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从懂事开始,月饼一直都是村里的紧俏货。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广大农村地区都在为了解决温饱而努力,有月饼吃是个很奢侈的事,也是一种很好吃的味道,一种忘不了童年的记忆。

那时候的月饼大多是镇上饼家手工做的,清一色的五仁叉烧。那个味道确实独特,本地水晶猪肉甜香爽口、冬瓜糖甜而不腻、叉烧咸香不柴、伍仁酥香脆弱、饼皮油香软化,各种原料都有各自的味道。

也许会觉得记忆为什么那么清晰,确实是那个年代在中秋没有那么多东西吃啊,另外也是没什么钱去购买月饼。那时的月饼是四个叠一起用油纸卷好包装卖的,我们那叫一统。好像是五毛钱一个,两块一统。

家里吃一个月饼要大家一起拿刀切成小块分着吃呢。吃的时候也不是一口就嚼完了,那是一点一点抠着吃呢,这样才能吃得久,品得久啊。把饼皮慢慢掰开吃,然后抠块水晶肉,抠块冬瓜糖,抠块叉烧,抠点伍仁,就像一样样的数着吃完。也只有五仁叉烧能有这么复杂多样的口味了。至于别人家有多点钱的,可能会搞到盒装的,那个盒子可能就会成为装钱的盒子收起来了。

有一年邻居的小伙伴经受不住月饼美味的诱惑,把家里一统完整的月饼开封吃了,谁知这是阿姨第二天要回娘家的“礼物”,小伙伴愣是被老娘揍哭了。后面阿姨自己也是心酸的哭了,也是疼在娘心啊。后面也是凑了钱不舍的买了一统新的再回娘家了。

尽管现在月饼花样万千,也还是独爱五仁叉烧啊。大家小时候估计没有这么深刻的体会吧!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