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时代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羞于公开谈论性问题?藏在角落里的青春故事我们又了解多少?如何面对青春期无法言说的爱与性?

  8月19日上海书展邀请到《藏在书包里的玫瑰》作者张引墨、作家于是一起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张引墨曾经在《中外少年》杂志做了八年编辑,对于青少年的心理研究有很大贡献。于是曾翻译过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同时也刚出版了自己的长篇小说《查无此人》。

  

  父母在一个黑屋子里

  孩子在一个黑屋子里

  张引墨:我首先想跟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会写这本书。追溯到16年前,我怀孕的时候在妇产科产检,发现经常有从妇科病房里走出来的少女。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我旁边很近的距离,一个女孩刚刚做完流产手术,特别痛苦地蹲在墙角,这件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后来我生完孩子,和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见面,在聊天的时候我跟他讲起了这个过程,他说这件事情我们要把它记下来,这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很重要。在我们讨论完这件事以后,孙云晓老师第二天拟了一个很长的提纲,我们决定要做中国青少年性行为的调查报告,我写这本书的缘起就是这样。

  于是:所以张引墨就请我过来做今天的嘉宾。其实在我们两个刚刚认识的时候,我不知道你在做这件事情,你也不知道我在做这件事情,我们其实可以一起做的。

  张引墨:对,我为什么会邀请于是老师做这次活动的嘉宾,除了她是我的好朋友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十几年前,于是也写了一本很有名气的书,我也请她讲一下她写这本书的故事。

  于是我那本书《避孕》,十多年前在新浪读书排行榜上蝉联一个多月冠军,是非常直截了当地告诉女性在不想生孩子的情况下该怎样保护自己。刚才我们开玩笑说我们做的还不够,否则十五六年前就应该做一套丛书。虽然我那本书慢慢被大家遗忘了,但是关于避孕的知识大家一直在说。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你跟孙云晓的这本书过了将近十六年之后,还能增加内容再版呢?

  张引墨:在这本书之后我接着出版了两本同题材的书。加上《玫瑰》这本书在流传过程当中,对读者的影响越来越大。因为内容的特殊性,这本书几乎是在隐秘的状态下被读者阅读和传阅的。在我来参加上海书展之前,看到一个现在已经为人妈妈的女孩写的一篇文章,是讲她当年怎么阅读《玫瑰》这本书的。她悄悄地从同学那里借来藏在自己枕头底下,深更半夜刚把这个书拿出来想要看两页的时候就被妈妈逮个正着,这本书里面一些重要内容被她同学用荧光笔画出来了,这些重点被她妈妈称为黄色内容。妈妈怒斥她说“你不仅看黄色书籍,还把里面黄色内容用荧光笔画出来”。

  于是:说明她看的很仔细,但是画重点恰恰说明了一个很可悲的现实,就是青少年的性教育真的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因为孩子们迫切地需要知道这些,才会去画重点。

  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两个非常大的感受。第一是学校教育需要补充和跟进。书中每个被采访对象都提到学校生理课的内容,但是没有一个人真的受到了生理课的帮助。还有一点我感触特别深,青春期的感情其实是最为单纯的,但是当他们讨论这个话题时,完全看不到性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对他们来说性带来的都是麻烦和困扰。这可能是中国式性教育跟西方式性教育最根本的区别。

  张引墨:但实际上中国的性教育是不是存在,我们还要打一个问号。我跟现在的孩子谈起性的问题,他们很多依然是空白。记得在采访中有一个男生说“中国的性教育比应试教育还惨,为什么?应试教育还有卷子做,还可以考试,还有知识可以掌握,但是性的教育非常黑暗,只能在一个黑暗空间去摸索”。以前有一个小孩向我形容过这个黑暗的状态“就是父母在一个黑屋子里,孩子在一个黑屋子里,在这个事情上他们几乎没有沟通的可能性”,这是件非常悲惨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女性对自己了解

  然后才是对男性了解

  

  于是:我看新版的时候,有一个问题特别想要问你,你觉得中国式的性教育在这十五六年中有什么样的改变或者改善,有进展吗?

  张引墨:我的朋友中有一些是性教育的专家,有一些是学校里性教育课程的任课老师。在性教育课程的设置上,在性教育理论的研究上,还是有很大进展的。但是存在的问题是依然没有满足孩子对性知识的需求,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碰到问题想要寻找一个与问题匹配的答案时,答案还是空白的,我觉得这可能是现在性教育最大的问题。

  于是:这本书里面有一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刻,那个故事体现了性教育在男生和女生身上的落差。讲的是有个很漂亮的女孩子,她遇到一个叫小飞的男孩子,那个男孩子是社会上的青年,他可以通过社会上各种的渠道知道他需要知道的一切,性知识也在其中。但是他知道这些知识之后,并没有站在两性关系的立场上想过该怎样对待女生,他想的都是怎么满足自己。跟他恋爱的这个女生又是在黑屋子里的,这个落差导致女孩子更加不知道怎么保护自己。我当时在想,我们现在的时代、我们的社会,真的是性教育不够吗?我觉得也未必,恰恰是有一些家长担心小孩受到网络的影响。其实问题并不在知道了什么,而是在该怎么办。

  张引墨:当我们谈到小孩在性问题上应该怎么办的时候,难度就会增加,为什么呢?首先我们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里,我想起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今天我也去参加了一场新书发布,作者在一个特别空旷的场所,拿着一支麦克风,声音非常大。我当时就在想,如果在我的新书分享中说到一些名词,比如说性、性教育、手淫等等,也这样大声,会是什么场景。因为这些词其实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禁忌,因为我们的文化不鼓励公开来谈论这件事情,我们的教育是匮乏的。

  于是:其实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都不说,这样碰到问题的人就不知道向谁求救。说一个题外话,说到我们的教育多么匮乏的时候,我想到前几天看的一个电影,是麦克尤恩的小说《在切瑟尔海滩上》改编的,描写的是六十年代嬉皮士文化和性文化开放的前夜,一对非常相爱的年轻男女,结了婚,在度蜜月的晚上没有办法完成圆房这件事。在性问题上,新郎跟新娘没有办法好好沟通,因为女生也在“黑屋”中。她在结婚前的几个星期,自己拿了一本婚姻指导手册躲在厕所里看,她觉得书上的用语很奇怪,说一个男人进入一个女人,她觉得女人好像是一扇门一样,怎么会用“进入”这样的词。整个表现的是代际之间没有沟通,教育也没有达到。

  而男生是正常环境成长的男生,他觉得这个女孩是性冷淡。女孩说我们可不可以先抛开性不谈,把婚姻进行下去,在这个问题上男生跟女生又产生了分歧。因为男生觉得你怎么可以把性跟爱分开。最后他们分道扬镳的故事很让人痛心,其实就是因为性的问题,双方没有在恰当的时间得到恰当的沟通,导致两个非常相爱的人没有在一起。事实证明这个女生最后成功跟别人结婚并且生了孩子,她不是一个性冷淡。这个故事让我思考,性到底应不应该和爱放在一起?在不同的年代该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张引墨:对。其实性和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你刚才讲的这个问题是一个很尖锐的现实。按照我们的理解西方性教育是很完善的,但事实上并不是。他们有教育大纲,有教育的方法、方式,但实际上也是非常匮乏。

  于是最重要的是女性对自己了解,然后才是对男性了解。比如你书里面说的,所有女性生下来就携带了自己整整一生所需要的卵子,我不久前在一本西方女权主义的著作中才读到这样的信息。你可以想象,在看到那本书之前没有任何一个老师说过。

  张引墨:你刚才提到我们要通过了解自己来了解男性,其实从生命经历本身而言,女性了解自己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于是:任何性别,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要了解自己、要了解对方,首先都离不开性别的存在,两个性别互相了解的基础是对自己有基本的认识,然后再通过两性交往,不断地对对方和自己产生新的认识,应该是这样的渐进过程。而且我相信,假如你这本书再过十五年去采访新一代的年轻人,他们也会有新的问题。

  张引墨: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性的问题不是性本身的问题,而是附加在这个上面的很多问题。

  没有性教育

  生命就会处在盲目的状态

  于是:我一直有一个问题,这本书里有20个故事,当初你们是怎么决定采访哪些人?有些什么样的要求?

  张引墨:最开始决定采访的时候,我们想要采访的目标是未成年人,要求首先是中学生。其次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发生过性关系。大概是这两个基本的要求。采访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比较艰难的,因为是一件很隐蔽的事情。我记得很清楚的一次是,旁边坐了一对中年夫妇,他们可能听见了我们在聊什么,我回头发现他们看我的眼神就像看怪物?

  于是:你有没有给你自己儿子看过这本书?

  张引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儿子还是婴儿,现在已经是青少年。在他成长过程当中,已经养成了有这方面问题直接跟我交流的习惯,他有心仪的女孩也会直接宣布,在我的鼓励下他对这个问题是一种透明、直接、阳光的状态。

  于是:很多家长应该采取这样的一种透明状态,而且小孩子们收到的信息力度、信息密度也会比我们那个时代更多一些。

  所以这本书应该长期做,从20年前到现在,再到开放二胎之后,因为现在的这一代少年会跟我们那个时代有不一样的想法。

  这样的记录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对性文化的态度,这个态度是直接反映在父母和学校对孩子的教育中。不仅仅是性的问题,是整个文化的问题,是文化认知、自我认知的问题。

  张引墨:这是中国人性观念的变迁史。从最开始是绝对禁忌到今天可以跟孩子公开来谈论,实际上教育和信息在开放。

  于是:对,因为有了观念的改变,孩子才会知道怎样保护自己,怎样帮助别人。我当年写《避孕》的时候,出发点跟你完全一样。那个年代避孕知识并不普及,尤其青少年流产的比例是最高的。我觉得非常痛心,一些小孩甚至连最基本的知识都不知道,所以我决定跟一位医生一起做这本书。

  张引墨:我记得我采访的一个女孩,在流产的当天就去参加体育考试,她15年后想起这件事情非常后悔。这件事情最大的悲剧是什么?是因为没有避孕的概念,如果有这个概念,其实没必要受到这么大的伤害。

  于是:是的。所以回过头想,很多伤害都是可以避免的,能够让受伤害的人更少一点就是我们这些书的意义。

  张引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所处的环境是不一样的,我回访一位学生的时候,他说现在性对他而言就是性本身,什么附加内容都没有,但是在青春期的时候性就是禁忌。

  于是:至少对父母来说,当孩子问到自己是怎么来的时候,不要再延用上一代的回答“从垃圾箱里捡来的、从树上掉下来的、从鸽子窝里蹦出来”。

  张引墨:我发现80后的父母已经长大了,甚至90后都快要做父母了。上个礼拜我看到一个80后的妈妈提倡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进行性教育,她有一句话说“你不能等到孩子18岁的时候再跟他讲精子和卵子到底怎么回事,那样就太晚了,几乎晚了15年,讲的时候孩子听不听已经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性教育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孩子来说,都是很重要的事情。

  于是:这本书的再版还是非常有意义的,而且我们期待这本书里采访到的年轻人成为父母的时候会做得很好。

  张引墨:我回访的时候,有一位已经做妈妈的女生说,她一定会给孩子非常好的性教育,因为没有性教育,生命就会处在盲目的状态。

  于是:所以你们还是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关书籍

  

  《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点击图片可购买)

  作者:孙云晓/张引墨

  出版:新星出版社

  出品:新经典·青马文化

  版权说明:

  本文版权归新经典公司所有

  图片来自网络/本期编辑:栗百万

  欢迎转发朋友圈,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