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媒体公开报道372号潜艇机电技工陈祖军的先进事迹,同时披露了372号艇在2014年春节战备巡航期间,在南海某海域遭遇水下断崖的惊险事件中的一些细节。372号艇是进口的基洛级常规潜艇,至今仍然是海军主力艇。当时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性的迅速掉深!潜艇主机舱的一根海水管路因压力陡增而断裂,海水不断向舱内喷射形成水雾,使整个舱室视距几乎为零。在这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陈祖军组织舱室其他两人封闭舱室,控制海水蔓延,并在险情舱室继续进行损管堵漏。

主机舱的迅速反应,给全艇赢得了极其宝贵的时间,此时艇长下令立即排除所有压载水舱,372艇才停止了危险的继续掉深,开始缓慢的上浮。

一般来说,无论是常规潜艇还是上世纪建造的大多数核潜艇,水下300米,基本就是最大的战斗潜深,而一旦掉下350米,几乎就没有再挽回的希望。

上世纪苏联建造的“钛合金核鱼”和进入新世纪后建造的新式核潜艇,最大潜深可以到700米甚至900米,但是到目前也都是理论值。实际上美俄谁也没有真正操纵潜艇到700米以下的深度去实际体验一下,因为很可能一去就再也回不来。

在300米以下的水中,潜艇的耐压壳,巴掌大的面积,承受水的压力就是好几吨,一百多米长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足,一根通海管路不达标,都可能导致艇毁人亡。

实际上,当今导致潜艇沉没的事故中,一开始往往并不是主耐压壳被压瘪,而是个别通海的阀门或者管道先崩溃漏水,抢救不及时,导致潜艇内部灌水超重,再逐步沉入深海而彻底崩溃。372号艇的遇险和抢救过程也证明了这一点。372在大深度掉深以后,最新崩溃漏水的也是一根通海管道!不过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能像演习中那样,抢险者用身体直接顶着喷出的漏水去关闭阀门,因为在两三百米水下漏水时,喷出的海水压力,会大到直接把人打昏甚至打死!

美国的长尾鲨号是世界上第一艘沉没的核潜艇,而且是在深潜试验中崩溃沉没,全艇129人,无一人生还,事故很可能也是从一根管道破裂漏水开始!

长尾鲨号1961年8月正式服役,水下排水量为4310吨。此前,美国建造的全部常规艇和核潜艇的下潜极限深度均在210米左右,而该艇却打了鸡血一样的一跃将最大下潜指标,增加到396米!几乎翻了一倍。虽然这对于提高其反潜对抗能力极为有利,因为当时世界上所有的深水炸弹和鱼雷都不能攻击300米水深以下的目标。但美国人的这种“潜深大跃进”,也终于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1962年4月10日,长尾鲨号核潜艇艇在科德角以东200海里的威尔金松海沟处进行深潜试验。9时17分:“到达试验深度,水下396米”。突然有一种异常声响信号传到水面,但由于声音已严重失真。为其护航的水面舰艇副舰长,在二战期间有在大西洋反潜作战中击沉德国潜艇的实际经验,他马上断言,这是潜艇耐压壳被压坏的声音!

美国海军调查后认为,造成沉没的最可能的原因,是长尾鲨号的海水引入系统的某个局部管路出了问题,且很可能在机舱范围。潜艇周围的海水在巨大压力作用下涌入舱室时会造成猛烈的水雾。进入舱室的海水使输电网络失效且导致潜艇失去动力。长尾鲨号航速下降之后开始下沉,片刻便超越它的临界深度,最后的残骸永远停在2560米的海底上!此后几十年,美国海军老老实实的把核潜艇的最大工作潜深定位在300米,不敢随意突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