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節高口碑電影《少年桑吉》亮相,展現生活的樸實感動

近日,電影《少年桑吉》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展映放映,該電影根據曾獲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著名作家阿來的兒童文學《三隻蟲草》改編;由著名編劇蘆葦擔任電影藝術總監;被稱爲“臺灣電影教母”、曾擔任金馬獎主席的焦雄屏老師作爲電影的監製;張國棟導演、仁青甲木措主演;電影在展映現場引發廣泛討論和盛讚,更是有觀衆感動得泣不成聲,被電影中的小主演真實質樸的表演深深打動。電影成爲上海國際電影節高口碑展映作品,更是被現場觀衆、媒體盛讚不可多得的導演處女作。

上影節高口碑電影《少年桑吉》亮相,展現生活的樸實感動

金牌主創品質背書 創作純淨質樸底蘊深厚

《少年桑吉》改編自著名作家阿來的首部兒童文學作品《三隻蟲草》,阿來是四川文學史上首位獲得茅盾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雙冠王、四川省作協主席,同時更提名了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其筆下文學作品觸動人心,語言輕巧而富有魅力,充滿靈動的詩意,更蘊含着豐厚的藏族文化意蘊。電影《少年桑吉》從一個孩子眼中的世界出發,講述了藏區少年桑吉爲求知追尋《百科全書》,以蟲草爲線索而展開的自我漂流之旅。在這趟冒險旅途中,三隻蟲草的奇幻漂流呈現出人間百態,孩子的純真在灰暗的俗世中,閃爍着耀眼的光芒,清澈而豐饒,空靈而富哲思,充滿人性的溫暖和深厚的情感。

上影節高口碑電影《少年桑吉》亮相,展現生活的樸實感動

此次上海電影節的首度亮相,主創團隊親臨現場與觀衆、媒體進行深度交流對談,嘉賓陣容含金量堪比上海國際電影節大師論壇。導演張國棟雖是第一次拍攝劇情長片,卻已經在在藏區深耕10年,深入體驗藏區生活並拍攝紀錄片。在他的鏡頭下,一派真實且壯美的藏區生活慢慢呈現開來,他帶領團隊在海拔4500米的拍攝環境歷經困難險阻,只爲將《少年桑吉》這部樸實無華的作品呈現給觀衆。被譽爲“中國第一編劇”、先後創作了《霸王別姬》、《活着》、《圖雅的婚事》和《狼圖騰》等國語史詩佳作的蘆葦此次擔綱《少年桑吉》藝術顧問,同時蘆葦老師也在上海國際電影節創投單元擔任大師課講師,與新導演、製片人、編劇進行深度交流,帶動支持電影行業誕生更多優秀作品。臺灣著名電影人焦雄屏老師擔綱電影監製,並對電影最終成片做出了深深的肯定,由此可見電影毋庸置疑的高品質,只待觀衆細細體會沉浸其間。

上影節高口碑電影《少年桑吉》亮相,展現生活的樸實感動

首映贏得滿堂好評 或將刷新華語兒童電影藝術高度

電影放映結束後,主創在連綿熱烈的掌聲中亮相,臺灣電影教母焦雄屏在現場分享了《少年桑吉》極高的藝術性和思想高度,她認爲:“已經看了很多遍,今天看依舊很感動,影片很棒的地方在於它不只是一次對真實生活的記錄,更提煉了人與自然、社會、文明的二元對立,一邊是小孩的世界,一邊是真正的生命,這是一個非常完整的對立。”焦雄屏還表示:“張國棟導演不同於以往的新導演,他對一些長鏡頭和一些複雜鏡頭的運轉非常乾淨利落,這個影片就像一首詩一樣,是一次對人生、對文明的美麗的觀察。希望每個觀衆都能有機會欣賞到這部影片,希望大家都能知道這部電影不只是簡單的講故事,更像是一首永恆的詩歌。”中國著名編劇、本片藝術指導蘆葦則從專業角度評析影片:“我們中國電影因爲過度娛樂化和商業化,導致與真實的社會生活存在很大的距離,大部分觀衆在進電影院的時候,實際上不是去尋求感動,而是在尋找娛樂,這部電影真正的意義在於堅持用鏡頭對準普通人的生活,把孩子的經歷和真實的生活雕刻下來,是一個平等的對視、是非常友善、非常真實、非常親和的一種表達。導演張國棟與現場觀衆分享了拍攝過程的不易歷程,“實際上都是老天爺在幫忙,從早上4點一直下到晚上7點,我們收工了雪就停了,可能是我們感動了土地,對那片拍攝的土地充滿了敬意和愛戴。“在4500米的高海拔,劇組不僅經歷高原反應、缺氧、雪盲等不良反應,和拍攝場景的重重艱險,能將壯美高山雪景拍下更實屬大自然的饋贈。《少年桑吉》全體劇組對土地、大自然懷有的崇高敬意,也將這敬意放在電影創作之中,從而讓觀影者深深進入其中。對於劇中靈性十足的小主演仁青甲木措,導演表示:“我幾乎是在上萬個孩子中找到了他。”張國棟回憶,仁青甲木措的眼睛一下就“抓”住了他,“他相當於是雪山給我們送來的一隻真正的蟲草,像一顆寶石一樣,點亮了我們這部電影。”

上影節高口碑電影《少年桑吉》亮相,展現生活的樸實感動

在《少年桑吉》展映會現場,媒體、業內從業人士和觀衆也非常踊躍地與主創進行交流和提問。有一位從事編劇的觀衆在提問時泣不成聲,對於影片最後的結局感同身受,流淚請求:“導演有沒有可能拍一個新的結局?“並沉浸在影片深深的真實感而內心久久無法平息。還有觀衆被《少年桑吉》具有的教育啓迪性所感染,“在孩子的眼中善惡分明,快樂是純粹的,悲傷也是純粹的,沒有複雜的勾心鬥角,有的只是最真實的美好。電影《少年桑吉》能勾起人們心底裏的柔軟和善良,感受到人性的溫暖。讓人想起了伊朗電影《小鞋子》。”還有原著的忠實讀者帶着咿呀學語的孩子來到現場,相比原著,她認爲:“影片的改編更加巧妙,很驚喜能在影片中看到一些生活化的場景,而且開放性結局的處理也能引起觀衆的思考。“更有從事教育行業的觀衆專程從杭州遠道而來,她表示:“我這次是帶着任務來的,原著小說我已經推薦過給我的學生們看過,孩子們非常喜歡,非常期待影片在全國正式上映,到時必定會帶上學生鼎力支持!”製片人李海濤也回應了觀衆的熱切期許:“影片預計將會在年底與大家見面,請大家敬請期待。”見面會尾聲,張國棟導演爲現場觀衆解析了影片中三隻蟲草的深刻內涵:“第一隻蟲草流入了世俗的交易,第二隻蟲草代表了感恩之心,第三隻蟲草則代表自我的成長與自然的迴歸。”

上影節高口碑電影《少年桑吉》亮相,展現生活的樸實感動

上海國際電影節爲電影《少年桑吉》精心安排了兩場展映活動,將這份童趣、童真、感動分享給更多的觀衆。主創團隊導演、小演員也即將出席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紅毯儀式,更增觀衆對電影上映的熱切期許。獲百花文學小說獎的兒童文學改編、《少年桑吉》不僅是一次心靈的奇幻漂流,更是一份對美好世界的嚮往和請願,無論如何變化與成長,長在心底的的善良都將讓我們溫柔地與世界和解,完成一次從江河到海洋,從海洋到天空,最終迴歸大地的心的輪迴。

上影節高口碑電影《少年桑吉》亮相,展現生活的樸實感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