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洲区王江泾镇腾云村一家工厂的车间里,发现了一个古墓。可是车间里怎么会有古墓呢?记者赶到了现场。

11号下午,陈先生在车间里挖坑,打算加一根柱子,没挖多久就挖到了硬邦邦的东西。

陈先生说,“挖出来以为是石头,一开始,后来挖出来看,这个有点像古墓一样的,我就通知上面领导了。”

挖开封土,整个墓完好无损,面上是两块大石头,看样子是双人墓,或者说夫妻合葬墓,墓外围都是三合土,三合土就是糯米、石灰、细砂夯出来的封土堆。

王江泾镇志办的工作人员赶来现场,他说这个地方的地名叫龙抢珠,是东西南北两条河的交叉口,中间出现了一个岛一样的土墩,从天上看,两条河像两条龙,在抢中间的珠子。这绝对是一块风水宝地,据说王江泾的大户人家陶家在这个岛上建造过很多坟墓。

王江泾镇志办王金生:原先这里像小岛式有几个洲渚,那么拿我们农村来讲,可能是一块风水宝地,所以当时从元朝的时候,就有人在这里做坟了,到了明清时期,我们说王江泾陶家,从陶俨开始,明嘉靖年间开始,一直有许多陶家的后人,在这里面做坟墓的。

嘉兴博物馆考古人员刘云峰:看到这个三合土和石板的话,大概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

那么这个墓葬,会不会就是陶家的某个坟墓,或者是其他大户人家的祖坟呢?12号上午,考古人员来到现场,先把墓坑里面的积水放干。

经过测量,墓葬的长和宽分别是3米75乘3米65。测量完毕,挖机挖掉了石板周围的三合土,然后再挖开石板。石板下面都是积水,底下情况根本看不清楚。

水放干,应该能够看到棺材了,但下面还是硬邦邦的三合土。挖机只好再把三合土挖掉,棺材还是没有发现。翻开另外一个墓穴,结果也是空空如也,这样看来,这两个封闭的墓穴里没有棺材。

嘉兴博物馆考古人员刘云峰:那么一种可能是这个墓是一个衣冠冢,做了一个墓的样子,但里面并没有棺材,还有一个可能是这个墓葬被破坏掉了,然后他(她)的后人将这个石板重新放在上面,然后重新再浇筑一个墓的样子,但这个时间,也可能发生在好几百年前。

王江泾镇志办王金生:空墓唯一的解释,我的心里唯一的解释,就是衣冠墓,就是有可能是某个家族的人在外面去世了之后,尸体或者棺木无法运回来,那么就在这里面做了一个衣冠墓,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所谓的衣冠冢,就是空坟,因为种种原因,去世的人回不来了,所以亲属只能在空坟里放点他的衣服或者帽子,再埋起来,算是纪念了。

刘云峰参加工作也十几年了,几乎每年要跟古墓打交道,嘉兴的古墓里,多多少少总归有点东西,但是,像这样什么都没有的墓,还是第一次碰到。

嘉兴博物馆考古人员刘云峰:从我工作经历来讲,第一次发现空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