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5日,怀柔科学城。 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为市政府正局级派出机构,怀柔区委书记常卫任科学城党工委书记;目前中科院9个研究所已进驻

中共北京市委怀柔科学城工作委员会、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于9月11日正式成立。管委会明确为市政府派出机构,正局级。怀柔区委书记常卫任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

科学城规划面积100.9平方公里,包括密云区的32.5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将于2018年编制完成。

首个整建制入驻的科研机构——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搬迁入驻工作已正式启动,目前工程进度已达到80%。

据了解,怀柔科学城建设属于国家战略部署。目标是“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首个整建制迁入科研机构年底进驻

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搬迁进驻怀柔科学城工作目前已正式启动。该所是怀柔科学城启动建设以来,中科院与北京市在怀柔科学城共建的首个整建制进驻科研机构。

纳米能源所是中科院与北京市为落实中组部引进“千人计划”顶尖人才王中林院士及其创新团队项目合作共建的科研机构。怀柔园区项目总建设用地规模4.47公顷,总建筑面积10.78万平方米,于2016年开工,目前工程进度已达到80%,预计年底实现竣工交付。

纳米能源所聚焦纳米能源与微纳系统,目前已申请各项专利437件,获得授权150件、国际专利授权10件。科研人员80名,高级职称44人,国家、中科院及北京市的人才项目38个。产业化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经孵化了2家公司,均在怀柔区注册。

中科院副院长张涛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科院将把推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作为院市科技合作的战略重点,纳米能源所就是双方合作的一个具体成果。“作为怀柔科学城第一个整建制搬迁进驻的科研机构,这是一件具有重要标志性的事件。”

14个科教专项平台项目力争年内全开工

据怀柔科学城筹备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中科院系统电子所、网络中心、力学所、空间中心、纳米能源与系统所、地质地球所、北京综合研究中心、物理所、大气物理所等9个研究所已进驻怀柔科学城。

2018年,怀柔科学城按照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的整体安排,提前启动项目供地、开工建设保障等方面工作,加快推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新落地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子午工程二期等4个大科学装置。

同时,大科学装置用高功率高可靠速调管研制平台等14个科教专项平台项目和其他待定项目组成的“项目群”前期手续办理,也力争年内全部开工建设。

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阴和俊出席怀柔区科学城管委会成立会议时强调,要立足建设“百年科学城”目标,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推进科学城相关规划编制。

据悉,怀柔科学城已编制完成科学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和北部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方案,计划于2018年编制完成科学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交通、市政、产业与人口等专项规划,逐步构建起科学完备的怀柔科学城规划体系。

将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据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联合批复的《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怀柔科学城的建设将“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北京市委要求,怀柔科学城明确以科研功能及配套为主的空间布局要求,重点建设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发展一批高端研发平台,集聚一批世界顶尖人才,会聚一批世界级的科学研究机构,引领一批新兴产业,提升我国在交叉前沿领域的源头创新能力和科技综合实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努力建成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去年6月,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察看科学城规划与中科院院长白春礼座谈时强调:怀柔科学城在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中肩负着特殊使命,就是通过与中科院等合作,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怀柔科学城建设属于国家战略部署,也是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重要任务,为北京尤其是怀柔区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延展

道路

连接科学城、怀柔中心城区新路通车

怀柔科学城新添一条对外联络通道。怀柔新城北大街东延道路已于9月11日正式通车,打通怀柔科学城与怀柔中心城区的联系。

道路起点为雁栖中心路,沿牤牛河南岸向东与杨雁路相连,道路全长2270米。北大街东延道路是城市主干道,采用双向六车道设计,跨雁栖河处新建桥梁1座。

该道路直接连起怀柔科学城和怀柔中心城区,为怀柔科学城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使怀柔科学城内的科研院所和企业职工能更便捷地享受到怀柔中心城区的各项配套服务。

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一名工作人员介绍,道路开通后每天上班能节省将近十多分钟。该道路通车也同时缓解了市民进出怀柔城区的交通压力,成为市民进出城的新选择。

怀柔区交通局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已设计了泉河路东至怀柔科学城区域的公交站线,线路长度14公里,计划全天发车60班次。预计开通后,可更好解决北大街沿线、光织谷小区、雁栖地区、科学城政务服务中心等地市民的出行问题。

另外,怀柔科学城路网结构中另一条主要道路,通怀路京承高速至河防口段道路用地日前获批。该路段全程21.5公里,南起京承高速大韩庄立交,终点接111国道河防口,设计为一级公路,力争年底实现开工建设。

通怀路怀柔段建成后,将连通怀柔科学城与城市副中心,并形成一条贯穿北京东部密云、怀柔、顺义、通州区域的纵向联络通道。

背景

今年“三城一区”规划将编制完成

“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三城”指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昌平未来科学城,“一区”指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据媒体报道,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水平推进‘三城一区’建设”。今年,“三城一区”规划将编制完成,促进协同联动发展。

自6月10日至今,三个月的时间,蔡奇先后对怀柔科学城、中关村科学城和昌平未来科学城进行了调研。蔡奇说,中关村科学城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也是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区;未来科学城处在中关村科学城和怀柔科学城的连接点上。“三城一区”要连成一个走廊,关键看未来科学城。

在怀柔调研时,他讲到,我们要建的是一个科学城,不是科技园。“城”的关键是配套服务功能。要突出为科技创新搞好配套服务,做好区域交通、优质教育医疗资源进驻、科技人才居住保障等工作,建设国际一流、绿色生态智慧人文的科学之城、创新之城,努力为科学家的探索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