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上午开始,位于ofo总部的中关村互联网中心,几百位前来退押金的ofo用户在这里排队等待退押金。据现场用户透露,从楼下排到楼上ofo办公室需要至少排两个小时。

而到ofo办公室后,也只是登记,并不返还现金,用户填好表格以后将在1-3个工作日内退还押金。

2017年下半年以来,悟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等相继倒闭,摩拜今年以27亿美金卖身美团。

如今,只剩ofo在艰挺,创始人戴威在11月28日的内部信中甚至表示“跪着也要活下去”。

不只是ofo这样的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途歌近日再曝“退押金难”。

据悉,原本 7 个工作日应该退还的 1500 元押金迟迟拿不到,部分用户等待时长达两个月的问题。此外,使用途歌App搜索车辆,周围 2 公里内只有 3 辆车。

对此,途歌官方回应称,“途歌退押金的时间是20+ 7 个工作日,不像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退押金需通过我方初审、第三方复审以及交通部门进行校正审核,核查在使用车辆期间出现违章、违停以及用车异常等问题,确定无误后方可原路退回。”

为什么无一例外,这些濒临倒闭的公司都采用了押金模式呢?为什么退押金直接导致他们死亡?

笔者分析认为:

1、押金模式看似是建立用户平台双方信任、稳定运行的前提,但它也弱不禁风,催垮公司首当其冲。

2、车坏了没关系,退不出押金用户就要走了。极易受舆论影响,迅速出现挤兑,挤兑已经让很多公司关门。是互联网金融的死穴。

3、发放押金也有技巧,当开始有苗头的时候满足首批退押金需求,遏制早期舆论。后期一窝蜂都来退押金就真的难了……

4、如果挪用了押金,就不能怪谁了。本质是企业烧钱,造血能力不足,很可能就动心思挪用押金了。

《财新周刊》6月报道称,ofo目前欠款15亿元,押金余额仅剩35亿元左右。根据ofo官方资料计算得知,若按照ofo官方宣称的2亿用户、每位用户押金按涨价前的99元以及累计免押金近3000万人粗略计算,ofo挪用用户押金或许已超百亿。

押金模式是压死互联网公司的第一根稻草,而免押金是压死共享单车的最后一根稻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