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大家好,我是竹子,今天聊聊醫保,對你我都很重要。

最近,國家醫保局同財政部共同發了一則通知,“2年內,居民醫保個人賬戶將取消”,引起了很多討論。

其實這事,對於大多數人根本沒什麼影響。

真正影響到的,可能是你老家的父母、家裏的小朋友,以及身邊的自由職業者或者沒有工作的朋友。

說到這,可能有些朋友又迷糊了,那就繼續往下看吧。

02

目前我國的醫保主要分爲兩種:

一,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即五險一金中的醫療保險,只要你上班交的就是職工醫保,

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納(以北京爲例,個人繳納2%,單位繳納10%),按月繳納,可以在工作地直接參保。

如果因爲換工作斷繳3個月以上,會暫停享受醫保待遇,

中斷繳費的時期不計入醫保累計年限。女性累計繳納滿20年,男性累計繳納滿25年,才能終身享受醫療待遇。

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包括城鎮居民基本醫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新農合),

沒上班,又想加入醫保的,只能辦理城鄉居民醫療保險。費用全部個人承擔,一年一繳,在戶籍所在地參保,

相比職工醫保,費用少一點,同時保障也較弱一些。

這也是這次調整的主要對象。

重點來了,城鎮居民醫保本來就沒有個人賬戶,只有新農合有個人賬戶,

所以更精確點來講,這次調整主要針對的是新農合的用戶。

當初在新農合設立個人賬戶時,出發點就是爲了方便農民朋友支付小額的門診費,

不過在後來的實踐中,發現個人賬戶裏的錢太少,門診根本不夠花,

政府一合計,還不如納入統籌基金裏,不管是住院還是看門診,都按比例來報銷,對老百姓來說也更划算,

2016年的時候就整合過一次,大部分地區取消了新農合的個人賬戶,只有少部分地區留了下來,

這次通知,取消的就是這部分保留下來的個人賬戶。

所以,這次調整並不會降低居民的醫保待遇,反而會將門診小病醫療費用納入統籌基金支付範圍,

像一些常見病、多發病的門診醫療費用均可報銷,比例在50%左右,

譬如惡性腫瘤門診放化療、尿毒症透析、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治療等的門診醫療費用,都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報銷。

由此可見,

這次調整,不但沒有影響我們的醫保政策,而且還會提高整體的社保保障,所以,擔心的小夥伴們,都散了吧!

03

那既然醫保政策有完善了,是不是代表我們更加不需要商業保險了呢?

並不是,竹子毫不誇張地提醒大家,兩者的關係一定要拎清楚。

首先我們要明確社保的概念:

指政府爲了給羣體提供基礎保障而強制把這一人羣的一部分收入作爲社會保險費彙集起來,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從中獲得相應的補償。

它是一種具有所得重分配功能的非營利性的社會安全制度。

1.社保的組成部分

一個是自付部分,另一個是自費部分,統稱就叫社保內與社保外。

1)社保自付部分

社保內的藥品,從字面上很好理解,就是在醫保範圍內的,這個部分就叫自付部分。如果醫保已經用完了,自己還要掏錢,只要在醫保範圍內的也叫自付部分。簡單理解,自付部分就是在社保可以報銷範圍內的。

2)社保自費部分

另外一種情況,如果在報銷裏面,出現自費部分,這部分的錢是誰出呢?一定是我們自己出。

有些人會認爲單位福利好,能夠解決所有問題,但如果在報銷單裏面出現了自費藥,那這個錢一定是由我們自己來出。

社保只是保而不包,不可能把我們所有的醫藥費全部包了。我們認真回顧一下就會發現,當我們真的生病的時候,有很多錢都要自己掏。

(起付線以下、封頂線以上、自付部分、自費藥品,都需要自己花錢支付)

2.社保不能報銷的情況

在罹患重疾後,會產生直接醫療費用和間接醫藥費用。

直接醫療費用就是治療所需費用,而間接醫療費用則包括護理費、營養費、康復後的休養費和生病期間的收入損失。

很顯然,社保只能報銷直接醫療費用。

再一個,在重疾治療過程中,相比於國產藥,進口藥的效果更好。但價錢也貴,社保一般不能報銷。

此外,一些檢查,如核磁共振、伽馬刀等,以及一些專家診療、高新尖診療技術等,社保也不能報銷。

也就是說,如果生病住院,社保只能保障部分醫療費,個人還得掏錢。

而且,社保只能事後報銷,但住院這段時間收入其實是中斷的,而且開支還很大,這對於因大病住院、急需用錢的家庭來說,根本就遠水解不了近渴,絲毫起不到緩解治療期間的經濟壓力的作用。

這個時候你可能會反駁說,現在很大抗癌藥已經納入社保目錄,那是不是就代表着之後就能通過醫保輕鬆報銷了呢?現實總是給你出其不意。

其實早在2016年和2017年,經過兩輪國家醫保準入談判,就已經將赫賽汀、美羅華、萬珂等15種昂貴的癌症治療藥品納入了醫保目錄。

然而,醫保準入≠醫院准入。

抗癌藥的可及性並不是納入醫保就皆大歡喜了,在藥佔比、耗材佔比以及醫保控費指標一刀切的情況下,大醫院“超支”壓力巨大,醫院比較普遍的做法就是:

限制用藥,少開或者不開藥,或者壓根就不進藥。

換句話說,就是:你有價,對不起,我無貨。

這就是另外一種尷尬。此時,只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一,多次去醫院開藥(一次開一點);

二,想辦法通過多家醫院開藥(一家開一點湊起來);

三,就是去院外購藥,而院外購藥醫保不予報銷,需全部自費。

這就好比節假日高速公路免費時全程癱瘓的窘境,讓你束手無策。

而這種情況在用藥佔比本身就較高的腫瘤領域尤爲突出。

總之,即使報銷範圍、報銷比例提高,但社保爲被保險人提供的保障仍舊是最最基本的,

其水平高於社會貧困線,低於社會平均工資的50%,保障程度其實很低,想在大頭上薅醫保的羊毛仍舊比較困難。

04

再來看商業保險的作用,以下4點最爲普適,

1.保障範圍廣。商業保險保障的範圍覆蓋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商保的小病住院報銷與社保是互補的,在社保報銷後,合同保障多少就報多少。

並且,眼下很多優質醫療險已開通醫療墊付功能,很好地解決了以往沒錢看病的情況。

像上面講到的有價沒貨的尷尬,涉及外購藥報銷的尊享e生住院醫療險等就可以解決。

2.保障力度大。商業保險保障的力度之大是遠超社保的,較低的保費就能擁有非常高的保額。

例如重疾險,提供的保障不僅包括看病治療費用,還包括看護營養費用、收入補償費用等。都能通過商業保險來補償。

3.保障的方式更全面。

不僅有像社保一樣事後報銷的醫療險,還有確診即付的重疾險等等。有了重疾險當失能收入補償,就再也不用擔心生病沒錢看了,當然前提是你買了足夠保額。

4.豁免功能更人性化

商保有重大疾病和投保人的交費豁免功能,即在交費期間,若被保險人發生重疾,保險賠付以後餘下的保費可免交了,但其所享受的保單利益不變;而這一點,社保是完全做不到的。

總而言之,社保起的是基礎性的保障作用,商保更多地體現的是它在風霜雨雪中對我們的幫助。

在生存面前,誰都不是真佛;在供需失衡的醫療資源面前,與其全部指望國家,不如自力更生。

有道是:身體是固定資產,健康是銀行存款,有什麼別有病;生病是金融危機,死亡是徹底破產,缺什麼別缺錢。

真誠希望,每個人都能健健康康,如果不能,至少擁有與疾病抵抗的底氣。

相關文章