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锦迩 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 2018年9月12日

暑假,往往是一年中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候,放下繁重课业的负担,尽情的游玩、嬉戏,享受着炎炎夏日给他们带来的漫长假期。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把它和我们的学习、生活有机结合?这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暑期,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配合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9月11日,王宅小学首届丰收节开幕式暨“2018你好,暑假”成果研讨会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华东师范学学教育学部青年教师联谊会主办,由武义县教育局和王宅小学共同承办。上海华东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李家成教授,武义县教育局王朝晖局长、王宅镇党委书记陶宣忠以及来自全国各地共100多名优秀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活动。

一大早,王宅小学的耕读大道和古树林热闹非凡,农味作品展、传统小游戏、农产品展销、厨艺大比拼、农耕大体验,各种项目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这边在用石磨磨豆腐,轻轻地舀一勺经过一夜浸泡的黄豆,放入石磨,握着手柄,顺时针一圈一圈地转,颗粒分明的黄豆就变成了“冰淇淋”状从出口流入桶内,人们用它做豆浆做豆腐,这个传统活动让很多孩子和参会嘉宾都跃跃欲试;那边,传统工具“风车”也来到现场,它可不是我们孩子的玩具,而是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劳动工具,每到丰收季节,晒干稻谷,总有些谷壳还混在里面,怎么办?把晒干的稻谷倒入风车,用手轻轻地转动,谷壳随着风力跑了出来,颗粒饱满的稻谷就从另一个出口出来装到了竹箩筐里。道路两旁,孩子们在“跳房子”、“翻花绳”……

古树林里,传来阵阵扑鼻的香味,原来这里在进行厨艺大比拼,饺子、馄饨应有尽有,还有的孩子俨然一个小厨神,红烧肉、酸菜鱼、武义醋鸡全然不在话下,都是拿手好菜,人们排着队想要品尝。另一侧,孩子们在奋力吆喝叫卖,他们利用暑假时间,晒了芋头干,做了土豆片,熬了梨膏等,现在到了“丰收”一刻,大家用各自招数吸引“顾客”,摊位前围满了被吸引过去的客人。这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丰收节活动,帮助学生开阔了视野、了解农业的发展、感受农业劳作的辛苦,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了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随后,2018“你好,暑假”成果研讨会开幕。武义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朝晖致辞,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宣布成果研讨会开幕。本次会议由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家成主持。首先由王宅小学雷春伟校长作了“驾驶别样课堂,试看雄鹰翱翔”专题报告。王宅小学李萍如副校长和周苏芬副校长分别主持了“学校特色教育劳动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研讨活动”和 “ 本色学堂课程学习资源挖掘与拓展研讨”。通过研讨,老师们发现劳动教育让孩子、家长、老师都得到了改变,一次次活动让孩子们完成了从个体成长到集体成长的蜕变。今后,我们要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家庭、社会协同教育作用,让劳动教育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出更大的实效。暑期里孩子们组织了家庭夏令营、探访祠堂、打卡阅读等活动,比如六年级上册有个单元主题是“初识鲁迅”,学生们通过暑期游鲁迅故乡,逛咸亨酒店,吃茴香豆,坐乌篷船等,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鲁迅作品下的人物及事,我们接下来的教学就不会那么苍白。这些活动材料整理成学习资源包,在学科教学中让我们的书本真正与生活世界联通,为我们的“本色学堂”所用。

接下来由暑期里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的班主任作了“你好,暑期”活动的成果交流分享。如蓝燕美老师作了“农村小学生暑假自主学习、生活发展可能性探究”的分享,蓝美琴老师作了“回归自然,学医成长-----县城小学生暑假生活创新”的分享,王莉老师作了“20个美篇,印证海外暑假研学成长之路”的分享。共有14个班主任分享了自己班级的活动。最后由李家成教授作了“成就生活的美好与人的幸福国际比较视野下的你好,寒假!和你好,暑假!研究的价值取向初探”专题报告。

此次研讨活动为与会的老师们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大家对学生的假期生活资源的再挖掘都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启发,对今后的学生生活资源与课堂教学以及学校德育工作的融通整合有了更加深层次的思考。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