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剧以方志敏的乡音--弋阳腔来塑造方志敏的英雄形象,通过艺术的手段,以豪情、悲壮的叙事风格和宏伟、壮阔、大气的舞台场面,描述了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北上抗日及被捕入狱后的历史故事,表现方志敏“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革命精神。首场大戏为革命现代戏弋阳腔《方志敏》,该剧由李蓬狄担纲编剧,全剧共分6个篇章,历时一年完成创作,邀请了北京京剧院一级导演徐春兰担任导演,国内戏剧界名家程烈清作曲,罗江涛负责舞美,并由省内著名演员李维德、于文华等担任主要角色。

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会演

演出时间:6月18日-19日 19:30

演出地点: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北京)

演出单位: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

戏缘将进行全程直播,欢迎观看!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由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18日晚在北京全国地方戏演出中心开幕,31台剧节目将在接下来两月里轮次上演。

首场大戏为革命现代戏弋阳腔《方志敏》,该剧由李蓬狄担纲编剧,全剧共分6个篇章,历时一年完成创作,邀请了北京京剧院一级导演徐春兰担任导演,国内戏剧界名家程烈清作曲,罗江涛负责舞美,并由省内著名演员李维德、于文华等担任主要角色。

戏缘直播|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会演—江西弋阳腔《方志敏》

该剧获得江西省委宣传部2018年度江西省优秀舞台艺术专项资助项目,入围江西省文化厅2017年剧本孵化计划后,目前,该剧已被列入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戏缘直播|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会演—江西弋阳腔《方志敏》

该剧以方志敏的乡音--弋阳腔来塑造方志敏的英雄形象,通过艺术的手段,以豪情、悲壮的叙事风格和宏伟、壮阔、大气的舞台场面,描述了方志敏率领的红十军北上抗日及被捕入狱后的历史故事,表现方志敏“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革命精神。

01

剧情简介

“风雪漫天,独对强敌二十万。鏖战分水关,浴血怀玉山!勇闯重围数十里,苦熬七日饥与寒。弹尽粮绝陷绝境,孤军喋血战犹酣。”带你走进那个热血革命时代。

戏缘直播|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会演—江西弋阳腔《方志敏》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红十军,为策应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军政委主席方志敏率部八千多人,转战于闽浙皖赣等地,迎战国民党二十万的精锐部队。1935年1月,因兵力过于悬殊,方志敏等红军将领不幸于怀玉山战场被捕。

戏缘直播|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会演—江西弋阳腔《方志敏》

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方志敏的被捕,使国民党军政上下大为振奋;蒋介石欲劝降方志敏,手谕同囚狱中的原国民党元老黄亦民出面说服;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曹处长,更是软硬兼施,安排优待号牢房,同时又抓捕妻子缪敏及家人,利诱方志敏投降。深陷囹圄的方志敏,坚持革命理想,丝毫不为所动。

戏缘直播|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会演—江西弋阳腔《方志敏》

狱中方志敏虽于沉疴,但不放弃“活一天,就要继续战斗一天”的革命意志。通过细致、耐心的工作,以及他高尚的人格和为民族求解放、为百姓脱苦难的崇高理想,深深影响了国民党队伍中的进步青年高俊鹏、吴小雨投身革命。并打动了黄亦民,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

戏缘直播|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会演—江西弋阳腔《方志敏》

方志敏“以必死的决心,图谋意外的获救。”在黄亦民等人帮助下,与狱中的抗日志士组织越狱行动。但,281天过去,蒋介石的劝降计划难以得逞,便对方志敏亲自下了枪决令。黄亦民、吴小雨欲救方志敏,但方志敏担忧自己一走,越狱行动暴露,敌人会杀害狱中所有难友,而放弃了个人安危。

戏缘直播|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会演—江西弋阳腔《方志敏》

1935年8月6日的深夜,行刑前军法处曹处长,最后逼降。方志敏以“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为共产主义牺牲、为苏维埃流血,那是我们十分愿意的!”中国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慷慨就义!

戏缘直播|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会演—江西弋阳腔《方志敏》

方志敏壮烈牺牲了,但他于狱中著写的《可爱的中国》、《清贫》深深激励着中华儿女!

戏缘直播|2019年全国基层院团戏会演—江西弋阳腔《方志敏》

02

剧种特色

弋阳位于赣东北的信江中游,旧属广信府。东汉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置县,初名葛阳,隋开皇十二年(公元590年)改名弋阳,以江形如弋故而名之。南宋中期,勃兴于浙江的南戏西进信江,经弋溪而传入江西,在弋阳地区以佛道故事为核心,融南曲戏文与当地音乐于其间,“辗转改益”,于元末明初孽乳出一种新的地方剧种,时称弋阳腔。弋阳腔诞生以后,即以其“杜撰百端”的连台大戏与“错用乡语”的艺术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在民间广为流传。其主要艺术特色有:干唱,锣鼓伴奏,人声帮腔,“其节以鼓,其调喧”;腔调自由,有格律而不为格律所限制,随心歌唱,任意行腔;旋律少变,节奏简朴;长韵帮腔,一句帮腔,多至三十余拍,每拍一锣,其帮腔之繁,几乎每句皆和;“滚白”与“滚唱”的使用,夹于曲牌唱腔中似念非念,似唱非唱的吟诵。至明嘉靖年间,向着北京、南京、湖南、广东、福建、安徽迅猛发展,达到高峰,并以其为首,在全国各地衍生成了庞大的弋阳高腔体系,如今南北十三省四十八个声腔剧种与它都有密切的渊源关系,推动着地方戏曲的发展进程。2004年,弋阳腔被文化部列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试点工程;2006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