的越王劍?這就要回到句踐執政的時代了。

春秋戰國時期,世居於今浙東地區的於越民族迅速崛起,並以會稽(今浙江紹興)爲中心建立了國家,即越國。據相關史料記載,越國自允常時拓土稱王,其子句踐繼王位後,建都大越(今紹興),在與強鄰吳國的較量中一度受挫,爲了振興越國,實現大邦之夢,句踐與他的大臣們實施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訓”和勤耕備戰復興方略,一舉吞滅吳國,旋又逐鹿中原,遷都琅琊,成爲春秋霸主之一。其中,爲鑄造高質量的青銅劍投入了大量精力,終於打造出技術領先、工藝精湛越劍,其越王劍最負盛名,被譽爲“百兵之王”。

從形制上看,越王劍基本大同小異,都是短小精悍的。這是爲什麼呢?

劍在商周已出現,但很短小,不作爲主要兵器。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在吳越地區纔開始盛行青銅劍,爲了增加長度而又不易折斷,還能保持鋒刃犀利,就發明了一種“複合劍”,即劍脊與劍刃的銅和錫配比不同,並分兩次澆鑄合成,以此解決前面所說的技術問題,這在幾千年前已算得上是逆天的高科技產品了。爲什麼吳越人喜歡用劍,這要從地理環境說起:

南方多沼澤、湖泊,可用來作戰的場地少,空間小,往往短兵相向,長兵器用途不大,需要便攜式兵器,北方中原地區,平原爲主,作戰空間大,兵器多長矛、戈、箭,以正挫爲主。此外,春秋伊始,隨着步兵、騎兵興起,車兵開始衰落,士兵的武器裝備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以前作爲傳統車戰武器的戈等逐漸被適用於近戰的青銅劍等武器所取代。

青銅多產於北方,但地處南方浙東地區的越國在鑄造越王劍時仍用了青銅材質。這其實是有主客觀上的原因。

婁烈告訴記者,紹興有銅礦資源,有鑄造青銅兵器的基礎,但與中原相比資源還是有限,句踐鑄造青銅兵器是爲了提高軍事實力,進而也把大量青銅資源聚攏到紹興一地。

越王劍的紋飾之謎也不乏爭論,特別是越王句踐劍,有的說,它的菱格紋飾與千年不鏽有關,有的話,僅僅是裝飾的花紋。除了那把大名鼎鼎的句踐劍,另一把比較有名氣的越王劍當屬浙江省博物館的“越王者旨於睗劍”了,從越王的輩分而言,浙博的這把屬於不光爺爺的爺爺所有,也就是越王句踐的兒子所用。

尚未破解的還有越國興衰的兩個關鍵節點。越國始建於何時,從何時開始稱王,又是到誰之手後沒落滅亡的,目前也並未有一個確切的論斷。這個曾雄踞浙東大地的國度的神祕面紗仍待未來進一步解開。

這些爲了鑄造越王劍的青銅材料從全國各地齊聚紹興,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並促成了後世會稽銅鏡在紹興當地的興起和繁榮,這或許也是越國的王族們留給子孫後代的一筆意想不到的的文化財富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