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遇到老人摔倒時,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現實生活中,爲什麼有人會選擇扶,而有人會選擇不扶?人們做出類似決策背後的認知機制和規律究竟是什麼?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數據科學與管理工程學系、神經管理學實驗室“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陳發動與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助理教授Ian Krajbich日前發表在自然出版集團旗下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響因子12.353)上的研究成果表明,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利己的人的直覺更傾向於利己,而利他的人的直覺更傾向於利他。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百人計劃”研究員陳發動

2018年9月3日,《Nature Communications》以“Biased sequential sampling underlies the effects of time pressure and delay in social decision making”爲題發表了陳發動與Ian Krajbich的合著文章,這是中美兩位學者關於人類合作(親社會)行爲背後的認知機制研究所取得的重要進展。(點擊論文標題,

什麼是合作行爲?

合作行爲普遍存在於人類社會,是人類社會進化的根本動力。人類社會中具有親緣關係或非親緣關係的個體及不同羣體成員之間均可能存在合作,人類社會也正是在人幫人的理念之上才得以建立。然而,“合作行爲是如何進化的”這一問題一直困擾着衆多科學家。正因爲如此,在紀念《Science》創刊125週年之際,科學家們將其列爲未來25年人類所面臨的最重要的25個重大科學問題之一。

合作可以簡單的理解爲:我支付一定的成本,而你則有所受益。例如,當遇到一個摔倒的老人,你有兩個選項,“扶”和“不扶”。面對這種情形,你的大腦可能會想:“如果我選擇扶(合作),我會付出一定的成本,但是老人會變得更安全、健康;如果我選擇不扶(不合作),我不會付出任何成本,老人也不會有任何受益。”

認知機制如何操控人類的合作行爲?

近年來,理解、揭示人類合作行爲背後的認知機制成爲管理學、經濟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等諸多領域科學家重點關注的研究方向之一,但截至目前,關於該主題的研究結果爭議仍然很大,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結論。

現有研究中有些是從雙系統加工的視角進行的,該視角主要研究人的直覺或第一反應究竟是更利己(自私)還是更利他(合作),即“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2012年,Rand, Greene & Nowak等人在《Nature》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證明“人性本善”,即人的直覺傾向於選擇合作(利他),而經過思考後會變得更加吝嗇(利己)。所以,面對老人摔倒的情形,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選擇扶起老人。

該研究發表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和爭議,一些後續研究證實了“人性本善”,一些則證實了“人性本惡”,還有一些研究發現直覺與合作行爲沒有關係,特別是全球二十多個實驗室的五十多位學者還聯合起來對該實驗的可重複性進行了研究(具體見Bouwmeester et al., 2017)。

現有關於合作行爲認知機制的另一些研究是從證據累積加工的視角進行的,例如Krajbich, Bartling, Hare & Fehr等人2015年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認爲,大腦會綜合權衡扶與不扶老人所帶來的成本和收益,並不斷累積證據,當累積的證據達到“扶”的邊界值時,會選擇“扶”,當累積的證據達到“不扶”的邊界值時,會選擇“不扶”。他們認爲,合作行爲背後的認知機制是一個單一的證據累積過程,而不是雙系統交互作用的結果。

針對當前關於合作行爲背後認知機制的諸多爭議,陳發動與Ian Krajbich對該問題進行了系統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他們召集102個被試,每個被試需要針對200個不同的迷你獨裁者博弈做出選擇

決策任務示例

在示例中,被試可以選擇自己收益更高(利己)的選項B,也可以選擇減少自己部分收益但是讓他人收益更高(利他)的選項A。在實驗中,有些決策需要在時間壓力下做出,有些決策需要在時間延遲下做出,而另外一些決策則沒有任何時間限制。

實驗發現,時間壓力與時間延遲對人的行爲偏好的影響具有很強的異質性,時間壓力讓利己的人變得更加利己,讓利他的人變得更加利他;而時間延遲讓利己的人變得更加利他,讓利他的人變得更加利己。所以,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人性本善”或“人性本惡”,利己的人的直覺更傾向於利己,而利他的人的直覺更傾向於利他。

同時,實驗證據還表明,與證據累積模型推斷一致,在三種時間條件下決策時間與偏好強度都呈倒U形關係。也就是說,當人們面對摔倒老人時,特別自私的人會很快做出決策,選擇“不扶”;特別利他的人也會很快做出決策,選擇“扶”;如果“扶”與“不扶”對一個人來說差異不大,那麼這個人需要相對較長時間才能做出決定。

在此基礎上,陳發動和Ian Krajbich提出一個帶有傾向偏差的證據累積模型來描述合作行爲背後的認知機制及合作行爲。該模型假設,如果人的直覺傾向於利己(利他),證據累積過程的起始點會偏向於利己(利他)選項的邊界。研究證明了證據累積模型中只有起始點參數可以很好的刻畫直覺。最後,陳發動的研究通過模型擬合和樣本外預測,證明了帶有傾向偏差的證據累積模型與傳統的證據累積模型和傳統的基於行爲結果的模型相比,可以更好地描述和預測人的行爲。

陳發動和Ian Krajbich的這項研究,引起了國際衆多科學媒體的關注,包括Science Daily, Science Magazine等紛紛對這項最新研究成果進行報道。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