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澎湃新聞獲得的這份政府內部通知稱,由於琿春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已指定權威部門對政務大廳一樓、二樓空氣甲醛含量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均符合國家規定甲醛安全標準,爲樹立琿春市政務服務良好形象,要求駐廳人員嚴格按照大廳管理條例安心工作,上班時間不得佩戴口罩。6月13日,琿政數字化局向入駐新政務大廳的各單位發通知,稱甲醛檢測達標,要求工作人員上班時間不得佩戴口罩。

原標題:琿春政務大廳辦公人員戴口罩上班,通知要求:甲醛達標不許戴

近日,吉林延邊州琿春市新裝修過的政務大廳被指“空氣刺鼻”,駐廳單位工作人員紛紛戴口罩上班。有關政府部門隨後發通知稱,經權威部門檢測,空氣中的甲醛含量符合國家安全標準,要求工作人員摘下口罩,樹立政務服務良好形象。

6月19日下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向發文部門“琿春市政務服務與數字化建設管理局”(簡稱“琿政數字化局”)詢問該通知真實性,辦公室一名劉姓工作人員先表示認同,並稱“需要和領導研究怎麼答覆”,而當記者繼續詢問細節時,該人員一會否認文件由該局發出,一會又稱“不知道誰發的,還沒確認好”。

6月13日,琿政數字化局向入駐新政務大廳的各單位發通知,稱甲醛檢測達標,要求工作人員上班時間不得佩戴口罩。

澎湃新聞獲得的這份政府內部通知稱,由於琿春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已指定權威部門對政務大廳一樓、二樓空氣甲醛含量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均符合國家規定甲醛安全標準,爲樹立琿春市政務服務良好形象,要求駐廳人員嚴格按照大廳管理條例安心工作,上班時間不得佩戴口罩。

通知最後指出:“如工作人員對自己工作區域空氣質量存在疑問,可向管理部門提出申請,進行局部檢測”。

署名顯示,該通知由琿政數字化局向各駐廳單位發出,時間爲2019年6月13日。

19日,記者聯繫上委託檢測的琿春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該局後勤保障科一名工作人員回應稱,該單位確實曾委託第三方對新政務大廳空氣做過檢測,結果顯示,甲醛含量符合國家標準,“就是氣味一直散不出去”。

該人員強調,從大樓建成到裝修完成,整座大樓通風良好,並曾一度延後各單位“搬家”時間,最終入駐新政務大廳,是爲了“響應市級領導安排”。

至於檢測由具體哪家權威部門實施、除甲醛外還包括哪些檢測項目、是否均符合標準,該人員表示不知情,並提供了後勤保障科負責人高姓科長電話。

截至發稿,該高姓科長尚未回覆記者電話或短信詢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通知發出後,政務大廳仍有工作人員選擇戴口罩上班。

19日,琿春市一名曾前往政務大廳辦事的李姓市民向澎湃新聞回憶,僅十幾分鍾內,他便看到有3名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前兩天(戴口罩的人)更多,今天已經少了很多”。他表示,政務大廳“確實味很大,很刺鼻,挺難聞的,剛進去還好,估計待時間長,肯定有問題”。

《室內空氣質量標準》2002年由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衛生部、國家環境保護總局批准發佈。

根據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室內甲醛標準爲0.1mg/m3(1小時均值),超過該標準,即爲不合格。當甲醛濃度較高時,會引發氣喘、刺激性流淚、噁心、胸悶等症狀。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將甲醛確認爲一類致癌物。

上海市建築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環境研究所所長李景才表示,根據我國《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除了甲醛,室內空氣質量還需檢測種類繁多的項目。

在這些項目中,具有刺鼻氣味的物質包括苯、甲苯、二甲苯,甲醛,以及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無機物。其中,苯對人體的危害最大,室內空氣含量若超過0.11 mg/m3(1小時均值),則會超標。

對於甲醛來說,通常情況下,也只有濃度較高,超過國家標準0.1mg/m3(1小時均值)後,纔有可能被人聞到。

李景才介紹稱,即便最終所有檢測指標都合格,也不代表室內空氣對人體沒有危害。

他表示,囿於人類認知水平的限制,目前仍有上百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無法被準確檢測,卻仍對人體存在潛在的危害:“空氣質量有兩個指標,首先,聞不到讓人特別不舒服的味道;其次,客觀指標應當滿足現行的國家標準,嚴格說來,這兩個指標必須同時滿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