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俊丰很喜欢江苏省昆剧院的所在地。

南京城内,被车水马龙的街道与比肩继踵的游客包围着的,是著名的朝天宫建筑群。而江苏省昆剧院的院址,仅仅与这片喧嚣一墙之隔。

江苏省昆剧院的大门上仍然悬挂这“江宁府学”的牌匾

供图 / 马俊丰

江宁府学,据传曾是昔日的顾炎武祠。清末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李鸿章主持将肇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朝天宫辟为文庙。按照明清两朝的规制,各地文庙旁应当坐落着当地的官办学院,因此江宁一地的最高学府——江宁府学就由顾炎武祠改建而成。此后百余年间,金陵石城几经兴废。

时至今日,一栋栋高楼环抱四周,朝天宫西侧与江宁府学对称的历史建筑卞公祠早已不存,朝天宫作为南京市博物馆的所在地每日游人如织。唯独昔日的江宁府学一座院落,将时光的匆匆流逝挡在院墙之外,在今日发达喧闹的城市中独享着一番宁静。

正是这方宁静,温润着昆曲水磨调的檀板轻敲、丝竹轻响,让跨越六百年的艺术在这样一处隔绝了时光飞逝的空间里细细流淌。

与“理想形象”的第一次相见

马俊丰也是在这样的空间里第一次与施夏明、单雯见面。

他们是今天昆曲舞台上最具魅力的青年演员,被喜爱昆曲的年轻观众奉为昆曲舞台上的“金童玉女”。当然,如今与马俊丰见面,则是因为这两位青年艺术家的新身份——在马俊丰执导的昆剧《浮生六记》中担任主角。

马俊丰镜头下的单雯和施夏明 拍摄于江苏省昆剧院内

供图 / 马俊丰

其实早在正式见面之前,马俊丰已经以另一种方式与他们“神交久矣”。当确认受邀担任昆剧《浮生六记》的导演之后,马俊丰便得知自己新戏的两位主演是当下昆曲戏迷圈里颇具人气的两位演员。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新戏的合作者,他在筹备阶段便找来两人之前的演出视频,独自一人闷头看了个遍。

在这一个接一个昆曲剧目轮番登场的过程中,马俊丰对两位年轻昆曲演员的表演愈发痴迷。当他与二人见面之后,坚持称年轻的单雯和施夏明“两位老师”。

在与主演见面之前,马俊丰便仔细研读了《浮生六记》剧本,在脑海里一遍又一遍勾勒沈复和芸娘的形象。当翻看单雯和施夏明演出的剧目时,他觉得自己正在无限接近心目中那个“理想形象”。直到这次在南京省昆的静谧庭院中与两人初次相见,马俊丰倏然意识到,自己心目中的“沈复”和“芸娘”找到了。

在马俊丰看来,青春灿烂的年华里孕育着古典隽永的美,这是话剧演员所难以企及的。而正是昆曲,赋予了这两位年轻人独特的舞台魅力。

接受全新的“挑战”

真正令马俊丰折服的,不仅仅是单雯与施夏明恣意昂扬的青春底色,还有他们在舞台上展现出的这个年龄段演员少有的成熟。

马俊丰拍摄的

单雯与施夏明

供图 / 马俊丰

《牡丹亭》中的柳梦梅与杜丽娘,是青涩少年的欢愉之恋;《桃花扇》里的侯方域与李香君,则是始终在国破家亡的巨大阴影之下的挣扎;《玉簪记》里,单雯演活了欲拒还迎的出家人,《南柯梦》中,施夏明将人的欲望的觉醒与幻灭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马俊丰看来,一般人们对戏曲人物高度程式化的圭臬所限制的理解其实并不确切,优秀的戏曲演员对人物的塑造都有着独到的见解。而马俊丰从单雯和施夏明的身上看到了这种特质。

马俊丰认为,《浮生六记》中的沈复与芸娘是“极其复杂的两个人物”,他们既有中国古典文学形象中固有的神韵,又具备与其他人物截然不同的人物特质与性格,这也是演员要塑造两个全新的人物所面临的挑战。

其实,对于单雯和施夏明而言,这种挑战并非首次,他们曾经合作过的昆剧《醉心花》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尽管故事的背景已经高度本土化,但是追求自由的年轻武士与敢爱敢恨的富家小姐,仍然与传统剧目中反抗伦理枷锁的爱情主人公有很大不同。当时的单雯与施夏明,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塑造人物的特殊性,但是今天当他们要塑造《浮生六记》中的一对清代中国江南小夫妻时,却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醉心花》剧照

与《醉心花》不同,《浮生六记》中的沈复与芸娘乍看上去与传统戏曲中的文人眷侣差别不大,但当演员进入剧本,走进剧中人的生活时,人物的特殊性才豁然展现在他们面前。施夏明意识到,自己稍有不慎,便会将沈复的形象往自己塑造过的其他经典昆曲人物身上靠,但是他又很清楚,在创造人物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作品中的技巧,却不能直接带入不同人物的心境,这就是神与形的区别。

庭院深处,觅得一双佳偶天成

马俊丰面临的挑战并不比单雯和施夏明少,尽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执导昆曲剧目。早在五年之前,马俊丰导演的小剧场实验昆剧《四声猿·翠乡梦》就一度惊艳舞台。这部改编自明代剧作家徐渭的传奇经典,在马俊丰的巧思之中,幻化成为一场荒诞奇绝的寓言故事。

有执导昆曲作品的经验,但马俊丰仍然觉得两个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与《四声猿·翠乡梦》寓言式的小剧场昆曲不同,《浮生六记》有着貌似平淡实则更加深沉的气质。尽管《浮生六记》是新创的剧本,但马俊丰认为在舞台呈现上更应该坚持不破坏昆曲的传统美学。

浮生

六记

“以简约空灵的美学意向来传递磅礴深沉的爱情故事,可以向观众传递一种话剧舞台难以表达的悠远意境,从而给观众无限的可能。”马俊丰清晰的勾勒出了自己脑海中以昆曲艺术承载的《浮生六记》应有的形象与气质,而能够帮助他展现这种形象与气质的演员,此刻正站在他的面前。

在古建环抱的庭院深处,马俊丰寻找到了他心目中“最合适的沈复与芸娘”。

上海大剧院出品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联合出品

昆剧《浮生六记》

Kunqu Opera

原著〔清〕沈复/编剧 罗周/导演 马俊丰/执行导演 倪广金/艺术指导 石小梅 胡锦芳/作曲 孙建安/编曲 李哲艺 / 舞美设计 张庆山 / 灯光设计 邢辛 / 服装造型设计 赖宣吾

主演

施夏明 —— 沈复

单雯 —— 芸娘

李鸿良 —— 王婆

由腾腾 —— 半夏

顾骏 —— 张禹门

裘彩萍 —— 沈母

演出

江苏省演艺集团昆剧院

—艺术家阵容等节目信息以现场演出为准—

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